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食堂成本高、农村慢病老人用药贵 山东两地这样破难题

2021-01-07 10:13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65461) 扫描到手机

为逐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我省各地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用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温暖最美“夕阳红”。青岛市李沧区的养老食堂探索“中心厨房+助老餐点”服务模式,老人很方便地就吃上实惠可口饭菜;临沭县规定23种慢性病药品100%报销,没有费用的顾虑,患病贫困老人放心地“按时吃药”了。

青岛市李沧区:“中心厨房+助老餐点”降低运营成本

炸鱼、红烧鸭块、蒜苗炒鸡蛋、茭瓜……1月5日上午11时,在青岛市李沧区李村街道少山社区助老餐点,热腾腾的饭菜一出锅,在此等候的老人们就赶紧上前点起餐来。

在食堂内墙上,有一块写着“爱心午餐”的板子写明:满60岁的李沧户籍居民需要付8元钱,低保、特困家庭老人每餐只收2元钱,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能享受免费送餐上门服务。

像少山社区助老餐点这样的食堂,李沧区共有63个,遍布全区11个街道,日均就餐老人1900人左右,解决了社区众多独居、孤寡、病残等特殊群体的老人就餐问题。

不过,在建设助老食堂过程中,不少社区遇到了场地和运营成本的问题,由于饭菜价格低,一些社区助老大食堂难抵运营成本。运营一个助老大食堂,至少需要4个工作人员,人工成本每月就需要近万元,因此单纯靠饭菜根本无法维持食堂运营。李沧区民政局养老办负责人宋伟说,一些社区成立由社区党员为代表的志愿者队伍,在大食堂提供义务帮厨,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但要实现持续性的良好运行,需要建立持续的机制,缩减成本。为此,李沧区采取“中心厨房+助老餐点”模式,对社区助老食堂实施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运营。日前,李沧区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为老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全区63处助老餐点中探索实施“中心厨房+助老餐点”服务模式,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大酒店集中配餐的形式,来降低运营成本。

如今,有了中心厨房,不用每个餐点都配备厨师了,而是由5个中心厨房对所有的助老餐点进行辐射,开启配送餐服务。

目前,李沧区的助老大食堂主要采取非营利性、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政府对助老大食堂的房屋租赁以及人工、水、电、燃气,给予相应补助,困难老年人的用餐、送餐也据实补助。

临沭县: 23种慢性病药品100%报销

“刘大娘,这是给您拿过来的冠心病药,要记得按时吃啊!”近日,在临沭县石门镇大官庄村刘学兰老人的家中,来自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正在为她进行健康查体,并给她送来了治疗冠心病的免费药物。

76岁的刘学兰患有冠心病、小脑萎缩多年,老伴长期患有脑梗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女儿又是一名重症精神病患者,一家三口每月近千元的医药费对于这个劳动收入几乎为零的家庭来说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早先几年,“按时吃药”这件小事,对刘大娘来说曾经是一个奢侈的愿望。随着临沭县织牢慢病医疗保障网,刘大娘一家“舍不得吃药”的情况得到了解决。根据实际情况,刘学兰一家在医疗保障方面享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全补助、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医疗救助、23种慢性病特定用药在镇街卫生院100%全部报销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救治、免费复查复诊和健康监测等医保服务。

“我们按照有求必办、应办尽办、降低标准的原则,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享受到慢性病管理待遇。”临沭县医保局局长朱孟范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