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一线流血拼杀 就在二线“出血”救人!志愿军老兵王德修以爱国精神为支撑援朝

2020-10-23 07:54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47798) 扫描到手机

王德修近照。 卢洋 摄

大家对此都是迫不及待争先恐后,都觉得去了朝鲜是光荣,谁去不了就感觉是耻辱。说到害怕,那会儿不可能有怕的,反而捞不着去的人才害怕,去了就代表不怕牺牲。 ——王德修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千千万万平凡人的奉献,组成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我只是其中普通一分子!”第一次见到王德修老人,现年89岁的他体健腰直、精神矍铄。提到抗美援朝,王德修告诉记者,前线上涌现出太多英雄人物,而在后方工作的他相比起来不值一提:“当年,我的想法就是把自己这个人,无条件地交给国家了。”

1952年10月,王德修作为医务工作者,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在那里一待就是三年。其间,他勇闯“鬼门关”、以坑为家、输血救伤,还将头发寄回家中以示不怕牺牲。这三年里,他不畏艰苦,以爱国主义精神为食粮,度过了在朝鲜的日日夜夜。日前,王德修向记者讲述起那段战火连天的岁月。

1

闷罐车到丹东

蹚水过鸭绿江

1948年初,当时16岁的王德修,参军进入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卫生部特训班学习,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入伍后,王德修跟随部队参加解放战争,从山东出发一路到了福建。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当时在24军服役的王德修,随部队一起从福建调往江苏。

“那时候部队就准备赴朝作战了,但我们还不知道。”据王德修回忆,后来部队乘火车出发了:“坐的是大闷罐车,周围拿木头拦住,地上铺点稻草在里面睡觉,就这样过了好几天好几夜,直到火车快开到鸭绿江边,这才知道是要去参加抗美援朝。”

载着王德修的火车,一直开到现在的辽宁丹东。在丹东北边有一个地方叫集安,王德修和战友们就是在这里渡过鸭绿江。

1952年10月,鸭绿江水温已经有些凉了,江上的大桥大多因敌方轰炸而遭破坏。据王德修回忆,鸭绿江说起来是江,其实渡江那个地方水不深,他和战友们就踩着石头,蹚着冰冷的江水跨过了国境线。

进入朝鲜后,王德修所在部队几乎全靠步行,每个人都背着背包加上一个米袋子,他还有把手枪,总共有七八十斤的负重。

“一天走70到80里路很正常,有时一天走110里路以上,很多战士的身体就受不了了,一旦停下躺倒就累得动不了。”王德修告诉记者:“那会儿,我是才不到20岁的热血小伙,每天走个七八十里不成问题。虽然东西已经很沉了,但还要表现得积极啊,就抢着给炊事班背大锅什么的,实际负重还要重不少。”

2

遭遇火力封锁

硬闯“鬼门关”

王德修说,他过江时已是1952年10月,应该说是入朝部队的“黄金时代”了。他告诉记者,所谓“黄金时代”就是指很好的时代,因为最艰苦的一批应该是1950年过江的部队,像是27军、38军:“到1952年过江的时候,我们自认为是‘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朝鲜多少有一点空中控制权了,在这之前美国的飞机横行霸道。”

据王德修回忆,他进入朝鲜后就听到流传很广的一个谣言,说美国飞机的飞行员可以在飞行中用手给人摘帽子。“现在回想起来很不科学,都是些笑话。”王德修笑言:“当时指挥员也不是很了解,在朝鲜一遇到敌方飞机就喊赶快跑赶快跑,别让飞机听到。可是,飞机怎么能听到呢?”

