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记忆丨“华洋分治” 打下城市版图殖民烙印

2020-10-20 16:4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998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青岛土地法制度不仅在中国,在东亚都是首次实施。青岛土地制度和城市规划法规构成了青岛早期城市发展的制度框架。青岛土地制度不胫而走,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效仿的样板。甚至德国本土也参考,制定出了联邦税,之后普及到中欧各国。英国也对其有所借鉴。美国一些观察家和《美国经济联盟通报》也对青岛土地制度及其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

购地过程持续了数年之久,直到1901年10月底的时候,城市和港口建设所需要的土地才刚刚准备好。

土地有了,一张版图开始描绘。

在《胶澳租界条约》签订不到半年,德国就仿照中国香港,宣布青岛为“自由港”。德国力图把青岛打造成为一个“模范殖民地”,他们心目中的竞争对手就是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香港,所以,规划版图,也借鉴了香港的做法。

港口贸易与利益直接相关,因此,港口是德国首先规划和利用的地点,建设也就围绕着这一点展开。港口、铁路、城市,三者有机结合,“采取了城建服从港建,以港口建设来促动城市建设和工商发展的政策,港口作为青岛新城最重要的建设项目,其规划建设均按照当时世界一流水平进行”。铁路从港口和市区之间穿过,深入市区内部,达到港、路、市既相互依赖,又互不干扰。

与土地政策几乎同步进行的是建设规划,1898年9月2日,青岛第一个建设规划正式公布,按照功能区划分,分为了五个部分:

欧人区:大致范围是从火车站以东到老衙门(今人民会堂)北至德县路到观海山——观象山——信号山——青岛山——小鱼山一线,为欧洲人生活和商业区。这是青岛市的主体核心。

华人区:也就是大鲍岛区,包含今德县路、保定路和沧口路、济南路之间的区域,为华人居住和商贸区。与欧人区不同,华人区居住与商业混杂,建筑样式为华洋折中式,街道以中国地名命名。

别墅区:在青岛区东南,中间有小鱼山与欧人区隔开。这里负山面海,沙滩绵长,环境清幽。前有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东有植物园,下有跑马场,建有帆船码头,具休闲度假功能。

仓储工业区:大体在今栈桥以西、胶济铁路以北的沿海岸地带,作为外贸公司仓库区和工业区。众多德国洋行在这里设有仓库和办公楼,并有铁路支线与火车站连接。

港埠区:今上海路、馆陶路至大港车站一带,这是德租青岛时期最后规划的一个城区。因为中间有两座教堂和砖瓦厂阻隔,港口区与华人区联系并不顺畅。

“无论是从北边的大港,东北和西南的两个劳工居住区,还是东边就有休闲度假功能的欧人别墅区,全都像卫星一样,拱卫着主城,又利用山地丘陵与主城隔开,空间上形成四个组团”,这就是德国侵占后青岛城市化的雏形。

单纯就城市规划而言,德国是奔着“模范殖民地”的标准打造的,所以梁思成先生认为:“德国人结合自然地形建设青岛城市,是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范例。”

然而,其带有歧视性质“华洋分治”,明显只考虑自己的殖民利益,征收土地时不顾青岛百姓的反对,强行拆除他们的家园,将他们安置到边远地带,并进行分区、隔离,是殖民者惯用的伎俩。在中国的土地上,德国肆无忌惮地实现自己的霸权政策,给青岛这座美丽的土地打上深深的殖民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