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百灵,意气相投天各一方

2020-09-12 16:5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098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宜庆

像浪花抱着浪花,

告诉青天和白沙:

我们原是大海的泡沫,

耐不住静耐不住沉默;

请向西风去讨还

吹来吹去的喜欢。

我愿是一朵青云,

你是云里的百灵;

飞到天门你脱下翎毛,

我们逃出世界的小泡。——

你不是说过,真妮:

“爱情容不下沙粒。”

——《海天小歌》(1932年1月写于蓝庄,5月在青岛续作)

在燕京大学,陈梦家认识了赵萝蕤,相同的家庭背景,两人相恋走到一起。在燕京大学,陈梦家完成了由诗人到学者的转型。陈梦家由新诗转向研究甲骨文,这是闻一多期许的方向。燕京大学与清华大学邻近,陈梦家经常到清华拜访闻一多。陈梦家说:“在我初期治学时,也是热心于古代神话和礼俗的研究;和他(闻一多)对谈,常常扯得很远,越谈越有劲。后来我自己转入古代实物和历史的研究,觉得神话太空,引起他很大的反对。他在治学上的大胆的想象驰骋,正表现为一个艺术家的气质,也是后来使他忘我投入民主革命的一个动力。”

陈梦家在燕京大学结识一位好友——小他三岁王世襄。王世襄1934年考入燕京大学,家境宽裕。王家在大学附近的成府路刚秉庙东,有一个20余亩地的园子。王世襄在这里种葫芦,制养蝈蝈的瓠瓶,还养鹰、养鸽子和狗,雅聚各类玩家。陈梦家夫妇也搬到这个园子住过。他们雇一个工友做饭,白天各自上学,晚上集于乡野的园子,十分畅快。陈梦家喜爱红日衔山,鸡鸣野径的山村古风,可抵天白扰攘的尘梦。(张尔平《陈氏弟兄梦熊与梦家》)

1935年,年轻的诗人方玮德患肺病不幸去世。闻一多非常器重他的才华,非常伤心。《北京晨报》“学园”副刊刊发了“玮德纪念专辑”,其中有闻一多写的《悼玮德》,文章称方玮德有“中国本位文化”的风度,闻一多认为,作家、诗人、学者要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人,“对本国历史与文化的普遍而深刻的认识,由这种认识而生的一种热烈的情怀”。没有这种情怀,不能称其为作家。文中还提到方玮德所进行的文史研究。与方玮德一起写诗的徐大纲、孙毓棠、陈梦家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研究“中国本位文化”的方向,“期待着早晚新诗定要展开一个新的局面,玮德和这几位朋友便是这局面的开拓者”。

“七七事变”之后,陈梦家与赵萝蕤离平南下,住在浙江德清县岳父家。1937年11月,长沙临时大学开学,当时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到者少。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之前陈梦家接到电报,召他去教文字学。陈梦家在清华获得教职,是闻一多、朱自清推荐的结果。朱自清在致梅贻琦的信中说:“临时大学尚缺文字学教员一人,拟由清华聘陈梦家先生为教员,薪额一百二十元,担任此类功课。陈君系东南大学卒业,在燕大国学院研究二年,并曾在该校任教一年。其所发表关于古文字学及古史之论文,分见本校及燕大学报,甚为前辈所重。聘请陈君,不独可应临时大学文字学教员之需要,并可为本校培植一研究人才。”

西南联大时期,昔日的师徒已经成为联大的同事。由于生活窘迫,闻一多挂牌治印。陈梦家回忆道:“到了清华以后,他因为治《诗经》、《易经》之故,兼治古文字学,因此也开始写摹甲骨文和金文……他的印章、书法和诗,有许多互相贯通的地方。他仿佛最爱格律、章法等形式的严整性,而由于他是热情而又有丰富想象力的人,常常想冲出这个形式的藩篱。”学者闻一多冲破了许多无形的东西,成为了斗士,成为西南联大民主堡垒中的一座丰碑。

李闻血案成为中国内战爆发前夕带有国际影响力的政治事件。1946年8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全体教授,为李闻被刺致电杜鲁门总统,称“这种出于若干反动分子的残酷行为,刺痛了中美两国思想自由的公民良心,这刻画出中国局势在迅速地恶化,美国也被深深地卷入了”。

陈梦家夫妇在美国得到闻一多先生遇害的噩耗,不胜悲痛。此后,陈梦家的书房一直悬挂着闻一多的照片。后来,陈梦家在纪念徐志摩的一篇文章中,将他的两位老师:徐志摩和闻一多进行比较:“志摩的诗是温柔的、多情的、自由奔放的、更多一些个人的感情;一多的诗是敦厚的、热情的、谨严的、更多一些爱国主义的情绪……志摩如他自己所说的,为都市生活压死的,而一多的晚年是为革命而牺牲。一个是意外的可惋惜的早死,一个是至死不屈的悲壮的成仁。”赵萝蕤将陈梦家与徐志摩、闻一多比较,中肯地评价:“梦家是新月诗人中的一名健将和代表人物,他师事徐志摩和闻一多两位先生,但他没有徐志摩那样精深的西方文学造诣,也绝没有闻先生对祖国、对人民的强烈政治责任感。”

1949年后,陈梦家昔日恩师闻一多,被定位为学者、诗人、民主斗士。而陈梦家则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在劫难逃者,当年意气相投的师徒,此时被人为划分在两个政治阵营中。陈梦家其中有一条罪证,便是他讲学时,曾“攻击”革命烈士闻一多“不洗澡,不换衣服,身上臭得要命”。

1966年陈梦家不堪凌辱,自杀。此时,闻一多墓上青草,已荣枯20载。如果真的有天堂,不知这对师徒相逢,还会不会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