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源集团金莱热电有限公司汽机专工兼检修班长胡克涛荣膺“全国劳动模范”

2020-11-24 23:0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926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鲍福玉 通讯员董明泽

胡克涛,这位扎根一线的“汽轮机诊治专家”,在众人眼中,他是“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的技术骨干,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擅长把老旧设备变废为宝。自己始终认为,前进的道路无止境,奋力攀爬专业领域的最高峰。他性格温和谦逊,作风勤勉实干,意志坚韧不拔,一项项技术成果给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成百上千万元。更为可贵的是,他的工匠精神已成为广大员工的奋进指向,鼓舞全员自学自励、勇于创造,为企业发展贡献出磅礴力量。

从最初荣获青岛市技能大赛管道工冠军到成为山东省首席技师,从省、市劳模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众多荣誉加身越发激起他迈向行业翘楚的远大志向。去年获评“青岛大工匠”,今年又荣膺全国劳模,光环璀璨,实至名归。

执着信念成就大匠功业

今年53岁的胡克涛,三十三年前高中毕业后,怀着对机械维修的满腔热爱,与热电事业结下“一生情缘”。他天资聪颖、不善张扬的秉性和良好的家教赋予他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的“定力”。三十三年来,他从学徒工做起,以汽轮机维修专业为主,辅助学习车工、焊工、铣工、刨工、管道工等,每学一样“武艺”,都是认真扎实,一丝不苟,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金莱热电共有4台汽轮机,随着设备老化,维护维修面临着很多技术性难题。2012年6月,为了提高机组供热效率,公司决定对1988年投运的一号汽轮机进行技术改造。“买一台新设备,供货周期长达六七个月,很可能影响到供热初期投产。胡克涛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安装,保证四个月内完成任务。

他带领团队挑灯夜战制定改造方案,白天加班加点进行基础施工、对原设备进行拆除和改造。当时,正是酷暑季节,工作服干了湿、湿了干,每天累的饭吃不好,觉睡不香。就这样,凭着一股舍他其谁的精神,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实现了一次性启运投产成功,为冬季供暖平稳开局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次年,他又带领团队一鼓作气,圆满完成另外一台汽轮机的改造任务,两次技改直接为公司节约资金500余万元。关键是为构建“智能化”供热、不断提升供热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汽轮机轴瓦的维修必须送到生产厂家才能完成,企业不仅要承受巨额的维修费用,而且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运行。事关企业的效益与发展,他又一次主动请缨:不拿下轴瓦维修技术誓不罢休!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他带领班组人员先后进行了几十次维修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多次实验多次失败后,他独创的“电烙水持温轴瓦修补法”获得了成功!仅此一项,便可为企业节约维修资金60多万元。为节能降耗,他带领团队经过半个多月的苦心钻研改造,终于突破了双路水温可调节技术难关,每年可节约蒸汽5000余吨,降低供热成本100多万元。设计并组织施工的公司循环水供热低真空改造,为公司创效130多万元;为有效提高循环水的输送量和机组整体换热效率,对高温水首站循环泵动力系统进行改造,降低了厂用电,年可为公司节约300多万元;自行改造制作安装除氧器余热回收装置后,年可为公司创效70余万元。

多年来,他针对设备状况和企业生产实际,创新创效的脚步从未停歇,先后参与和独自主持重大技术改造13项,累计节约资金1200余万元。他负责维护维修的汽轮机、环保、水处理等主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100%,有力推动了企业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

技艺传承育得桃李芬芳

作为一名技能型人才,胡克涛深深地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企业的强大生命力必须依靠全员创新。铺就青年员工的成才阶梯,也是胡克涛孜孜以求的愿望。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他积极投身于青年职工的“传帮带”,把掌握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并鼓励青年职工积极参加能源集团和各级人社部门组织的技能比武,共培养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20余名,把“创新工作室”建成了企业发展的“加油站”和“人才孵化器”。 2015年,胡克涛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青岛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

多年来,他共积累设备检修记录档案30余万字,全部形成台账备查,以成熟完美的检修技术,被誉为“汽轮机诊治专家”。他把精湛技艺汇聚成了教学宝库,2015年,他的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青岛市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

