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车到地铁——青岛交通漫谈

2021-01-16 22:4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2004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宜庆

青岛的交通史,可谓一部马路书写的编年史,随着城市的马路从历史延展而来,交通工具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换代。

青岛的城市发展进程和道路交通的开始,打上了德国人的烙印。青岛负山滨海,地势不平,德国人凿山开路,升降曲折,一依山势。如今青岛的老城区中,老街仍是充满了德国风情。“青岛建筑中极为强烈的德意志民族风格和特征”,令梁思成印象深刻,并承认这里早期建设“相当美丽”,青岛在“道路尽头和转折点上都有良好的对景”。在这样的街区,起伏变化有节奏和韵律的马路上,不论是人力车、马车还是汽车,仿佛是老明信片中的风光,和山海融为一体。

马车拉着外国女士逛街。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历史深处,就可以看到青岛市区的马路上流动的景象。德国人经营的马路客运车是交通的先驱。“他们的载客马车是欧式的,不仅外表华丽、舒适,而且车身、车棚系木料精制,两侧开有玻璃窗。”青岛人称之为“玻璃车”,这种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德国的高级官员才可以乘用。后来成为客运车,当然价格昂贵。1901年,德国总督先以两辆汽车代替欧式传统马车,使青岛成为山东最早有汽车运行的城市。1912年青岛开始有了德国人经办的汽车客运站“汉斯机器车公司”。

市区的街道和马路,是严谨规划和科学布局的产物,而市郊的公路,把青岛市区与崂山风景区联通。中国最早的公路——台柳路——建于1903年。由青岛台东镇起,经东吴家村及保儿、河西、李村、汉河等村,止于柳树台村。彼时的公路,主要供马车行路,所以叫马路。道路修建好了,沟通东西南北,马车,自行车,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行驶其上,成为定格在历史深处的一道风景。洪深在《青岛闻见录》写道20世纪最初的台柳路:“自岛至劳山(今崂山)柳树台,数十里间,皆为广途。每当星期休息,汽车往来,道旁槐树,清香扑鼻,真快游也。”然而,德占青岛时期的交通,建立在德国人对青岛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获益者是德国人。“闻德国人经营此岛,马路费颇不赀,几至不能支持。后游人日多,汽车捐款(税款)骤增,于筑路修路之外,又多赢余矣。”1907年,台柳路经过改造后,更加符合营业性车辆行驶。全长30多公里的的台柳路,是山东省最早通行公共汽车的线路。每星期内有两次车往返于青岛市及柳树台麦克伦堡疗养院,乘车者每人每次2元(墨西哥币)。

其实这条最早的公路上,不仅写满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曲折,还布满坎坷屈辱。台柳路筑成通车后,专供德国侵略者及其侨民游山玩水、休疗憩养、侵略军调动演习之用,根本不让华人行走。有时中国人推车在路上行走,看到德国人的车来了,必须立即将车推到路边沟里;而德国女人骑自行车在路上行进时,中国人也要赶快躲开。

在街头推着自行车的青岛姑娘。

自1900年后,汽车逐渐成为青岛街头的寻常风景,青岛城区出现人力车、自行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并存状态。

1934年夏天,作家苏雪林来青岛避暑,游览市区和崂山,写了游记《岛居漫兴》和《游劳二日》。在苏雪林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青岛的马车。她和丈夫“康”以及接待他们的朋友山大周教授夫妇一起,从福山路乘坐马车到太平角野餐。他们乘坐的马车很特别,配置的是一匹马和一匹骡子。周君为苏雪林介绍青岛的交通和地形:“青岛本是由一座荒山开辟出来的,全城的地势坡陡起伏,虽说处处筑有光滑坚实的柏油马路,车辆通行仍然感觉困难。因此这里马车的制度也别出心裁,一骡一马相配。骡取其耐运负重,马则取其力大能爬山坡。”苏雪林对周夫人说,这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火炭汽车,马的作用,就是升高时临时灌进去的汽油。

因为青岛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旅游业发达。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岛的洋车夫,很多都会说简单的外语。为了揽客需要,德语,英语,俄语,日语,都能来上几句。吴伯箫在《岛上的季节》文中写道:听吧,那“嗨喽”的声音,“OK”的声音,洋车夫呼“Jinriksha”的声音,满街都是。

在人力车中,作为短途运输工具的是地排车(排子车、板车)。《青岛市志·交通志》记载:“青岛建置前就有旧式地排车作为民间运输工具。青岛建置后,数量逐渐增多,主要担负室内的短途货物运输。”地排车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被机动车替代。地排车的车轱辘外面裹一层铁皮,为了避免铁皮轱辘的地排车对柏油马路造成损害,修建柏油马路时,在柏油马路两册铺装了较宽的石条路,这种路就是专供地排车运行的“车轨路”。车夫拉着地排车艰难地走在起伏的道路上,每当遇到大陡坡时,就需要人帮助拉一把。于是,催生了一种特殊的行当“拉崖儿”,多是想赚一点小钱儿的中小学生。他们遇到地排车车夫招手时,就把带钩子的绳子挂在车柄上,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累的满头大汗,拉到坡顶,赚取五分至一角钱。大连路毗邻黄岛路路段,有一个大陡坡,当年这里经常有“拉崖儿”的人们。东西快速路一期施工经过这里,将大陡坡削平了,现在已经看不到道路的起伏。但是,那些有过“拉崖儿”经历的人们,那些地排车夫,无法忘记流过的汗水。

苦力拉着板车经过小吃摊。

所有的道路都承载了城市的变迁,时代的变化,个人的记忆,而每一个时期的交通工具,更是时代的过客,留存着私人的经历。1997年,我大学毕业来到青岛。青岛的马路上,很少看到自行车和摩托车,和其他城市汹涌的自行车流相比,青岛的马路上,多了几分静。我经常乘坐从火车站开往胜利桥的5路电车,拖着长长的“大辫子”,嗡嗡地开了,到了站牌又停下。夏天,5路电车行驶在四流南路,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搭成浓密的绿荫长廊。顿时觉得凉爽了许多,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一直停留在记忆中。而5路私家小公共,常常超载运行,挤得满满的,每次遇到交警,售票员就会让大家弯腰“一蹲”,乘客们也会乖乖地配合。这种小公共,因为存在安全隐患,很快也被淘汰了。

时代在演进,城市的版图在扩张,胶州湾跨海大桥和隧道开通,青黄不接成为历史。私家车越来越多,不知何时,青岛的交通在上下班高峰,开始堵车。中秋节前,春节前,这个时节,堵车更为严重,很多道路成了停车场。

如今的青岛,即将驶入地铁时代。地铁2号线正在施工,蓝色硅谷轻轨线通过环评。“随着地铁和轻轨的建成通车,青岛主城区的交通系统将进入公交、地铁和轻轨并行的时代。 ”春暖花开,你是乘坐公交车上看大海,还是乘坐开往春天的地铁,带着耳机听一曲时光之城,在城市的地下来一次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