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风口丨出口“逆势”增长13.7% 青岛是怎么做到的?

2021-01-19 19:3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137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红梅

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过去的一年,青岛市进出口“马车”动力十足,成为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据青岛海关统计,2020年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40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2%,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9.1%,占比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继续“领跑”全省。其中,出口3876.8亿元,增长13.7%;进口2530.2亿元,增长0.7%。

青岛因海而生、依海而兴,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及新冠肺炎疫情,能继续保持住发展优势实属不易。

2020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实现逆势增长

民营企业贡献最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青岛市外贸进出口值一季度下降0.4%;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外贸进出口值在二季度止跌转增;8月份以后,月度进出口值连续5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内9月、12月两次创下历史新高。

2020年12月份,青岛市进出口713亿元,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19.6%。其中,出口454.1亿元,同比增长19.4%,环比增长20.7%;进口258.9亿元,同比增长15.8%,环比增长17.7%。月度进出口、出口、进口值均创历史新高。

2020年,青岛市一般贸易进出口4439.2亿元,增长19%,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9.3%,占比提高6.3个百分点。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121亿元,下降4.1%;保税物流进出口767.6亿元,下降19%。

从企业性质来看,2020年,青岛市民营企业进出口4222.7亿元,增长19.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5.9%,占比提高6.3个百分点。这得益于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保经营、稳发展。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70.9亿元,下降7.1%;国有企业进出口691.9亿元,下降11.8%。

从出口产品类型来看,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0年,青岛机电产品出口1813.9亿元,增长18.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6.8%。其中,家用电器、集装箱、通用机械设备和液晶电视机出口分别增长47.3%、17.5%、23.6%和45.3%。同期,青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882.2亿元,增长17.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2.8%,其中纺织服装出口增长12.2%。

由于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对疫情防控物资、居家生活和工作所需用品的需求增大,拉动了相关企业的出口增长。在国外生产商因为疫情无法保证正常供货的特殊时期,青岛市部分企业抓住了市场窗口期,率先复工复产,有效扩大了出口。

青岛海关关员监管验放跨境电商出口货物

抢抓对外开放新机遇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去年以来,青岛充分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作用,用足用好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站在了国家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青岛全方位打造中外交流合作的高地,面向日本、韩国、德国、以色列、上合组织国家等“国际客厅”建设稳步推进,让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通过“国际客厅”源源不断地通过青岛走向全国。

从贸易国别看,2020年,青岛最大贸易市场为东盟,对其进出口939.8亿元,增长27.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4.7%;第二大贸易市场为欧盟,进出口830.3亿元,增长9.7%;第三大贸易市场为美国,进出口776.6亿元,增长14.9%。此外,对日本和澳大利亚进出口分别增长3.4%和10.1%,对韩国和巴西进出口分别下降0.8%和3.4%。

港口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大量船公司撤航线、减航班,青岛港发挥优势逆势而上,开通了20条新航线,其中有14条外贸航线。

青岛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也是黄河流域多省份的“出海口”,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2020年,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817.7亿元,增长16.3%,高于全市整体增幅8.1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8.4%。

在疫情导致全球物流不畅、国际贸易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中欧班列逆势高质量、常态化稳定开行,保障了疫情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畅通和物资供应稳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开行欧亚班列401列,同比增长15.9%。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通过这一国际物流大通道实现互联互通,扩大贸易规模。

去年,我国、东盟十国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共1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也将助力青岛外贸发展再上新台阶。

外贸新业态发力

与传统贸易相比,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在内的贸易新业态具有灵活、快捷、小件化的特点,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也能带动相关物流、仓储、配送服务行业发展,是未来外贸多元化发展的重点领域。

2020年,青岛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54.2亿元,增长688%。其中,跨境直购出口12.9亿元,增长336.3%,网购保税进口18亿元,增长382.4%。

去年以来,唯品会、考拉海购、京东等大型进口平台和东北亚跨境电商中心仓、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在青岛相继建成运营

自2020年9月1日起,青岛海关启动了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新模式,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运送至境外企业或海外仓,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交易,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跨境电商通关从个人海淘、商业零售,迈入规模化“卖全球”时代。

“企业对企业模式,是跨境电商新业态中的新模式,契合当前形势下外贸企业运营实际。”青岛海关行邮监管处处长王滨表示,这一模式的推行,将为服装、家具、草柳编、假发、劳保用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提供新的便捷化通关通道,助推企业利用“互联网+”扩大出口,为稳外贸提供新平台、注入新动能。

数据表明,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模式仅运行4个月,青岛跨境B2B直接出口21.5亿元,出口海外仓7223.7万元。

2020年9月,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入选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适用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对提升青岛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激发中小微企业的外贸潜力具有积极意义。

面对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青岛海关不断培育外贸新业态,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青岛制造加快“走出去”保驾护航,更好地发挥开放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