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海不再“下网就满舱”了!传统渔业如何转型发展 日照岚山正在积极寻路

2020-09-12 09:45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阅读 (100933)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家门口的海,不再“下网就满舱”了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丁兆霞

家门口的海,不再“下网就满舱”了

传统渔业如何转型发展,这里正在积极寻路

编者按: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面对近海渔业资源的减少,传统渔业该如何转型发展?近日,记者蹲点素有“山东水产第一镇”的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这里毗邻中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让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的渔民有着怎样的困惑,当地又在作出哪些探索?今天刊发上篇,敬请关注。

9月3日清晨,在岚山中心渔港码头,出海渔船首航归来。

9月3日凌晨两点,第一缕阳光还未露头,日照市岚山中心渔港码头已经醒来。咸湿的鱼腥气中,一批木质、铁壳渔船陆续抛绳靠岸。岸边,等候多时的鱼嫂和商贩立即聚拢了过来。原本清冷的码头上,洋溢着守来“第一鲜”的喜悦。

自9月1日开海以来,岚山区共有1600余艘渔船带着渔获满舱的期望拔锚出港,仅岚山头街道就有943艘。这两天,是第一批渔船陆续归来的日子。

53岁的王均涛就是其中的一位渔船主,今年已经是他出海的第36个年头了。

渔获量遭遇“腰斩”,近海水产养殖已几无空间,远洋捕捞又资金甚巨

“王均涛们”的“航向”该往哪转

“共拉回四五百箱货,主要是刀鱼、鲅鱼和鲳鱼。第一航次,还看不太出来今年的渔获情况,感觉跟去年差不多。”9月3日6点55分,首航归来的王均涛,刚卸完货,就又开始指挥船员给船加冰、加油,“接着就走”。

王均涛,岚山头街道海州路居渔民,养了一对铁壳船。9月1日,他带着两条“铁壳”随渔船“大部队”出海,3日早晨五点靠岸。

“渔获旺的年代,家家拉网捕鱼。出海五天,两船就能拉回两千多箱货。近两年,出海七八天,拉回的货还不及当年的一半。”忙着卸货干活的船员们也都感叹,家门口的海,不再是当年“下网就满舱”的那片海了。

“大鲅鱼有两种,一种是短脖子的,一种是长脖子的,现在短脖子的基本见不着了。”船员们估摸,大概十几个品种的鱼类已经踪迹难寻了。

鱼虾少了,原本指望着去年还完买两条铁壳船的贷款后,出海捕捞的压力至少能小一些,然而,又一个消息让王均涛心上一紧:燃油补贴要取消了。

“以前柴油价格贵,一吨八千多元,只要每年出海三个月以上,像他这种铁壳船,就能得到不少的燃油补贴,减少出海的成本。”王均涛说。

如今,随着燃油补贴即将取消,出海的成本也只能跟着上涨。

“到了年龄的渔民,弃船上岸,渔二代、渔三代们很少有愿意上船的了,出海作业的渔民青黄不接而且老龄化严重。”海州路居渔业主任刘雷估计,整个岚山头街道,50岁以上的渔工能占到七成。

渔工数量的减少,推高了渔工工资。船长2.1万元,大车2.1万元,大副1.9万元,上稳车1.9万元,驯网2.7万元,小伙计1.6万元……这是船员们一个月的工资标准。

“今年用工与去年相比,月工资人均涨了一千。”王均涛说。一船少则四五个人,标配八个人,两条船就是8—16人。出海一个月,光人工就少不了支出二三十万元。还有油耗、加冰、渔船保养等等。

开海之后,行情怎么样,能挣出成本吗?