从集安过江之后,王德修坦言心中还是有些害怕,毕竟部队一过国境线马上进入备战状态,第二天就走到一个叫明文洞的地方。据他回忆,明文洞一面是山壁、一面是大河,中间就一条狭窄道路可以供人通过,在他看来那里就是“鬼门关”:“因为部队必须要从那里过,而敌人24小时火力封锁那个地方,所以要在这个地方过的话就必然有牺牲。”

当时,看着战友们背着大锅、背包、武器,跑步冲过封锁线,王德修根本来不及多想,也没有想的余地,一个人负重七八十斤硬闯“鬼门关”,能否活下来要看运气。据王德修回忆,有一位战友养了一条狗,它听到飞机打枪声音近了,就会赶紧跑去坑洞里躲起来,他们就靠观察狗的行为,迅速找坑洞进行隐蔽,狗一躲他们也赶紧跟着躲。

“那可不能用走的,是赶紧跑着通过。有次下坑洞下得太急,有人把头都划破了,当时猛然看到血吓得不行,还以为是被飞机打的。到那个场景怎么不害怕呢?飞机火力封锁很密集,但明知危险也要上。”王德修说道。

3

敌机日夜轰鸣

寄“发”以明志

一提到敌方飞机,入朝作战人员和朝鲜当地人都有个记忆,那就是一天24小时几乎没有听不到飞机轰鸣声的时候,昼夜都有敌方飞机在飞。“朝鲜的铁路两旁随处可见弹坑,所以说当时在朝鲜的狗,听到飞机声音近了的话,都能辨别出来飞机到什么地方了,该什么时候钻防空洞躲避。那个年代的狗,都练得有防空袭经验了。”王德修说道。

进入朝鲜第二天晚上,王德修所在卫生营刚走过“鬼门关”,就有一名女兵牺牲在他面前。“当时警报响了,就有人喊着让大家趴下,但有一个女孩太过紧张动作慢了。结果,弹片打在她身上直接穿过胸腔,当场牺牲,就是很简单就牺牲了。”眼睁睁地看着战友在眼前牺牲,这件事对王德修和战友们有很大震动,但当时并没有人表现出来。

后来的日子里,王德修所在部队一名炊事员,正在淘米的时候遇到空袭,大家都朝这名战友喊“赶快回来赶快回来”,结果这名战友没来得及跑就被飞机炸死了。还有一个炊事班,在飞机轰炸中整个班6名战士全部牺牲。王德修所在的卫生营,哪怕是在前线后方,100多人最终也牺牲近10人。

“没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话,就不可能参加抗美援朝,我入朝那个时候才不到20岁,进入战场后我就剪了一撮头发寄回家去,意思就是不怕牺牲,准备豁出去了,去了就没打算回来。而我这是命大,在朝鲜战场上没被打死,才活着回来了。”王德修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战友们得知部队要去参加抗美援朝时的情形:“大家对此都是迫不及待争先恐后,都觉得去了朝鲜是光荣,谁去不了就感觉是耻辱。说到害怕,那会儿不可能有怕的,反而捞不着去的人才害怕,去了就代表不怕牺牲。”

4

医疗条件有限

主动抽血救人

朝鲜到了冬季异常寒冷,许多志愿军战士被冻伤甚至牺牲。王德修说,当时人在外面冻到一定程度就僵了,非得截肢才能保命。

有一次,王德修所在卫生营接收了一名十七八岁的小战士,来的时候人还是完整的,但由于受到的冻伤严重,医务人员只能给他把腿截掉。手术醒来以后,这名小战士看到自己的鞋在床下,就非要闹着找自己的腿,但是他已经没有腿了。王德修和战友看到这一幕都觉得很心疼,但在手术台上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那时候,我们条件已经好多了,冻伤员也少了很多。据我了解,1950年最早过江的那些志愿军战士,很多是因为气候恶劣而牺牲的。”王德修说道。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当时王德修所在部队也参加了,战斗前线离他所在卫生营有十几公里距离。据王德修介绍,卫生营的战士并不在前线冲杀,所以也没有太多流血牺牲,他们的工作就是伤员从前线下来以后做第一步处理,尽量帮他们保命。王德修主要负责组织血源、组织输血,他那时候经常要求抽自己的血救治伤员。

“有名伤员被飞机机枪打中臀部,场面很残忍。那时是7月份,天气很热,在树林子里边救治也没有病房,伤口恶化程度很难形容。”王德修回忆道:“我带头输血以后,有很多人被救了回来,起码当时没死,被转移后就不知道情况了,后来才知道有些战士在转运当中就牺牲了。类似情况很多,没能在战场上流血,只能以这种方式‘出血’出力。我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比起冲锋陷阵,这都不算什么。”

