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榼子赶集路

2021-01-23 17:4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834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青岛李村大集始建于1892年,已有120多年历史,每逢农历二、七,大集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进入腊月后,大集更是人气爆棚。集市一角,69岁的王丕胜坐在自己并不太大的饽饽榼子摊后,没有叫卖、没有招揽,只是静静地守望着熙攘攒动的人流。时不时有人被他摊上种类繁多的木榼子吸引,从人群中挤出来在他的摊前询问选购,王丕胜耐心地介绍和还价,看着自己亲手做的榼子被各地顾客买走,偶尔会想象着他的榼子将做出被人赞赏的漂亮馒头。

  1月22日,记者来到即墨龙山街道王丕胜的家中。不赶集的日子,王丕胜就每日在他的老屋门厅里,借着门外的光线“咚咚噌噌”,一刀一锤地刻着木头榼子,刀刀熟稔,锤锤坚定,龙凤鱼鸟、寿桃如意,各种图样跃然木上,王丕胜还根据今年的生肖多刻了一些“牛”题材的木榼子,在集上比较受欢迎。

王丕胜在大集并不起眼的角落销售自己制作的榼子。

王丕胜的手工榼子吸引了不少顾客,还有顾客在他出摊前就在等候他了。

王丕胜告诉记者,他现在住的这座房子是他老爷爷盖的,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他所在的村落祖辈上就做饽饽榼子,自己的爷爷、父亲都做过,而自己以此为生也已经40多年了。他的榼子按照传统,全部采用纯梨木制作,年轻的时候,他一天能做15-20个,现在年龄大了,一天一般只做10个左右。

不赶集的日子,王丕胜每日在家屋门前借着亮光制作榼子。

为了节省体力提高效率,手工刻木前,王丕胜会用手电钻将木榼子按照图案大体形状挖坑,然后再手工修整和雕刻。

由于成本大、手艺要求高、耗时多等原因,市场上卖像王丕胜这种纯手工榼子的已经非常少见。“现在平日里每赶一个集只能卖几百元钱,腊月里的一个集好的时候能卖1000元,刨除成本其实赚不了多少钱。早些年好的时候一集能卖2000元左右,近些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机器生产的榼子,多用榉木产量又大,卖得便宜,对我们来说市场冲击不小,再加上疫情等其他一些原因吧,榼子没有原来好卖了。”但王丕胜自信地称,自己的饽饽榼子有多年的手上功夫和设计,肯定比机器榼子耐用好用,不少馒头店和饭店会专门来定做他的手工榼子,也有人会将他做的榼子作为工艺品或收藏品买走。

王丕胜制作榼子的样式图样都是自己设计绘出的。

新木在雕花前用柴火水蒸2小时,能让制作出的榼子更加耐用,不易开裂变形。

虽然生意没有原来红火,但王丕胜仍然坚守着这份手艺和生活。每逢农历二、七,早上5点钟天还未亮就出发,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踩着自行车骑十几里路赶往惜福镇,再在惜福镇转乘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赶往李村大集所在地摆摊,下午3点多,再用2个小时的时间赶回家中,每集往复,风冷无惧。

老人在家自备了线锯,以便将厚实的板材切割成榼子的形状。

雕花前,王丕胜伸手拿起了他的老花镜,工具箱中使用多年的刻木工具已变得锃亮。

王丕胜刻起榼子刀刀熟稔,不一会儿,一个繁体的寿字跃然木上。

记者采访当日,69岁的王丕胜为榼子做刻花的时候,顺手从工具箱中将一副有点歪腿的老花镜戴上。他告诉记者,自己5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戴花镜了,只要身体允许就会将手工榼子做下去。对于自己的这门老手艺,王丕胜还是希望有晚辈能继承下去,但有些无奈的是,现实让家中年轻人很难从事他的这份事业。

王丕胜的木锤也是自己从村外树上取材自制,握手天然的角度、重量都令他十分顺手。

去年春天,王丕胜又从东北一口气买了7吨梨木囤在家中,“我们这行,不能等料没了才想起来买,影响生产。我早买下放在那里陈化一下,木料也会更好用,这些木料应该够我用好几年了。”他说,近些日子希望疫情状况好转,这样自己的生意也会好一些。

王丕胜在自己的老院中囤了几吨的梨木,用于制作榼子。

王丕胜制作好的各种图案的榼子。

知识点→榼子:胶东半岛地区传统家庭制作馒头的必备工具,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用这种木头制做的模具做“榼花”馒头吃。也叫“饽饽榼子”,学名“食印”,即“面食印模”。

王丕胜门前凿木,老伴儿往来家务,这是他生活的常态。

采访结束,王丕胜站在他住的百年老屋前与记者挥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