新闻追踪: 有的20年前就救过人 揭秘加油站急救“五人团”

2020-09-02 19:4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483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鑫鑫  齐娟

许超、匡新刚、马喜宝、于海强、孙福江,他们都是中石化山东青岛公司的员工,也是8月31日加油站抢救猝死车主的五人团。面对意外,他们反应迅速、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在短短12分钟内从死神手里夺回一命,打赢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救人大战”!9月2日,半岛都市报报道后,他们的救人事迹引起了极大关注,读者纷纷点赞。“这为五位小哥点赞,功德无量。”“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感动。”“好心人挽救了一个家庭,好样儿的!”……随后,记者再次深入采访了他们,更多感人细节被爆出。

中石化山东青岛市北长沙路站长许超:

第一时间拨通120,现场指挥抢救

许超是地地道道的青岛小哥,今年34岁,2010年入职中石化,今年5月份刚调至市北长沙路站担任站长。每周一下午3:00,站长们都会集中在振华路加油站旁边的市北片区办公楼开例会。8月31日下午,许超像往次例会一样提前半小时赶到,就当他和市北片区党支部书记匡新刚、金水路与夏庄路站长于海强仨人一起爬楼梯时,突然听到了异响。

“我当时本能地回头看,发现有人倒车不小心撞墙了,按照常人的反应,应该及时挂挡往前,但这名车主却迟迟没有动静,直觉告诉我‘不妙’!”许超告诉记者,凭借职业敏感,他们仨人赶紧上前查看情况,怕出现安全隐患。当走近一看,果然出事了。“当我打开车门时,发现车主后仰在座椅上,脸色苍白,我同事一直‘喂’‘喂’喊他都没反应,于是我赶紧拨打了120。”第一遍占线,许超又接着打了第二遍,终于接通了。“有一个人休克了,快要不行了,赶紧派车来。”许超着急地说。电话那头的调度员在了解情况后迅速调派救护车,此时电话一直在接通中,调度员在电话里指导许超如何进行急救。于是,许超就临时肩负起“总指挥”的任务,现场指挥抢救。“加油站位于马路旁,现场很吵,手机声音又小,为了听清调度员的说话内容,我将手机紧贴在耳朵上,全程开着免提,调度员说一句我复述一句。”10多分钟的施救结束,许超的耳朵嗡嗡作响。

“说不害怕是假的,毕竟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碰到这样棘手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担心,就盼着车主赶紧醒过来。”许超说,他一边指挥现场,一边在心里盘问“救护车怎么还不来?”“那10多分钟的等待简直太漫长了,不止是我,现场施救的每个人都焦急万分。”

因为从事危险品经营与储藏行业,日常工作就有一定的危险系数,作为站长的他,担负着排查隐患的重任,也养成了一定的预判和应急能力,所以在这次意外发生后,他和同事们才会反应地如此迅速。当得知目前车主情况稳定时,他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他回家后跟3岁宝宝说“爸爸打了120救了别人一命,你长大后也要多做好事。”

中石化山东青岛石油分公司市北片区党支部书记匡新刚:

联想到高以翔,全程跪地人工呼吸

最先发现车主出事的仨人,匡新刚是其中之一。据他回忆,当打开车门的那一刻,他目睹车主的状态,立马联想到了去年因心源性猝死去世的中国台湾艺人高以翔。“搞不好车主也发生了猝死,要赶紧施救。”匡新刚年近五旬,作为安全消防为重的单位的一份子,参加的应急救援培训特别多,加上日常的社会培训和自己从媒体上看到的科普,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头脑里迅速反应出“心脏骤停急救要抓住黄金四分钟”,赶紧联合同事将车主抬下车,放到平地上后,匡新刚立刻跪在地上做人工呼吸。

“虽然我参加的心肺复苏培训比较多,但真正在活体上操作还是头一次,其实自己心里也挺没底的,但当时顾不上那么多,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匡新刚深知抢救前几分钟的重要性,所以他不敢停下来,一边人工呼吸一边近距离观察车主的反应。“人不呼吸的话嘴巴是不动的,因为我就在眼前,所以看得特别清楚,在120的指挥下,施救几分钟后,车主嘴巴微微张开往上返气,那一刻别提多开心了。”

120急救车赶到后,匡新刚配合将车主抬到车上,自己和另外一名同事、黑龙江北路站长孙福江也跟着上了救护车,俩人一起将车主护送至医院。送医后,他又跑前跑后帮忙办理入院手续、通知家属等,一直等到将车主彻底安顿好了才放心离去。

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匡新刚一再强调“只是尽了份内职责,做好事不愿留名”,“车主一切安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感谢,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中石化山东青岛石油分公司市北片区非油品管理员马喜宝:

