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模精神 指引人生航向 青岛市实验小学2018级四班被命名为“灯塔中队”

2020-10-16 10:5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3637)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学习英模精神,指引人生航向,青岛市实验小学2018级四班被命名为“灯塔中队”

金秋十月,万里飘香,在庆祝伟大祖国71周年华诞的祥和氛围中,青岛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灯塔中队的同学们,在王铭老师的带领下,到团岛灯塔驻地组织“向英模看齐”主题活动,薪火传承“灯塔精神”,以英模扎根海岛、无私奉献的人生历程,校对人生航向、描绘成长坐标。

在2019年9月2日,全国劳模王炳交命名青岛市实验小学2014级二班为首个“灯塔中队”,这个优秀的集体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如今已经顺利毕业升入初中。而这份薪火相传的灯塔精神,依然在青岛市实验小学传承。2010年10月2日,王炳交老人将这份荣誉和使命赋予了2018级四班,命名为新的灯塔中队。队员们备受鼓舞,无比光荣。他们来到了团岛灯塔驻地,参观学习,探访英模,努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我想做一座永不退休的灯塔”,这是全国劳动模范、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百年灯塔守护人、共产党员王炳交的铭言。他驻守养护44年如一日,灯塔依旧璀璨如新,完美诠释着“燃烧自己,照亮航程”的灯塔精神。

今年64岁的王炳交日日与灯塔相伴,团岛灯塔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承载着他毕生的心血与汗水。同学们认真聆听着王炳交爷爷讲述“半生坚守”的不平凡故事, 立志要像王爷爷一样坚守理想,奋发向上。

敏学善思,大胆创新。作为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航标处团岛灯塔长, 1976年参军入伍的王炳交爷爷,已与团岛灯塔朝夕相处44年。灯塔的故障处理、老旧机器的维护保养,都是靠自己不断学习钻研。团岛灯塔的雾号设备是民主德国五十年代的产品,到1984年,已基本不能使用,维修需要十多万元,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王爷爷历经一个多月的摸索尝试,最终使老旧的机器重新“复活”。此后,他又创新研制出灯塔灯光同步显示装置,停电及灯光熄灭应急报警装置等,其中航标灯状态自动检测控制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爱岗敬业 恪尽职责。一起进入到灯塔内部,立即感受到攀爬擦拭的艰辛与不易。因为灯塔内部空间狭窄,螺旋壁挂式楼梯仅仅勉强能够一人通过,上楼时必须弓身含胸,但王爷爷却四十多年如一日,走了成千上万次,为了驻守灯塔,甚至把家安在了灯塔旁。王爷爷告诉同学们:“灯塔就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不光是我陪着它,这么多年它也在陪着我成长,变老。”对于灯塔的热爱,王爷爷好像有着说不完的话。同学们在王爷爷的带领下,把灯塔从地板到楼梯,再到灯罩擦拭的一尘不染,到现在灯塔依然绽放着属于它的光芒。

甘于奉献,埋头苦干。随着王爷爷的脚步, 同学们来到了团岛灯塔博物馆--“电子学校劳模博物馆”,无怨无悔四十载,王炳交爷爷把从灯塔换下来的零件细心地保留下来,建起了航标博物馆,供来访者了解团岛灯塔的历史变迁、经济价值和战略作用,知晓灯塔不仅具有定位导航、危险警告、确认应答、指示交通等功能,更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同学们还有幸目睹了“镇馆之宝”——一张1934年的航海地图,真切感受青岛航标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老青岛的发展变迁过程。

珍视荣誉,薪火传承。博物馆的荣誉展厅,记录着灯塔和守护者迄今为止的荣誉和历程:1995年,王爷爷因为守岛护塔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3年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16年获得交通运输部“最美航标工”称号;2018年担任上合峰会形象大使,并获评“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导师和全国技术能手,这一个个荣誉承载着他对灯塔的热爱与呵护,就像灯塔一样“照亮青岛,闪耀世界”。

在团岛灯塔学习教育展厅里,同学们现场聆听王炳交老爷爷深情讲述“扎根海岛、半生坚守”的人生历程,全场为之动容。百年灯塔,一尘不染,“海牛”声声,浑厚悠长。年如一日的坚守,大大小小的发明不断,无一不体现他对事业的执着和投入,凝结着他的聪明智慧和无穷的心力,更蕴含着他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他的事迹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指明了扬帆起航的方向。

“ 同学们,之所以把我们称为‘灯塔班’,就是希望我们像灯塔一样,点亮前程,学习王爷爷刻苦学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大胆创新的奉献精神,为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世界强国而努力学习!”王铭老师的殷切期望字字铿锵。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天真的明眸流露着坚定与自信:我们一定会刻苦学习、坚守梦想,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英模精神,争创先进集体!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在嘹亮的歌声中,新的灯塔中队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