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1000多名环卫工679人来自曹县 把青岛当“第二故乡”

2020-10-27 07:16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93056) 扫描到手机

老魏在清扫南京路上的垃圾。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红梅

青岛至曹县的火车,乘客以农民工居多,被称为“农民工专列”。2004年,青岛结对帮扶菏泽曹县,青岛至菏泽南的绿皮火车也延长至曹县。自此,不少曹县人乘坐这趟“农民工专列”来到青岛打工。

据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统计,目前青岛共有环卫工人2.3万余人,市内三区的一线环卫工人中,外地人占八成以上。市南区1000多个环卫工人中,有679人来自曹县,大多是“老乡带老乡”、“亲人拉亲人”,自发来到青岛。他们背井离乡从鲁西南来到黄海之滨,在美化市容环境的同时,也渐渐融入这座城市。

10月26日是山东省第26届环卫工人节,记者走近这一群体。

姚老太:四世同堂

姚老太一家四代人,租住在市南一栋待拆居民楼里。她丈夫前两年患肠癌去世了,姚老太今年74岁,在市南区干过十几年环卫工,现在已经退休。

姚老太头发灰白,但面色红润,牙口也好,还戴着金耳环和金项链。她有3个儿子1个女儿,都在青岛打工。姚老太对现在的生活比较知足,“儿孙都挺孝顺。”

“我们是最早搬到这栋楼里住的曹县环卫工。”姚老太说,早些年老家的经济发展不好,家里日子不好过,小儿子十几岁就跟着老乡来到青岛闯荡,感觉在这里赚钱比在老家容易。后来,她跟丈夫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青岛,投奔小儿子,做起了环卫工。

几年前,姚老太大儿子一家两代人也来青岛投奔他们,在市南区干环卫工。现在,大儿子家已经有了小孙女,才1岁多。小儿子家有4个孩子,他的大女儿在青岛工作了,两个儿子在青岛上学,小女儿不到两岁。

两个儿子家租住的两套房子互相打通,南向的一个房间开了个院门,院子里放着一堆水桶,还晾晒着衣物。虽然租住在待拆居民楼里,姚老太的家收拾得挺整洁。

儿孙们各自去上班的时候,姚老太帮忙照看小儿子家的小女儿和大儿子家的小孙女。两个女孩虽然只相差几个月,但论起辈分来,却是姑姑和侄女的关系。她们从小在一起玩,咿咿呀呀互相比画着,看得出来感情相当好。

一个人照看两个孩子,姚老太丝毫不敢懈怠。重孙女剪着齐耳短发、齐刘海,穿着露背蝴蝶结T恤,就像个小公主。信奉“多子多福”的姚老太,看着活泼可爱的孙女和重孙女,乐得合不拢嘴。

不用看孩子的时候,姚老太会出门溜达溜达,然后回到自己屋里坐在床沿上,拿起智能手机刷搞笑视频,跟着乐和乐和。为了给老娘解闷,小儿子在姚老太屋里养了一只鹦鹉。这只鹦鹉学着儿子的口音叫“娘”,姚老太嗔怪道“我打你”,鹦鹉也叫道“我打你”。

说起“搬离通告”,姚老太并不着急。“儿孙们已经在找房子了,我跟着他们换个地方住,生活条件还能改善一下,起码用水可以宽绰一些。”

老傅和老魏:自力更生

租住在待拆居民楼东单元2楼的老傅和老魏两口子,老家也在曹县。他们负责清扫南京路部分路段,走出楼院门口就可以干活,算是上班最近的环卫工了。老两口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结婚生子,女儿一家也在青岛做环卫工。

老两口在工作之余捡拾废纸壳,还从附近的便利店以5毛钱一斤的价格收购纸箱,拆开压扁之后,用布条捆紧,拉到废品回收店以8毛钱一斤的价格卖掉。夫妻俩勤劳能干,两三天就能攒十几捆废纸壳。

“孩子们各顾各的,我们都是自力更生。”老魏一边整理废纸壳,一边跟记者攀谈起来,言语之间充满乐观。老傅在一边默不作声,只管干活,他不愿向别人吐露生活的艰辛,原因是“说出来也没人给报销”。

