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麟昆为演员子女创办小学 戏剧演员互帮互助

2021-01-11 21:4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070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京剧、评剧同台演出“两下锅”,是周麟昆默许的演出形式。这类演出一种是轮流唱大轴,如大轴是新凤霞评剧《花为媒》,压轴是周麟昆的《董小宛》,第二天倒过来。第二种方式是同唱一出戏,各唱各的,如与许翰英同演《杜十娘》十场戏,京、评剧轮流上,一场京剧,一场评剧。第三种方式是同在一台,如《狸猫换太子》,同一场戏周麟昆唱京剧,新凤霞唱评剧。这在青岛是件稀罕事。

然而,由于新凤霞不愿意穿着裙子跳走光的“朝天蹬”,惹恼了当时的一些人,被赶出了戏班,“没有挣钱的路了,去海边卖啤酒、卖戏衣,很多同情我的戏院职工送白薯、黑面帮助我”。尽管如此,新凤霞一直感激周麟昆。1949年周麟昆到中国台湾演出滞留在当地,没能再回来,新凤霞后来还怀念他:“听说周麟昆大哥在台湾,他的孩子都唱戏,我至今不忘他们一家人的好,在我年幼最困难的时候给我的关心照顾,还记住‘艺不分家’这句话。”

在中国台湾,周麟昆组织了麒麟剧团,演员有姜竹华、周慧如、杨丹丽、孙丽虹等,演出于台北“麒麟厅”。周麟昆在台湾省病逝时,新凤霞在《人民日报》曾专门撰文怀念她与周麟昆在青岛光陆戏院合作演出的往事,此是后话。

1946年,周麟昆在青岛创办了麟祥社,教师有陈富瑞、周金铭、王多寿等。排练演出的有《法门寺》《群英会》《嘉兴府》等文武戏近百出。1949年,胶东军区政治部委托刘志强接管麟祥社,1950年调莱阳与胶东军区政治部京剧队合并为前线京剧团。当时的学员有宋玉庆、陈玉申、邢玉民、宋玉蕴、牟玉方、王玉坤等。

梨园公会还创办了专门为演员子女解决上学问题的梨园小学,一所私立小学,当时公会有会员328人。“演艺界跑码头,飘忽不定,特别是夫妻都是演员者孩子没法照顾。在周麟昆的努力下成立了梨园小学。生源主要为演职员的子女,免收学费;也有少量业外人士的孩子。经费来源是多方面筹集:一是名角捐款;二是富商权贵(一般是戏迷)的赞助;三是名角义演,收入全部捐给梨园小学。也有票友社义演捐款者。所以,条件简陋,办学艰难”。1949年青岛解放时,梨园小学有教职工9人,学生6个班,292人。由于梨园公会自行消亡,政府就把梨园小学划归广州路小学当做分校。1952年,撤销梨园小学,合并到广州路小学。其房屋一部分作为教师宿舍,一部分划拨给青岛食品厂。自此,梨园小学就是一个符号而载教育史册。小学存在的时间不长,但足以说明当时演员之间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