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梳理132个重点推进项目!青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质询答辩会实录来了

2021-01-23 07:3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470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

1月22日下午,“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质询答辩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副市长耿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卞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卢阳,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录城代表攻势承办单位应询。包括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以及企业家、商协会代表在内的9位质询人轮流提问,4位应询人分别进行了回答。

已梳理132个重点推进项目

市人大代表、青岛百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红:当前我市制造业的问题主要是增量支撑不足。2021年工业领域招商引资有哪些针对性措施?

耿涛:一是按产业链招商。根据“7+N”产业体系,每条产业链确定链长、找准链主,加快强长板、补短板。如氢能源汽车产业,围绕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这些关键环节,梳理了26家重点企业,下一步重点招商。

二是资本招商。近几年创投风投汇聚青岛,形成了强大的资本力量。资本力量招商作用非常好,看项目非常准。通过基金、资本引导,去年新引进总部项目169个,较上年增长2.25倍。

三是平台招商。近几年组织工业互联网大会、传感器大会等各种论坛的目的,就是聚集产业链上所有资源,让参会参展的企业留下来。

四是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领导干部要主动带头招商,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分工,顶格推进项目落地,目前已经梳理132个“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攻势重点推进项目,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19个。

搭建线下线上展销平台

市政协常委,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琦:受全球经济下行、国际市场萎缩和疫情冲击的叠加影响,今年不少企业可能会面临着订单下滑、销路不畅问题。有何针对性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扩大销售,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扩容?

卞成:去年全市各部门联合举办援企助销、给企业找订单、网上带货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针对今年的情况,计划在以下方面发力:

搭建线下线上展销平台。线下继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品牌神州行活动,推动企业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会,同时积极策划一些有影响力的展会在青岛举办。线上建好卡奥斯平台的制造业云端平台,推广浙江商会的线上商协平台,撮合企业对接。

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企业通过技改、工业互联网赋能等练好内功。为企业积极站台当好推销员。与兄弟单位、相关部门积极推进青岛创新产品目录建设。推动本地企业进入头部企业供应链。国外市场探索上,利用好国家战略给予青岛的独特优势,认真研究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等,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强化品牌宣传。继续办好“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宣传活动,组织企业“以老带新”“以大带小”,用青岛制造的金字招牌创造更大市场。

力争年末青岛5G基站达到2万个

市政协委员、青岛连创汇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龙:2020年我市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以来,工作全面起势。2021年,面对工作进入无人区、没有可借鉴经验的新情况,如何确定青岛走的路是正确的?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持领先优势?

卢阳:我市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一直是在国家的规划布局和工信部的指导下探索前行的。去年年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我市受邀作典型发言,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对青岛工业互联网路数打法的认可。2021年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继续主攻智能制造。开放1000个工业场景,继续推进实施1000家企业工业互联网改造,滚动推进500个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场景对接为传统企业寻找最好解决方案。

做强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卡奥斯探索“1+10+10”模式,支持赛轮橡链云、柠檬豆等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超多专”平台发展格局。

加快新基建布局。力争年末青岛5G基站达到2万个,加快推进74个5G在建项目。建设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省级分中心,推广家电和机械两个二级行业解析节点,鼓励赛轮、海克斯康等建立行业节点,初步完成三年内建设五个二级节点工作目标。

开放共赢。加快与上海、深圳生态共建,深层次推进胶东五市间合作。

发挥信通院等“国家队”资源优势,高起点谋划2021年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加速集聚高端产业资源。

推动服装企业向设计化、品牌化演进

市政协委员、思迈(青岛)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过去一年,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叠加影响,纺织服装产业成为我市受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2021年疫情影响仍将持续、中美贸易前景仍不明朗,如何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扭转下滑势头,实现转型升级、振兴发展?

卞成:去年青岛出台了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主要企业负责人到上海、宁波考察,大家经过讨论形成三点共识。

营造良好服务生态。用好政策;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聚合资源;集群化发展,在纺织服装的款式、面料以及营销方面利用即发等大企业优势,每个企业在产业链中找好自己的特长,做好擅长的事。

立足优势,借力发展。推进本土设计高端化、本土品牌国际化,推动服装企业向设计化、品牌化演进。

创新经营发展模式。设计端,支持东方时尚中心、北服产业园、纺织谷等发展;生产端,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柔性定制;营销端,探索建立面料博物馆、网红基地。

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市政协委员、青岛三迪时空集团董事长李培学:青岛已吸引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华为等大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落户。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方面,我市如何发挥这些头部企业作用?下一步在引进人工智能企业方面还有哪些举措?