9月3日一早,家里的渔船靠岸卸货后,岚山头街道圣岚路居鱼嫂王均花专管在海鲜市场卖货。“头天下午去,第二天一早回,两条船第一趟拉了170箱,卖了一万八,扣除成本,挣了八千。今早6点半进来第二趟货,受海上风浪影响,这趟拉了95箱,卖了一万一千七,挣了个零头。”

重重压力之下,年过半百的王均涛,不是没考虑过转型。

近海养殖,是个选择。然而,岚山头街道17个村居全部都是渔业村,传统的近海养殖海域早已被行动快的渔民承包了。各个港区、航道、锚地的建设,又限制了养殖区的继续扩大,近海的水产养殖空间已经没有多少可供腾挪了。“慢了一步”的王均涛,错过了转型近海养殖的好时机。

挺进深远海,发展远洋捕捞,是当前各级政府鼓励的事。但王均涛也不太敢想,“一条远洋捕捞船少不了五千万,没有这个资金实力。”

即便已经“抢滩”发展近海养殖的渔民,也有着自己的隐忧。

官草汪居渔民韩正亮,1995年开始转产近海水产养殖。1997年,他投入200多万养殖扇贝,结果遭遇了“连风带雨三碰头(风、雨、大潮)”的11号台风,折进去一百多万;1998年,拿着从弟兄朋友那凑来的十几万从头再来,结果碰上了赤潮;再一年,换季养殖扇贝,因为外贸原因,丰产不丰收......

也正是因为海洋产业保险产品面临风险难以量化评估、定损难、理赔服务成本高,长期以来,保险企业缺少意愿和动力开展此类业务。

四顾之下,“王均涛们”的“航向”该往哪转?

海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划建设商业综合体

“转产”不“离海”

当地在努力

海州路居,原名岚山头二村,1988年10月更名为岚山头街道海州路居委。村居内,有岚山区最大的鲜活水产交易市场——“岚山兴海鲜活水产城”。市场自1998年起就是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市场”,是全国性的海货集散地之一,全年交易量50多万吨、约60亿元。

“新鲜!品种多!货量大!”“跑鲜人”张海,为辽宁省葫芦岛市客户负责代购多年。3日早6点多,他到达兴海鲜活水产城;7点多,一万多斤货已经装车待发。

有这样的资源禀赋,海州路居1306户居民中,直接从事个体水产品经营的就有300余户。刘雷说,在岚山兴海鲜活水产城,力气大的装卸工,干鱼箱子装车的,一天能挣一千元。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到市场上给人剔货(分类),一天也能挣百多元。

随着近些年渔获量逐年减少,“兴海鲜活水产城”和里面的水产经营业户们,又将何去何从?

对渔民们今后可能面临的窘境,海州路居党支部书记刘森心里很清楚。

离海转产,对渔民来说不现实。周边的钢厂大量用人,但年龄、学历都有限制,门槛高。况且,大半辈子干的都与渔业有关,身份骤然来个大转变,也并非那么轻而易举。

如何“转产”不“离海”?刘森也在努力想办法。

岚山兴海鲜活水产城,由1997年自发形成的“海洲路商业街”发展而来,最初仅有十亩地。这些年,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市场不断扩大规模。

海州路居党支部还整合居民捕捞渔船及市场经营户,领办成立了“日照市兴海鲜活水产品批发有限公司”,确立了“支部+公司+农户+经营户”的运作经营模式。

为满足交易需求,公司又投资50万元在开海前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推拉式交易大棚,配套了相关设施。9月1日开海后,大棚内交易的火爆程度,与市场的老棚不相上下。

在稳住原有优势并积极开发新的客商资源的同时,一个以鲜活海鲜市场为中心打造商业综合体的想法,也在逐渐成型。

借力岚山区的城中村改造政策,近三年,海州路居对市场周边470余户进行了搬迁改造,腾空土地220亩。按照规划,这220亩土地,连带周边村居启动拆迁后新增的土地,将打造一个包括水产品批发区、农贸综合区、海鲜美食街、风情购物街、电子商务中心、旅游地产中心在内的“两区两街两中心”商业综合体。

“正因为市场主打的是鲜活水产,所以市场季节性非常明显。早上摩肩接踵,下午人丁寥落;秋捕后火热,休渔期空荡荡,见不到人。如果有了市场综合体,人气就可能被聚拢、放大,也能为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对于这个项目,刘森很期待。

不过,美好愿景之外,也有一些思考更深的声音。

“周末到岚山来洗个海澡、吃个海鲜,再到渔港小镇住个民宿,对岚山周边城市的一些食客、游客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能不能长久地吸引来人气,不是一个项目能够决定,也不是一个村居、一个街道就能实现。这可能需要一个通盘的规划,需要周边的环境、配套全部做起来。”有比较关心这一项目的政府工作人员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