5

长期以坑为家

曾因轰炸被埋

王德修告诉记者,他所在部队入朝后,为了应对随时到来的战斗,战士吃睡长期都在掩体下的坑道中,可以说是以坑为家。所谓病房,就是挖得稍宽一点的坑道,在坑道边上再稍微挖宽一点能够躺下一个人,能做输血之类治疗。因为当时坑道内照明用煤油灯,平时卫生员从病房出来以后,鼻孔里面都是黑的。王德修说,由于战斗用的坑道越小越坚固,所以前线战士的生存环境比卫生营还要艰苦。

“坑道顶上有用雨布挡着,上边滴水,下边哗啦哗啦流水,在这样的环境住了几个月,潮湿得让我腰腿到现在都受很大影响。如此艰苦的环境,没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不怕死、不畏艰苦的精神是坚持不下来的。”

王德修还向记者讲述了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那是在夏季反击战的时候,卫生营虽然不在前线,但他们所处位置也是飞机和炮弹可以“够得着”的距离。当时我军在前线的坑道,大部分是相通的,两头都能进出。而后方卫生营的坑道,由于没有那么多人力挖,大多是“盲管坑道”,就是一个死胡同。

“我们当时就住在这样一个死胡同里,有一次飞机来轰炸,把我们坑道前口给弄塌了,感觉就像瞬间进了坟墓。我们三四个人虽然没有工具,但没敢犹豫迅速徒手开挖,就想着自己得拼命把自己挖出去,哪怕挖出一点缝儿来,至少能有新鲜空气。当时埋得很深,你要是挖慢了或者没劲了就得被埋,三四个小时后,我们终于从‘坟墓’里把自己挖了出来。”据王德修回忆,几个人出来以后手上全是伤口,再一看门口放的小椅子、小板凳、吃饭的东西都被炸烂了,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生死考验。

王德修的记忆里,在朝鲜时吃的主要是高粱米和小米,平时就是吃凉干饭,而凉小米干饭很难吃,战士得胃病都很正常,还有些因营养缺乏患上夜盲症。但就算这样,这些粮食还是“抢”回来的。“后方运输和保障的战友每天都卡着点来送,运粮车一到车站就得赶快冲上去抢运粮食,若抢得慢了点,敌方飞机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来给你炸了。”王德修回忆道。

■后记 捐钱抗疫表心意 想回朝鲜去看看

王德修告诉记者,他所在部队最开始是在朝鲜东部活动,后来最深入最靠南的时候已经快到平壤了。1955年10月,王德修所在部队在龙浦里坐上火车回到祖国。

王德修告诉记者:“1953年7月份停战那天晚上10:00左右,就是停战那一刻,突然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巨大的飞机轰鸣和枪炮声陡然停了,感觉非常新奇,周围突然太安静了,有点不习惯。”

回国后到1985年,王德修在部队做卫生工作直到离休。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王德修捐出2000元钱,他说对那些抗疫的医务工作者很有共鸣,那些人参加武汉抗疫,就跟当年参加抗美援朝一样是逆行出征:“我现在到这个年龄其他事也无能为力了,只能靠捐点钱表表心意。”

离休后的王德修很注意锻炼身体,经常跳交谊舞、打乒乓球、台球、写毛笔字,更重要的是重新拉起胡琴。

王德修告诉记者,当年他是背了把胡琴进的朝鲜:“那时候胡琴买不到,只能是自己抓一条蛇,把皮剥下来蒙一个胡琴。入朝时候是背了一把胡琴进去的,在朝鲜不打仗的时候,战士们照样进行娱乐活动,有时候还打球什么的。之前军队休息的时候,我也会拉个琴娱乐一下。后来在战斗中那把琴被弹片给毁掉了,以后就再没有拉过了。”如今王德修有了闲暇时间,加上有拉琴基础,就又把这个爱好恢复了。

提起那段援朝经历,王德修说朝鲜当地居民挺实在、挺热情、挺无私的。“毕竟在那生活过三年,有感情了。”他望着窗外咕哝着:“现在朝鲜不知道发展到什么情况了,有条件回朝鲜去看看就好了。”王德修告诉记者,很多年了他偶尔间就会萌生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