卢阳:为推动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赋能制造业,我们从创新打法、供需对接、应用示范、公共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建立了“三中心一平台”模式,推动了人工智能全景化应用。

下一步要继续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加强统筹规划,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科大讯飞未来港、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岛国际创新园等,培育一批专业化、高端化人工智能企业,建立相对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和集聚区。

编制人工智能产业招商项目库,靶向选取招商对象,和区市一道招引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

依托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等平台支持企业在应用场景、成果转化、人才集聚、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示范引领,通过对传统企业的赋能,吸引更多企业落地青岛。

确定了“四位一体”工作思路

市政协委员、青岛蓝色生物科技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臻汉:疫情冲击下,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从我市情况看,生物医药产业相对缺乏龙头企业、核心集聚区,产业生态不完善,导致规模上不去。青岛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新打法是什么?

卞成: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确定了“四位一体”工作思路。

抓谋划。大项目落不下,还是产业生态不够好。我们建立了生物医药产业专班,市领导亲自挂帅,统筹解决发展当中的问题,另外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同时大力推进以商招商,目前取得了一些效果。

抓协同。针对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问题,引进了若干企业,并积极与医疗机构等对接合作,联合创新。同时推动生物医药与医养健康结合发展。

抓特色。一方面利用海洋产业和电子装备产业优势,主攻海洋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另一方面紧盯疫苗、细胞治疗等生物医药,提前做好招商布局。

抓骨干。推动正大、海尔生物医疗、杰华生物等独角兽和行业领先企业做大做强。

为新金花培育企业提供各类奖补资金超5000万元

市民代表、创新奇智(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衍杰:青岛是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但新兴产业企业知名度还较低,品牌力还较弱。有哪些具体政策措施能让新一代“青岛金花”早日绽放?

耿涛:青岛已经出台了新一代“青岛金花”企业培育工作指南,建立了新一代“青岛金花”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公开遴选了42家重点企业,从科技、信用、人才、组织、政策等五方面为企业赋能。

从制造业领域看,全年为新金花培育企业提供各类奖补资金超过5000万元,占全市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的6.5%。同时我们拿出1亿元资金,连续三年为企业做宣传,2019年和2020年都在央视隆重推出,去年底还组织了“青岛制造星工场”,成为全市热门网红打卡地,为青岛制造业企业树立品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探索“1+10+10”新模式

协会商会代表、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李超:2020年卡奥斯取得了快速发展。下一步如何赋能中小企业发展?如何在“双循环”格局中发挥作用?

陈录城: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将持续做好两方面探索。一是抓住痛点、精准赋能、共同成长。通过体验中心、示范基地、现场培训普及工业互联网知识和价值,让企业家看到收益、增强信心、转变观念,采取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方式,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

二是开放共建、样板先行、示范引领。探索“1+10+10”新模式,“1”是基于卡奥斯互联网操作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第一个“10”是在10个垂直领域建设全国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二个“10”是建设10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工业互联网平台要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来实现稳链、补链、强链。以应急物资为例,受疫情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受到非常大影响,卡奥斯平台通过供需匹配满足了7.5万条供应链需求,同时平台也对接了海外订单,拉动国内中小企业产值增加80多亿元。

制定推广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

双星集团副总裁周志伟:2020年青岛汽车产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在2021年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青岛汽车产业发展存在哪些机遇与困难?又做了哪些布局和规划?

卢阳:2020年拉动全国汽车销售市场的是商用车,一汽解放青岛公司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2021年市场普遍预期商用车将下滑15%-20%。另外还面临疫情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不稳定性等外在因素,这些都将给我市汽车产业带来较大挑战。

目前已经初步制订了一些应对措施。保障供应链稳定,确保生产环节开工充足。持续开展援企助销,今年要制定推广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整合用好本地产业链资源,扩大本地配套。抓好项目建设,今年将有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美锦新能源汽车和北京汽车的整车制造等项目落地,同时推进存量储备项目加快落地,推动汽车产业体量持续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