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2021|百年街里讲故事 西部老城谋复兴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
万千繁华,汇聚一城。这繁华,有老城区原汁原味的历史印记,有新产业蓬勃跃动的活力气象,也有多彩包容的人文魅力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尚现代。过去两年,青岛西部老城区的保护更新动作频频,备受瞩目。接下来的一年,青岛将善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加快集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让百年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山海城共融的美丽青岛。
新的一年,百年中山路将迎来新生
盼老城能像电影一样崛起
从1974年开始,市民王义军就住在中山路附近,工作则在当时青岛最大的电影院——红星电影院,也是在中山路。回忆起当时,70岁的王义军依然记忆深刻,“那时候去看电影的人特别多,票都很难买得上。”作为一名电影放映员,在红星电影院放电影可以说是他最辉煌的经历。那时候,不光是看电影的人多,中山路到处都是一片繁忙景象,好吃的、好玩的……那时的王义军以为,这样的繁华景象会一直继续下去,然而,不论是胶片电影的辉煌,还是中山路的热闹,都慢慢沉寂了。这让王义军的心里很不好受。
不过,作为一名老电影人,王义军的电影情结不断,时刻关注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而作为一位老“中山路”人,他更是时刻关注着中山路发展、改造。“现在中山路可以直通栈桥了。”这是让王义军感受最深刻的变化,“别看中山路离着栈桥那么近,以前路面上有栏杆拦着,必须走地下通道才能到栈桥,弯弯绕绕的,我嫌麻烦,之前都好几年没去过了。”如今,中山路和太平路交叉口、兰山路和太平路交叉口处都设置了人行横道以及信号灯,游客可以从中山路人行道上直通栈桥景区,“方便多了,我现在经常去栈桥看海鸥。”王义军告诉记者,他盼望着中山路能像电影那样重新崛起,盼望着能尽快看到一个更加繁盛的老城区。
王义军的期盼,也是无数青岛人内心的期许,他心中所盼中山路的崛起,更是无数青岛人期盼的西部老城区的复兴。
老与新的“碰撞”令人愉悦
西部老城区的振兴成为青岛城市均衡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成为市区两级的重点工作。
2021年1月3日下午,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和代市长赵豪志来到市南区和市北区,调研历史城区保护工作。在调研过程中,王清宪和赵豪志先后走访了青岛湾广场、黄岛路街区、宁波路街区和青岛新金融产业园等项目现场。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王清宪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按照城市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四个目标一个过程完成”的思路,系统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和国际邮轮母港区建设,统筹利用好地上地下空间,创新投融资模式,努力打造有特色、有品位、有活力的历史城区。要突出抓好产业业态,明确产业定位,大力招引专业产业运营团队,加快导入优质、高端产业资源,推动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把老城区打造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创意创新创业集聚区。要统筹传统和现代,将历史城区保护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坚持修旧如初原则,在保护老城区历史风貌的同时体现城市文化底蕴。
复兴老城区,新与旧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对立,所以在推进西部老城区的保护更新进程中,发展和保护总是同时出现。
宁阳路片区改造项目是历史城区“文化符号”保护利用的典范。“项目有个亲切的名字——上街里·银鱼巷。”北京度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街里·银鱼巷项目负责人韩斌告诉记者,该项目一共有8个里院,目前正在紧张有序修缮施工中。“这些老里院,几乎都是‘百岁老人’。一个世纪的风霜雨雪,让这些老院子遍体鳞伤,急需‘对症下药’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韩斌说,老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必须心怀敬畏地进行保护性的修缮,不只是简单恢复老建筑的原有功能,而是必须使它们具备面向未来生活和工作的使用功能,“这样才能有效延续老建筑的生命,实现城市的文化传承。”为此,他们聘请了专业检测公司,对每个院子、每间房屋、每根梁柱都做了专业检测,依据鉴定结果进行了图纸设计;同时对所有历史价值保护元素进行了梳理并编制成册,在修缮过程中严格保护;对拆除过程产生的老物件、老木头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做到同材质修缮、同风格修缮。路面开挖时对原有石材先编号再开挖后存储,最后按照编号原样铺装,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原貌。“对建筑外墙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印记如标语、色彩、建筑符号等,我们能保留就保留,让建筑自己讲述‘那些过去的事情’。”韩斌表示,在做好老建筑保护修缮的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功能升级。“老里院大多没有上下水,采光不足。针对这些,我们在修缮过程中设置了独立卫生间、浴室,采用了断桥隔热铝合金的窗户,在获得大面积采光的同时,也让老建筑和新材料发生了让人愉悦的‘碰撞’。”另外,他们还对原来的屋面进行了彻底修缮,重新更换了望板、防水材料,又增加了保温、隔热材料。
建设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这两年,推进老城区改造发展的动作频频,备受瞩目。历经百年风雨的广兴里旧貌换新颜,变身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馆陶路1号横滨银行旧址、馆陶路3号三菱洋行旧址,馆陶路34号青岛第一粮库旧址相继引入春光里·青岛产投生态综合体、洪泰山海会、青岛新金融产业园等项目;济南路拓宽工程也于去年启动,预计今年3月份通车,成为承接中山路步行街区过境交通的南北向主通道;为了缓解中山路片区的停车难题,济南路、泰安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肥城路六街口交会的老花坛位置,将建设一处地下停车场,预计设置车位260个;太平路国风大酒店也已启动拆除,“一出火车站就能看见大海”的目标照进现实;还有打造全国首条直通大海的国际化商业步行街的中山路步行街……
2020年3月,被称为撬动西部复兴的支点的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建设开工,总投资数百亿元的项目同时注入西部,这样大规模的产业投资代表着西部城区结束了“修修补补”式缓慢发展的历程,与现代化接轨。以港区为龙头,市北区全域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提出“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的三新产业布局。位于太平路33号的北服青岛时尚产业园,吸引时尚企业,集聚时尚设计、培养时尚人才,成为岛城颇具国际影响力的时尚新地标。与此同时,宁阳路17号院也正在进行修缮收尾工作,预计到今年6月份,同样主打年轻牌的宁阳路片区也将揭开面纱。
伴随一个个项目的规划布局落地,新产业的注入,可以预见的是,将有越来越多年轻人会聚在此,老城的人口结构也将慢慢发生转变。
老建筑和新材料的“碰撞”令人愉悦,新产业与老城区的融合让人欣喜。这彼此间的发展相得益彰,多彩包容的人文魅力尽显。新的一年,青岛将善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加快集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让百年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成为青岛面向未来发展的新起点、新燃点、新经典。新的一年,青岛将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山海城共融的美丽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