老傅和老魏住在2楼中间户,两居室的房子,他们只选择了其中一间做卧室、餐厅和客厅。另一个带阳台的房间里,放着衣服、扫帚等杂物,还有一张床,以备儿女偶尔过来住。这个临时的居所里,除了没有自来水,其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女儿给他们买了洗衣机和冰箱,还时常过来给他们送吃的。

收拾完废纸壳回家,老魏忙活着在厨房做饭,老傅则就着花生米和小零食喝起了酒。旁边的桌上放着几瓶打开的白酒,“这是前几天朋友带过来的。”老傅一边解释,一边望向窗外。空调室外机上,放着两盆花,那是他们老两口的“业余爱好”。

不一会儿工夫,老魏从厨房里端出鸡蛋肉丝面,跟老傅就着花生米吃起来。“儿女都成家了,我们不指望自己能赚多少钱,只要照顾好自己,不给儿女添负担就很好了。”老魏笑道,现在偶尔回曹县老家也不坐火车了,儿女给约顺风车,跟着年轻一代人享福了。

谈起门口贴的“搬离通告”,老两口陷入沉默。“要是不让在这里住了,我们也租不起别的房子,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去。”老魏想了想说,周围的房子一间月租就要上千,以他们的工资水平实在负担不起。

吃过午饭收拾停当,老两口换上后背印有“市南环卫”的工作服,拿起扫帚和簸箕出门继续“扫大街”去了。秋天落叶多,前脚刚扫完,后脚又落上了,为了保持路面清洁,只能来回反复扫。“每年秋天都这样,等到来年春天就轻松了。”老魏一边端着大扫帚扫落叶,一边笑道。

孙中锋:转岗提薪

孙中锋是市南环卫八大湖工作站的一名垃圾清运车驾驶员,今年39岁,与他同龄的妻子姚女士也在市南区做环卫工,负责清扫高邮湖路部分路段。在环卫工队伍中,他们算是比较年轻的。

夫妻俩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14岁,在青岛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小儿子今年7岁,在市南区一所公办小学读一年级。

大儿子发育迟缓,在老家找不到合适的学校,一直无学可上。2015年,为了给大儿子找个能上学的地方,做康复训练,孙中锋带着妻儿从曹县来到青岛,投奔在市南区做环卫工的妻姐和妻弟。

幸运的是,他们在青岛市南区找到了一所省级规范化特殊教育学校,可以为大儿子提供义务教育和康复训练。大儿子上学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孙中锋和妻子决定留在青岛打工。

前几年,夫妻俩结伴打扫高邮湖路,每月工资加起来不到4000元,房租1000元,还要去医院给大儿子买药,一家人生活压力比较大,省吃俭用之下勉强能够维持生计。

听说开垃圾清运车每月工资能有三四千元,比“扫马路”赚钱多一倍,孙中锋在工作之余学习开车,考取了驾照。今年9月1日开始,孙中锋成功转岗,成为一名垃圾清运车司机,负责清运厨余垃圾。

为了避开早高峰,垃圾清运车在上午9点之后才被允许上路。但每天凌晨4点多,孙中锋都会先起床帮妻子打扫高邮湖路。“这条路太难扫了,都是大树,落叶特别多,她一个人扫不过来。”孙中锋说,他们要赶在7点之前扫完,还要送两个孩子上学。

孙中锋开着高大的垃圾清运车逐条马路寻找绿色的厨余垃圾桶,看到满溢的就下车把垃圾桶推过来挂到车上,等待自动倾倒和压缩垃圾的时候,一股浓重的恶臭扑鼻而来。“一开始根本受不了这个味道,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孙中锋说,为了防止垃圾在倾倒过程中撒漏导致异味,他每次都会在地上铺一张垫子。

每天上午11点左右,孙中锋开车将在八大湖片区收集的厨余垃圾运往楼山河垃圾中转站。接近下午1点才能回到家,这时候妻子早已经做好午饭。他们在高邮湖路附近的居民楼里租了一个“团结户”,南向的卧室带着阳台和院子,有独立的厨房,里里外外收拾得都挺干净。

“中午吃饭的时间特别赶,最忙的时候,一天往楼山河垃圾中转站送两趟,午饭都顾不上吃。”孙中锋说,下午1点半上班后还要继续清运垃圾。一天的工作相当紧凑,好在下午4点半就下班了,可以去接两个孩子放学。