施救后每个人都浑身湿透,心情沉重地说不出话

马喜宝2011年入职中石化,目前是市北片区的一名非油品管理员,日常办公就在振华路加油站旁边的片区办公楼内。8月31日下午,他在二楼等候站长们前来开会时,也听到了这声异响。“我赶紧朝楼下望,看到几个同事着急忙慌往异响处跑去,本以为发生了交通事故,于是赶紧下楼查看,没想到有人猝死。”马喜宝回忆,当他赶到车旁时,着实吓了一跳。“车主面色青紫,眼球上翻,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没有脉搏,整个人僵在车里。”从没见识过这种场面的马喜宝克服内心的恐惧,着手救人。“公司曾经进行过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我简单回忆了下动作要领,便在车里开始做人工呼吸。”待车主被抬下车后,他又配合其他同事测脉搏。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天,马喜宝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仍有些紧张不安。“施救几分钟后,车主有了微弱的呼吸和心跳,我便一声声‘先生’‘先生’喊他,希望他能有所回应,在场的人都紧张地不敢出声。”没有参与心肺复苏的同事则跑到马路旁边站成一排,盼着救护车到来,大老远听到了救护车的鸣笛声便不停地摆手,生怕救护车跑过。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作战,那股劲头振奋人心。”

待救护车离开后,他和同事们来到洗手间清洗才发现,每个人都满身大汗,工装服都被湿透了。恐惧、紧张、担心……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大家沉重地说不出话来,沉默之下,互相用眼神表达疲惫。

休整过后,推迟的会议照例举行,马喜宝和同事们依旧不愿说话,待医院传来车主抢救成功的好消息后,他们才卸压在心底的石头,放松地交流起来。

中石化山东青岛李沧金水路与夏庄路站长于海强:

20年前救过人,这次不间断胸外按压

在五人团队急救的照片中,有一位戴帽子的“加油站小哥”非常引人注目。画面中,他绷直胳膊,双手叠加,做按压状。这名“加油站小哥”叫于海强,是金水路与夏庄路站长,他和黑龙江北路站长孙福江俩人轮流实施胸外按压。“胸外按压要求姿势标准到位才有效,胳膊必须绷直,这个动作坚持一会儿就特别累,所以我俩交替执行。”于海强说,这事真是赶巧了,我当时正往办公楼赶,听到同事喊我“过来救人”后,我先是蒙了一下,反应过来后便迅速跑了过去。因为着急救人,他随身的背包什么时候被同事摘下的都不知道。

胸外按压对于海强来说并不陌生,他曾在模型上练习过,但在真人身上操作还是头一次。为了保证效果,虽然胳膊很酸,人很累,但他不敢停下,只盼着车主尽快苏醒。“短短几分钟的施救,我们就把车主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这说明我们的动作有效,也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体会到心肺复苏的意义重大!”为此,于海强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学习并掌握心肺复苏这项救命技能。

“该伸手的时候伸手,该帮忙的时候帮忙。”朴素的话语折射出于海强善良温暖的心。相比其他四位救人同事,于海强多了些许经验,因为这次并非他第一次救人。早在20年前,他就参与过。那时他刚参过工作,外地出差时,跟朋友一起去饭店吃饭,路过一所学校门口时,恰巧遇到有位接孩子放学的老人猝死。二话没说,他便加入了急救队伍,凭借简单了解的急救技能挽救了一名老人。“没想到,时隔20年,我又一次参与了施救,越发感受到心肺复苏的重要和必要。”

中石化山东青岛李沧黑龙江北路站长孙福江:

12年退伍老兵积德行善,忘我救人

18岁参军,30岁退伍,孙福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兵。早在部队,他就学习了心肺复苏,没想到时隔10多年,派上了用场。他回忆,当时他刚停下车,看见对面围了一圈人,走近一看有人昏迷,他便随后将手机和开会记录用的笔记本往旁边的石台上一放,加入救人队伍。抢救猝死车主过程中,他负责胸外按压。“谁也不想碰上这种事,一旦碰上了就得上,当时心里憋了一股劲,就是尽最大努力把车主救回来!”待通力合作车主恢复心跳,120救护车也赶到后,孙福江又协助急救人员将车主抬上救护车。随后,他自己也跟着上了救护车。

在救护车上,他帮助急救人员扶设备,亲眼目睹了急救人员对车主实施电除颤两次,眼看车主的痛苦模样,他在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好起来!”待顺利送医后,他才放心地准备回站里开会。这时他才发现,由于走的匆忙,手机钱包都没带,怎么打车?他只好跟出租车司机说明情况,并承诺到站后付费。就这样,司机将其送回。

虽然退伍多年,孙福江一直秉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积德行善,助人为乐。“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加油站,尽我绵薄之力、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是我应该做的。”孙福江坚定地说。

新闻回顾:

生死12分钟!青岛一车主加完油突昏迷,加油站小哥连线120抢回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