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丨诗人王亚平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青岛,收获了灵感也曾收获爱情

2020-09-14 14:1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580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诗,是永远结不成的果实”,这是王亚平1944年留下的文字。在他看来,“没有人敢说自己的诗是丰美的果实”,“那些把自己的诗夸耀成‘花朵’的人,是狂妄的可卑的行为”。

王亚平是位诗人,出版有《都市的冬》《海燕的歌》《十二月的风》等几十部诗歌、散文、戏剧等著作,所以他是现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伴随着政局的动荡,诗歌的激情,奔放的爱情。1934年,诗人王亚平“逃”到青岛,先后任教师和校长,参与了《避暑录话》,创办了诗歌副刊,影响了大量的诗歌爱好者,也收获了一份短暂的爱情。而后,因为被反动当局盯上,又“逃”离了青岛。接下来,我们通过王亚平的自述、后人的回忆、以及专家们的解读,再现一位诗人澎湃不凡的诗歌历程。

暮色溜下山岗,

荒山吞没了斜阳,

不见戴月荷锄人,

不见牧夫驱群羊,

干风爬过旷野,

掀起惊心的旱荒。

——《农村的暮》

这是王亚平1935年在青岛发表在《避暑录话》上的诗,这一年他整整30岁。

“家乡是一幅美画,绿色田园笑对着晴天”,王亚平如此形容自己眷恋的家乡。王亚平(原名王福全),1905年出生于河北威县一个农民的家庭,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从小是在祖父母、父母的关爱中成长的。

11岁才开始上学,但他对读书的兴趣浓厚,且刻苦认真,在初小读了一年,就考入了县立高级小学,10年的农村生涯给予了他生命的厚度,书本则给予了他生命的广度。“读了三年书,使我明白了地球是圆的,雷电风雪怎样来的,以及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人物”(《永远结不成的果实》王亚平1944年回忆录)。而此时影响他终生的是两件事:“一件是五四运动,一件是一位旧文学很好又善作诗的老师引导我走上学诗的道路”。

五四运动彻底冲击了王亚平青春的灵魂,他开始读一些新书,从祖母口中听到的一些神话也慢慢被挤出脑海。家乡的旱灾、饥饿的人群,使得“革命的血花也就从这时埋下了种子”。

考取邢台师范后,王亚平和同学一起创办了文艺研究社,并有了第一个“恋人”:诗集《红蓼集》。火红的红蓼花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打动了站在岸边的王亚平,诗歌的激情也在此时彻底迸发。

在读书期间,家里就给15岁的王亚平操办着娶回来一位大他四岁的姑娘,“由于她的性情贞淑,爱穿素花纹的衣服,又兼我自少喜欢陶潜的诗,‘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就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素心”。素心的命运是伴随着王亚平对她的爱与弃的,“(她)完全像一位好姐姐,也许由于我是一个太热情的人,对于她,我也很有些爱恋,虽然,有两次和姓郝姓郑的小姐相爱,但并没有从我心里把素心的位子夺了去。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我热爱了左琴琳娜,她才被我残酷地丢弃了。当我到东京读书的时候,听说她突然失去了人性,疯了。这在我的良心上,刻印了一个终生不能忘记的‘罪’的创痕”。

诗人的多情,让素心姑娘为他痴狂。

邢台师范因学潮解散后,王亚平回到家乡创办平民学校。在此期间,诗歌一直伴随着他,他和朋友枕蝟、革非创办了友声社,并自己出版油印刊物《友声》。然而,《友声》“就像一个炸弹,在死水样的故乡爆炸了”,年轻的学生受到了鼓舞,但顽固的绅士和官吏却容不得他们。王亚平只能“永远别离了乡井”,到县城教书,在这里认识了后来和他一起到青岛开创诗歌天地的好友袁勃。

学校复课后,王亚平就回到了师范,于1926年正式毕业。由于他的思想激进,成为被抓捕的对象,只得“沉默地走了,‘沉重的脚步,踏着阵阵心痛’,‘为了活才撇下自己的家乡’”。童年美丽的梦和温暖,在王亚平的心目中破碎了。

从此,流亡。他先后到过南和、开封、正定等地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