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专项债看点将从“量”向“质”转变,发行规模或将回落

2020-12-29 21:15 新华社阅读 (112273) 扫描到手机

伴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大幅扩容,截至今年11月末,地方专项债券余额已突破12万亿元大关。展望明年,专项债券的空间还有多少?

对此,多家机构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背景下,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或将是明年专项债管理政策的核心。预计新增规模或较今年有所回落,但将更加重视专项债发行使用效率,实现从“量”到“质”转变。

保持政策连续性    

明年新增专项债规模或将回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市场人士预计,专项债仍将是2021年积极财政的着力点。同时,作为地方政府融资“正门”,发行专项债有利于规范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合规举债。

中诚信国际指出,今年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已超常规提升到高位,为了避免政策“大起大落”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及风险,2021年新增额度应与2020年规模基本接近,以保障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及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对此,中诚信国际建议,一方面,受政府债务限额增长限制,专项债规模不宜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基于稳增长和化解隐性债务需要,新增专项债额度也不宜出现大幅下降。明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应在3.2万亿元左右,同时,安排一万亿元左右的提前批额度,并于明年初启动发行。

此外,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明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将在2.6万亿元左右。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预计,明年专项债券新增规模大概率持平于今年,即3.7万亿元左右。

从“量”向“质”转变    

提升市场化发行水平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5595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27127亿元,专项债务128468亿元。在专项债券余额已超12万亿元的背景下,预计未来看点将从“量”向“质”转变。

财政部日前印发《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从地方债发行额度、期限、信用评级及信息披露方面进行明确。其中提到合理确定债券期限结构,强调要合理确定债券期限及债券偿还方式,旨在增强地方政府债券偿还的灵活性。而强化信用评级机构责任及信息披露的安排,目的是提高债券发行的市场化程度,防范地方政府债券的偿债风险。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今年财政政策发力,是疫情冲击下的非常规政策,目前政府债余额大幅扩张。专项债也出现了融资期限不匹配、收益测算不合理等问题。

“目前疫情和经济好转,明年大规模财政刺激的必要性本身在下降,也需要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因此,明年政府债券额度或控制、发债条件将规范。近期财政部发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对地方债发行管理进行了更严格的要求,是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思路的一种体现。”孙彬彬表示。

此前,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副主任薛虓乾在中国国债协会等机构主办的“新格局下政府债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从总体规模看,202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将达26万亿元,债务率接近警戒区间下限。

“从专项债券偿债资金来源看,目前存在偿债资金来源规模不足、结构单一等突出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合理确定举债规模,落实偿债资金来源,严格防控债务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薛虓乾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