针对近几年生产用水紧缺的问题,他带领班组人员设计施工了浓水回收系统,年可节约生产用水上万吨。在完成汽轮机、脱硫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外,他积极参与到公司开展的“供热质量提升攻坚”行动中,指导帮助换热站进行站内设备和区间管网的技术改造。供热初期,利用晚上时间帮助调试设备和管网,进社区帮助用户解决室温不达标问题,助力供热季平稳开局。

潜移默化中,他的经验智慧为团队成员所共享,他的创新成果得到广泛交流推广。不遗余力的钻研、传授、推广,他把个人技能最大化拓展为集体创造力,为企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

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汽轮机维修团队先后被评为能源集团“星光班组”、“十佳优秀班组”、青岛市“安康杯”优胜班组、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爱企情怀彰显道德风范

全身心投入技改是对社会最好的回馈。2012年,正值他与团队人员对一号机组进行技术改造的关键时期,八十多岁的老父亲突然被查出肝癌晚期。噩耗传来,他顿感如雷轰顶,本来母亲患有肺癌做过手术,常年吃药维生,这次父亲又是肝癌晚期,真是“雪上加霜”!一向坚强的他第一次在同事们面前掉了泪。公司领导得知情况后,强制性地命令他回家照顾老父亲,但技改工程正是关键时候,他不在现场实在放心不下,无论如何不能一走了之。就这样,白天,他带领团队人员进行技术攻关;晚上陪伴在父亲的病床边悉心照料,那段时间,他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早晨上班时眼睛里都是红血丝,团队的人员都被这股劲头深深地打动,工作上更加努力,技改项目也得以顺利进展。不久,胡克涛带着深深的愧疚“送走”了老人。

在2013年改造北厂汽轮机时,他右腿不慎落下了关节炎,冬天膝盖经常肿痛,但他咬牙坚持下来,因为冬季正是供热季最繁忙、最紧张的时候,他必须坚守岗位!上个供热季防疫保供期间,他没休过一天班,因为走路过多,有一次晚上回家腿疼痛难忍,竟然站立不住,年迈的老母亲心疼的流下眼泪。

疫情突发以来,他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主动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和供热保障的工作中,在坚守职责中惦念亲情,用汗水守护用户温暖。在做好值班值守的同时,工作之余胡克涛又多了一个身份——社区防疫志愿者。他自觉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活动,主动来到小区大门口协助门卫和防疫人员为进出人员测体温、登记。随着疫情发展日趋严峻,他更加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拉上了女儿来到所在社区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挨家挨户走访登记,排查有无涉及湖北返乡人员情况,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这一刻,一名优秀党员的坚守在两代人之间完成了接力。

主要创新成果

1.2013年,他经过潜心研究,自行设计并安装了轴封加热器和自动疏水器,成功解决了背压机组运行影响抽凝机组掉真空难题;

2014年,他带领团队经过半个多月的改造,突破了双路水温可调节技术难关,每年可节约蒸汽5000余吨,降低供热成本100多万元。

2016年,带领班组人员设计施工了浓水回收系统,年可节约生产用水上万吨;

2017年,设计并施工循环水供热低真空改造,为企业创效130多万元;自行改造制作安装除氧器余热回收装置,年可创效70余万元。

2018年,对高温水首站循环水动力系统进行改造,有效提高了循环水的输出和机组整体换热效率。

据测算,胡克涛采取技改挖潜方式,共计节约资金1200余万元。

获得荣誉

1. 2004年6月由莱西市总工会、莱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莱西市水利局、共青团莱西市委授予莱西市钳工状元;

2. 2005年4月由青岛市宣传部、青岛市总工会授予青岛市“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

3. 2006年4月由莱西市人民政府授予“莱西市劳动模范”;

4. 2006年12月青岛市第九届职业技能大赛获“管道工状元”及“青岛市青年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5. 2009年1月由青岛市第十届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授予“青岛市青年技术能手”;

6. 2012年3月由青岛人民政府授予“青岛市首席技师”;

7. 2013年2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首席技师

8. 2015年4月被中共青岛市委员会、青岛市人民政府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

9. 2015年6月由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高级专家、并获青岛能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

10. 2017年3月由莱西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感动莱西道德模范”;

11. 2017年4月由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12. 2018年4月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3. 2018年4月由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

14. 2019年6月由中共青岛市委授予“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

15. 2019年12月由青岛市总工会授予“青岛大工匠”称号;

16. 2020年6月由青岛总工会聘为青岛市职工赋能研究院专家;

17. 2020年入围全国劳模评选并通过了国家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