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城阳:众“志”成城倾爱心,甘“愿”无私谱新章

2021-01-01 11:4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217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彤  通讯员  王升

青岛市委提出,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精神文明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

在城阳区,文明已经成为城市的积淀,融入城市的底色,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着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伴随着“阳光城阳2.0”建设的落地深化,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更高标准、更大成效时代要求的赋予,城阳区城市文明涵养工程也迈入了新的征程。

志愿服务,让文明之光更加闪耀。

2020年12月,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增强志愿者的积极性和荣誉感,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城阳区评选出2020年度阳光志愿者15名、阳光志愿服务组织10个、阳光志愿服务项目10个和阳光志愿服务社区10个。“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近年来,在城阳区,“志愿服务”四个字日益深入人心、耳熟能详。无论是扶危济困,还是文艺惠民,无论是生态环保,还是邻里守望,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就一定有志愿者的身影。众“志”成城倾爱心,甘“愿”无私绘华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无边风景之中,闪烁着无数普通志愿者的服务之光。

“植”上下功夫,厚植志愿服务土壤

城阳区把志愿服务作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自被确定为全省、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以来,以“‘帮’字入手,温暖实践”为特色,通过“植、联、帮、励”四结合,厚植志愿服务土壤,凝聚志愿服务合力,做实“七帮”志愿服务项目,增强志愿服务吸引力,打造了“全民志愿·阳光城阳”志愿服务品牌。

围绕“帮困”项目,组织全区1437名志愿者长期结对帮扶1437户贫困家庭——图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成立暨帮扶志愿活动。

“阳光城阳”建设,彰显温暖特质。2017年开始,城阳区大力推进以“阳光党建、阳光政务、阳光发展、阳光治理、阳光生活”为五大工程的“阳光城阳”建设,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集聚阳光正能、彰显阳光温暖特质的阳光志愿者成为推进“阳光城阳”建设的生力军,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志愿服务团队660余个,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近400个,引进社会组织80余个,全区注册志愿者达9万余人。

文明实践试点,提供广阔舞台。围绕学习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深入移风易俗等工作重点,城阳区已打造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7个社区、71个学校、企事业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体系和阵地架构建设。针对服务于全区56万新市民的需求,推动文明实践阵地不断向园区楼宇、企业孵化中心等新领域拓展,辐射90条公交线路、17处广场和72个口袋公园,建立了新兴青年群体、蔬菜批发市场、海上文明实践站等特色实践站,打造了“15分钟志愿服务圈”,实现了“志愿服务,出门可就”。

盘活阵地资源,打造区级中心。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投资300余万,改造建设了1800平方米集“指挥、培训、展示、服务、孵化”五位一体的区级志愿服务中心。引入海尔卡奥斯平台,完善志愿服务运作机制,形成“功能健全,融合互补”的区级志愿服务基地。建成启用了城阳区志愿服务广场,打造“周六有约”志愿服务品牌,让群众在精准服务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共开展志愿服务大集活动30余场,服务群众近1万人次。

“联”上出特色,凝聚志愿服务合力

统筹力量,各展所长。壮大志愿力量,统筹党建、宣传、文化、卫生、教育、群团等各方资源,成立起以区委书记为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建立“8+8+10”支二级志愿分队、660支特色小队、9万余名志愿者。明确各部门、单位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具体职责,根据所能所长,至少建立1支志愿服务队伍,每月至少开展2次志愿服务活动,机关和社区党员干部每年累计20小时以上志愿服务时长。建立了文明单位联系社区制度,帮助社区开展好文明城市创建、精准扶贫、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面对突发疫情,城阳区河套街道文明实践志愿者协助做好核酸检测登记工作。

志愿联盟,凝聚合力。运用平台思维,组建了由20多个志愿服务团队、爱心企业以及社区组成的“阳光城阳·萤火之光”志愿联盟,聚合联盟内部志愿服务团队力量,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的带领下,围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普法宣传、助老敬老、文化建设等需求,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并确定了每个项目每月一次的志愿服务日,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重大活动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画大爱的同心圆。

围绕“帮事”项目,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在疫情期间,帮助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消毒消杀。

齐心战“疫”,一线担当。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进一步突显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释放仁爱善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讲帮评育”四结合,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组织发起了“阳光城阳,全民战‘疫’”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共有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城阳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6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39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3.4万名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作为城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者的优秀代表,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对城阳蔬菜果品批发市场、部分社区进行消毒杀菌,讲授防控知识,累计出动志愿者8万余人次,消杀各类区域284.4万平方米,19个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受益。《十岁女孩的“战役日记”:“妈妈,不管你多晚回来,我都等你”》等20余个感人事迹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相继刊发。《青岛城阳区“讲帮评育”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做法被中宣部《宣传工作》(第14期)刊发。

