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2021|市南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掀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通讯员 滕媛 王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此时的我们比以往更期待着重新出发,市南区作为青岛的核心城区和发展的重要一极,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蓄势待发,“再次创业、重铸辉煌”是市南区直面新时代发出的急切呼声。
2020年12月28日,市南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市南区委关于制定市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市南区委书记赵燕以“再次创业、重铸辉煌,掀起市南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题做了讲话,对“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市南区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未来市南发展的总路径,擘画出市南新蓝图。
市南区作为青岛的核心城区和发展的重要一极,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蓄势待发
新目标: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抓住时代脉搏,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突出重围,成为各个区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变革、创新成为了发展的关键词。
此时,市南区面向“十四五”,正式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的奋斗目标。区委书记赵燕指出“这个奋斗目标确定,既是基于市南所处历史方位和现实基础的考虑,更体现了面向未来的‘四个必然要求’:一是体现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锚定更高发展目标,塑造核心城区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二是体现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的必然要求;三是体现了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完善都市客厅功能,打造更高水平开放新窗口的必然要求;四是体现了奋力开启新征程,提振干部精气神,展现干事创业新风貌的必然要求。”
新战术:
全力打造“四个功能区”
新的目标,需要新的战术路径做支撑。会上,赵燕从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等四个维度出发,对市南区的“战术路径”进行阐释,提出将深度对标国内外大都市的核心城区,结合市南实际,全力打造“四个功能区”,不断提高核心区的首位度,充分展现国际气派、现代气息、市南气质。
首先要打造转型发展先行区,坚持“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精心构建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牵引,现代金融、商贸商务、航运贸易、文化旅游等产业为重点的“2+4”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为市南的发展再添新动力。
着力打造时尚特质引领区,让文化之魂融入城市、赋能发展,让时尚要素嫁接产业、点亮生活,要擦亮市南时尚IP品牌,再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加快繁荣时尚经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市南、留在市南、创业市南,让市南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不夜城、浪漫城、时尚城。
着力打造现代治理标杆区,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老旧小区管理等突出问题,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要把拓展城市空间同实现现代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要坚持全域党建引领,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区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着力打造美好生活典范区,加快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产城人的高度融合。要更加重视人的感受、人的发展,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强58万人民对市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新动作:
“七大提升工程”全面起势
2021年,市南准备怎么干?以“再次创业、重铸辉煌”为努力方向,市南区将大力实施“七大提升工程”,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奋力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
大力实施产业能级提升工程。突出总部经济引领作用,依托海天中心等高端优质商务载体,更大力度引进和集聚跨国公司总部、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央企以及上市公司区域总部,力争引进区域性总部(机构)10家以上,打造跨国公司总部基地。强化数字经济赋能,重点引进一批外资金融机构、持牌金融机构,全年新增金融机构、企业60家以上;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全力争取数字货币运用试点,发展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加强金融科技研发与应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高水平运营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梯次培育驻区企业上市,新增上市企业不低于2家。持续壮大航运服务产业,发挥海洋资源禀赋、贸易企业聚集、金融产业发达的基础优势,充分利用RCEP等自贸协定,加快发展新型贸易业态,推进存量航运贸易企业做大做强。做精高端商贸服务业,助力批零住餐等行业加快发展,打造高端、特色餐饮品牌;促进专业服务与企业资源对接,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打造服务半岛乃至北方的“专业服务中心”……
大力实施双循环提升工程。千方百计促消费,整合提升浮山湾国际时尚高端商圈,促进中山路商圈加快复苏,加快推动老字号品牌振兴,更多聚集“时尚首店”、引进全球知名品牌,打造时尚消费新地标。全力以赴增投资,谋划实施一批支撑强、潜力大的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强功能、优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抢先布局一批赋能产业升级的新基建项目,力争过亿元项目新开工10个。坚持不懈扩开放,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平台资源,在黄河流域九省区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找准位置,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积极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提升工程。紧盯产业链条精准招引项目,严格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盯紧主导产业,梳理出还缺什么、目标企业和项目在哪里,列出清单,按图索骥开展“补链、延链、强链”精准招商。紧盯发展需求聚集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各类人才2.4万人以上。紧盯企业诉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生态思维,突出“三化三型”导向,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努力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市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实施文化软实力提升工程,传承历史文脉,突出时尚特质,构建资源聚集、事业繁荣、产业发达、时尚引领的文化体系,为城区建设提供文化先导、文明支撑,全面彰显时尚城区文化魅力。
大力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充分用好市南区山海城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元素,用品质城市理念引领规划设计。整治提升绍兴路、云霄路等10条市政道路,高标准建设一批口袋公园、主题公园,建成10公里城市绿道,综合整治老旧小区53万平方米。
大力实施治理效能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精细化治理水平,把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转变为城市治理的着力点、用力点和闪光点。确保智慧安防社(小)区建成率达到60%以上。
大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千方百计“稳就业”,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多方挖掘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扶持服务,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重点做好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坚持不懈“优教育”,更大力度“保基本”,多措并举“促健康”。
时间永远向前,正如浮山湾畔,大潮奔涌不息。当前,市南区正拉弓蓄势,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