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评论|蚂蚁事件① 监管层对金融科技风险的一次集体再认识

2020-11-09 16:12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74094)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评论员 景毅

原本计划以总市值2.1万亿问鼎全球最大IPO的蚂蚁集团上市,在短短几日内迅速转折。

无论从何种角度梳理事件始末,“监管”二字始终都是其中的高频词。

其实,如何对金融科技巨头进行有效监管,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热议话题。就在蚂蚁被监管约谈前一天,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就发表文章,阐述了大型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行业的潜在风险与监管。文章表示,要警惕大型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带来的市场垄断、监管套利、数据安全及保护、信息科技监管有效性以及更易处罚系统性风险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监管层应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市场准入,严格金融业务准入和持牌经营要求,强化功能监管,保持监管一致性。

数字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风险也出现新的特点,对监管的节奏、强度、范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不能太超前,更不能太滞后。

实践证明金融科技的进步确实促进金融稳定,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也促进了竞争。蚂蚁为代表的大平台的创新和服务都值得学习。蚂蚁就像一条鲶鱼,逼着传统金融机构去下功夫。各机构的金融服务水平,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都有所改善,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监管过于超前和严苛,金融科技企业便丧失了成长的环境,行业创业者也失去了创业创新的信心。可以说,蚂蚁取得当下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正是受益于监管政策的相对滞后和宽容。

然而,在蚂蚁成长为一头巨兽的过程中,监管的风险却一直都在。

最近两年,联合贷款是蚂蚁集团力推的贷款模式,而蚂蚁和银行合作模式是,银行提供大部分资金,蚂蚁只提供少量资金,主要负责贷款审批、风险管理、还款和贷后管理的流程。蚂蚁将这个流程称之为“技术服务费”,并从放贷利息中收取30%,属于最大的利润来源。

然而,这种模式突破了两方面的监管,一是对网贷公司资本金和杠杆率的限制,二是突破了巴塞尔协议对于银行表外资本的限制。

这种金融科技“创新”超越了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和理念,使得蚂蚁一定程度可以很巧妙地规避现有金融监管框架。众多与蚂蚁合作的中小银行基本没有能力对蚂蚁提供的客户进行有效风控,只能赌蚂蚁自身体量够大可以抵御最够强的风险。但事实却是如果不能进行有效风控,单凭蚂蚁区区几百亿元资金,撬动起几万亿元的信贷规模,一旦发生风险谁能来兜底?

这次蚂蚁暂缓上市看似是一次偶发事件,其实细细分析下来,其背后是监管层对金融科技风险的一次集体再认识。过去监管层面基于稳定考虑还能再等一等看一看,如今面对带着一身问号的蚂蚁即将冲进资本市场的关键节点,监管层面必须要下决心了。

回顾这短短的几天,相较以往,监管的思路已越发清晰。11月2日,蚂蚁集团原计划拟挂牌上市日之前的第三天,一份《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由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出台,新规剑指包括蚂蚁在内的头部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11月6日,监管明确对金融科技“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同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表示,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要打造包容审慎的创新监管机制。完善风险监控体系,尽早推出创新监管工具;及时出台针对性的监管规则,解决因规则滞后带来的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等问题;加快数字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监管穿透性和专业性。

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科技企业,监管都是堂必修课。而如何科学的设置课程,既能激发积极性、创造性,又能约束坏习惯、扼杀坏苗头,也考验着监管层的决心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