经过几年的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孙中锋的大儿子个子长高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大人说话的时候,他会在旁边安静地听着,出门的时候可以自己穿衣服鞋袜,还会跟客人礼貌地挥手“再见”。

■认可 青岛是“第二个家”

目前,青岛市环卫系统约有2.3万名职工,其中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披星戴月、不畏寒暑、不辞辛劳,为城市的美丽洁净贡献力量,很多人已融入这座城市,也想把根扎下。

市南区共有1000多名环卫工人,其中679人来自曹县。八大湖片区的环卫工人大多来自曹县砖庙镇,不是同村就是邻村的,说起来相互之间都认识。

“一线环卫工人虽然工资水平不高,不管吃也不管住,但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用工相对比较规范,工作也比较稳定。”青岛市市南区环卫清洁总公司政工科一名工作人员说,随着市容环境管理越来越精细化,每个环卫工负责的片区与过去相比变小了,年龄比较大的环卫工工作时间长了得心应手,而年轻的环卫工在工作之余一般都有兼职。

近年来,青岛市环卫工人待遇有所提高,休息条件也逐步改善。为解决环卫工人就餐难、饮水难、避雨难、无休息场所的实际困难,市南区依托公厕改造工程配建“城市美容师驿站”,配备休息座椅、冷热水、空调、微波炉、床等物品设施,由专人负责管理,向环卫工人全天开放,提供饮用水、加热饭菜、临时休息、厕所等便捷服务。

为了让外来环卫工人能在青岛安心工作、生活,市南区环卫清洁总公司提供了各种劳动待遇、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职业激励,根据岗位差别、劳动强度、作业时间、作业质量等情况实行差异化、奖励性绩效工资,积极解决环卫工人在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存在的后顾之忧,让环卫工人切实体会到来自“第二故乡”的关怀和关爱。

孙中锋就是一个例子,在青岛生活了5年,孙中锋一家人只回过一次曹县,是回去给孩子办证。很多亲戚都在青岛,但平时各忙各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聚一聚。“虽然赚得不多,但孩子在这里有学上,单位对我们也有帮扶,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孙中锋对青岛的归属感不断增强,觉得回老家反倒不适应了。

■出路

“环二代”与“环三代”

现在五六十岁的环卫工人,来青岛打工多半是为了生存。扫马路、运垃圾、洗公厕……搞“环卫”虽然又苦又累,说出去也不太光彩,但跟在老家种地相比,赚钱要容易一些,有的甚至改变了子女的命运。

于是,本村、周边村以及亲戚朋友都来投靠,形成家族式的环卫工人群体,后代也干环卫的被称为“环二代”和“环三代”。

“环二代”们大多继承了老一辈的职业传统,拿起扫帚“扫大街”。不过,随着道路清扫车、垃圾清运车、洒水车等现代化环卫机械与车辆源源不断地充实进环卫硬件,完全依靠人工的环卫旧形态逐步被淘汰,“环三代”们不再满足于拿扫帚。

姚老太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在青岛“扫大街”,每天跟扫帚和簸箕打交道,是传统意义上的“环二代”。工作之余,夫妻俩都有兼职,妻子中午在包子铺帮工,丈夫晚上押车清运垃圾。他们的儿子大专毕业后开起了道路清扫车,成为名副其实的“环三代”,劳动强度比“环二代”们大幅降低。

也有人受不了脏乱腥臭的工作环境,不再从事环卫工作。姚老太小儿子家的大女儿今年二十多岁,在青岛一家大型超市工作,继承了老一辈人勤劳能干、不怕苦累的传统,每天早出晚归打两份工,以分担父母养育3个弟弟妹妹的经济压力。

姚老太一家已经很久没回曹县了,春节也不回老家过年。“路面一年到头都要保持清洁,就算我们请假回家,也得找其他人替。”姚老太说,在青岛的家人比在曹县还多,孩子们也在这里上学,能够互相照应,感觉就像在青岛扎了根。

“现在老家的年轻人来青岛打工,已经不太愿意干环卫了,因为活不好干、工资还低。”孙中锋说,年轻人一般去送快递和外卖,或者去马路市场打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