中国好人、青岛市城阳区生态保护文明实践站站长——徐立强入社区、入学校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文艺志愿,以文化人。积极发挥专业志愿服务优势,按照“文联团结引导、社会多元参与”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全区文艺志愿者协会,广泛动员各文艺家协会会员、参与文艺志愿服务的爱心人士、企业、社区和有关单位,通过开展“百姓健康欢乐行”书法、美术、摄影、文学创作等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动文艺志愿服务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打造“艺城阳光”文艺志愿服务品牌。

“帮”上做文章,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七帮”项目,突出重点。“‘帮’字入手,温暖实践”是城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特色。围绕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志愿服务“七帮”项目,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如围绕“帮困”项目,发动文明单位与莱西市日庄镇、马连庄镇10个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提供帮扶资金和各类生活物资,实现了真帮扶、见实效。组织1437名志愿者长期结对帮扶1437户困难家庭,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扶。围绕“帮事”项目,积极发挥社区“志愿楼长”作用,助力社会治理。棘洪滩街道组建基层“和事佬”志愿调解队伍和“张菽娟”调解室,登门讲解政策,化解矛盾,在动车小镇大面积拆迁腾地和11个社区同步拆迁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无一例上访。围绕“帮心”项目,充分发挥专业和社会志愿团队作用,从“思想、精神、情绪、心理”四大方面,开展思想铸魂、情感交流、真情陪伴、心理健康服务等活动,构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社区关系。组织建立瑞阳心语文明实践站,面向社区居民、企业职工、中小学生等开展“阳光心灵”免费心理健康服务1000余场次。 

围绕“帮心”项目,全国首个心理健康实践站-瑞阳心语新时代文明实践,疫情之初,开展面向全国的双线服务(心理帮扶在线+心理咨询热线)。

特色宣讲,守正创新。依托各级实践阵地,按照“党员必须参加,群众自愿参加”的原则,每周一组织宣讲志愿者开展“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微宣讲”活动,实现理论学习、政策宣讲细水长流。同时,围绕理论宣讲、文化创作、法律宣传、技能培训等,打造“40分钟”微讲堂,实现领导干部进讲堂、专家学者进讲堂、道德模范进讲堂、城阳故事进讲堂。发挥文艺志愿者优势,开展“一书两传”志愿服务活动,用传统的书法形式,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书法艺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围绕“帮病”项目,城阳区疾控中心“小花”志愿服务队长年深入山区上门服务。

小处着手,为民利民。围绕“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组建100余人的城市运行志愿者队伍,在公交车站、主要交通路口等场所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全区各中小学63支少先队大队、5万余名少先队员,开展了“我的家庭公益梦想·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纽带作用,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

“励”上求创新,激发志愿服务内生动力

文明实践积分平台,接地气聚民心。为做好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两个中心”互联互通,依托爱青岛、爱城阳APP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平台,突出志愿建设、文明积分、“滴滴打车”模式、宣传展示、阳光评优五大功能。文明实践积分平台主要是对“实践阵地”和“志愿者”两大类别进行积分。志愿者通过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获评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发现提供文明和不文明照片线索等渠道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必需品、消费、服务等,也可以进行积分转赠、爱心帮扶,实现正能量的“双向循环”。

城阳区夏庄街道上山色峪社区文明实践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在疫情期间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志愿服务“滴滴打车”,形成工作闭环。探索建立全国首个志愿服务“滴滴打车”模式,个人、单位、社区可以发布线上志愿服务需求,中心系统会将需求向15公里内的注册志愿者发送,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奖单”的工作闭环,实现志愿服务供需的精准、及时、有效对接。

城阳区志愿服务广场启用仪式暨首场志愿服务大集活动在城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天地举行。

阳光评优推树典型,引领文明风尚。根据实践阵地和志愿者的文明积分,每年评选表彰星级实践站、星级志愿者、阳光志愿服务社区、阳光志愿服务组织等,不断提高志愿者的归属感、荣誉感,也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实践有“分值”更有价值。

每周一早晨在各级实践阵地开展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微宣讲活动——图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宣讲志愿者参与国旗下微宣讲活动。

志愿服务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未来,城阳区将着力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可推广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把社会的力量引导好,把党员的力量发挥好,把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志愿服务的基本职责,使志愿者年龄层次更加丰富、人员构成更加多元、服务触角更加广泛而深入,紧紧围绕群众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开展便民利民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