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与青岛人的故事:那些年,逛东镇成时尚

2020-11-18 17:2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3419)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东镇原是一个小小的村庄,现在成了工人、小贩的居住区。自然马路、电话、汽车哪样都有,可是旧时的黑板门,小店铺的陈设,冷摊的叫卖声,仿佛到了中国较大的乡村一样。这里很少摩登的式样。有不少的短衣破鞋的男子,与乱拢着髫子仍然穿着旧式衣裤的女人。小孩子光着屁股在街上打架。拾蚌螺的贫女提着柳条筐子从海边归来。矮矮的瓦下,门口便是土灶,有的还有些豆梗,高粱秸,似是预备做燃料用的。相比岛城沿海地带的由德、日、美量体裁衣式打造的中山路商业街,台东镇的出身绝对是平民。”——《青岛素描》王统照

多次扩建,老楼留踪

1934年,作家王统照和友人游览青岛时,记录下了一路的所见所闻,相较于欧人区的繁华,东镇给王统照的印象是贫困杂乱的。

1900年,台东镇商业街初见端倪,台东商圈以台东三路为主线向四周辐射。德国人把上下青岛村和大鲍岛被拆迁的那些村民、小商贩、劳工全部迁居此处。建成第二年人口达到6000人,日德之战前夕,人口已超过11200多人。“蒙养学堂”、医院诊所和手工作坊相继设立,“棋盘街”的地域迅速蔓延,在不长时间里,周边的杨家村和下村也括入台东地界,当这一棋盘再度放大时,下一批路名已在酝酿之中。一个新的城镇形成了。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时,台东镇已扩展到北至台东六路、南到桑梓路、东抵福寺路、西临顺兴路,人口骤增”(《行走在当年的台东镇上》)。然而,问题再次显现,台东是鲍岛至李村、崂山等处“来往中外士商马车汽车”必经之路,“市场紧靠马路,席棚露摊污秽不洁,甚不雅观”,1924年,台东镇商会申请设立正规市场,“以东镇地居冲要,拟设立市场,因本埠接收以后,商业萧条,自应力图挽救,以利埠务”。经过大力发展,1925年,台东镇有6114户居民27398人。据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记载,仅马路就增加了稻荷町(今道口路)、坪井町(今平定路)、吉野町(今雒口路)、顺兴町(今顺兴路)、鹰门町(今云门路)等31条。

台东镇简称为台东或东镇,台东是大概念,东镇是小概念。台东镇的马路大多数建于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大多数1923年更名,有的曾经几度易名。在台东,有一座百年建筑,是著名的青岛巡捕房。1900年6月14日,德国胶澳总督颁布《青岛地方巡捕章程》,并设立青岛巡捕房(1913年后改称为巡捕局),下辖大鲍岛、东镇、上庵(薛家岛)、阴岛、红石崖和水上六个巡捕房(后改称巡捕支署)。1905年,在今湖北路建成了巡警总局大楼,1909年在台东五路建了巡捕房。“在台东街市中部,有一幢砖瓦结构的二层洋房,此为德国人所担任警长,雇佣了十余名华人充当巡捕,以行警察之职”。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设立了胶澳商埠警察厅,其中的台东警察分署就设在这座老楼上。青岛解放后,该楼成为青岛市公安局台东分局办公楼。

星期天逛东镇成时尚

台东发展到上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密集,仅有的房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杂乱也就显现出来了。沿街房舍一直有众多的小店小铺,甚至有段时期曾成为朝集暮散的集市。房舍建筑多因陋就简,人口密稠。

后来台东三路两侧建成一排排二层小楼,路中间设多个摊位,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各种小摊贩穿插其中,在狭窄的街道上,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沿街摆满了日用小百货、民间手工艺品、民间小吃和地里新出土的新鲜水果等。这是青岛历史久远的商贸集市。

照片是历史的眼睛。

翻看上世纪初的旧照片,东镇商业已现雏形。大小摊贩,包括布贩、粮贩、鞋匠、算命先生都有,简易戏台也搭建起来。在稀奇的照相机面前他们更多的是一种不知所措。不过随着历史的推进,这片土地上的主人逐渐地将生意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老字号诞生在这里。

1937年,从掖县来青岛做生意的宋瑞堂,在位于台东三路与长兴路交接口处开设了一家瑞成书局,后经多年苦心经营,店面达到100多平方米,十多名员工,与之相邻的是由战老板开设的振东照相馆,街对面则是福兴祥杂货店,再沿台东三路向东前行10米就是源泰商铺。当时在这条街上最大的老板是长胜园面粉加工店的徐老板,它创建于上世纪30年代,门下的点心铺很有名气,成为当地十分抢手的美味。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这条街上已经聚集着兴华银楼、昌记理发店、旧货商行、德源泰杂货铺、中民药房及聚福楼、市场楼(老二百)等50多家店铺。当时,东到四方、南到湛山村、西至延安路一带,星期天逛东镇成为老百姓的一种休闲方式(《老照片里探寻台东商业的历史沿革》)。

关于台东与青岛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