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其重

2020-10-30 09:59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35772) 扫描到手机

石兴泽

傅斯年生活在国势严峻、民族危难的时代。他坚持“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的人生观,“凡遇到公家之事,每每过量热心”,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肩起民族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但个体生命的能量是极有限的,“过量热心”地劳作摧垮了他的身体。他虽知“一人怀千古之忧,一身忧国家之难”是“夸大狂”的妄想,也知道需要“养元气”,却每天过度燃烧生命热量,“挖山”不止。由此决定了人生悲剧:他只活了55个春秋,留下无尽的遗憾。

这当然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民族国家的苦难决定了他的命运,而他的性格更促使个体生命向着终端高速前进。天外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但谁能说傅斯年的悲剧仅仅是性格造成的?“国家有难,义同征兵”,生活在离乱时代,哪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承担着民族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傅斯年的悲剧在于承担得太多,生命无力承受其重!

傅斯年的悲剧命运是极其丰富的话题,思想文化界曾做过很多深刻生动的解读,昭示了很多重要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时代警示意义。在此我们谨就他与师友的交往进行梳理。这项工作做了很多年,开始拟定的题目朴素质直——“傅斯年的圈子”。有编辑善意地提醒:慎用“圈子”,以免造成负面影响。但书稿既成,笔墨始终围绕“圈子”游移,长途跋涉近十载,已经没有力气推倒重来,思来想去改成现在的书名。 

傅斯年的人生如他所说,在学问和政治的“门里门外”“跑去跑来,至于咆哮,出也出不远,进也住不久”。他一生轰轰烈烈,留下了悠远的历史回响。但从求学到留学,从研究到教学,始终生活和工作在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高端区域,师友交往比较简单。圈阈内大都是广有影响的儒林人士,浓缩了社会、文化、学术和教育的丰富信息。从这里看过去,将会读到影响现代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许多高端人物如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朱家骅、蒋梦麟、鲁迅、陈寅恪、赵元任……性格心理的某些方面。

这里有惊心动魄的斗争,尖锐激烈的冲突,义薄云天的友谊,割袍断义的传奇,无论从密友到路人的变数还是从“欲杀之”到至交好友的翻转,大都公德私谊恩怨分明,爱恨情仇亲疏有据,原因结果内涵丰富,师友密友挚友诤友畏友,友友承载着时代风云,朋城内凸显着一个个现代学人卓然不群的个性风采。

选择傅斯年师友圈阈的“点”颇费心思。有人跟他走得很近,但交往内容多是鸡毛蒜皮,梳理其间关系,既不能彰显现代儒林精神风貌,也缺少足够丰富的社会内涵,钩沉索藉,琐屑乏味;有的关系虽不密切,简单的交往却透露出时代文化的某些信息,显示出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某些方面;有的从哪方面说都可以入选,但天时地利都有障碍,也只好忍痛割爱。权衡各方面,我们选取这些师友进行耙梳。

我们将这些师友圈阈划分五类:师长,同学,同事以及政、学两界友人。由此构成认识傅斯年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五个经纬。窃以为,与社会舞台上的化妆表演相比,师友交往更能表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圈阈内交往是更真实、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影像。走近了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学人的五光十色,看到他们事业追求和文化心理最真实的内容。

傅斯年生活的时代是风云变幻、乱象丛生的时代,也是民族生死危亡、国家浴火新生的时代。傅斯年的师友圈阈承担了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重担,推动着社会转型和教育文化发展,是历史变革时期最敏感、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活动和交往辐射到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和层面,是值得回味历史存在。

(《奔波于学术的门里门外:傅斯年师友交往录》,石兴泽石小寒著,山东画报社2020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