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总兵衙门(老衙门)简史

2021-01-30 22:5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6735)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宜庆

1891年6月14日,光绪皇帝批准在胶州湾驻防。这是青岛建置之始。

1892年春,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奉命主持胶州湾防务,率两营军队移防胶州湾。并于天后宫西侧建胶澳镇守衙门。后俗称“老衙门”。

1897年11月14日,德军借口“巨野教案”,在青岛前海突然登陆,章高元几经交涉,被逼退兵。象征着青岛主权的总兵衙门失守。章高元的总兵衙门被改为德国胶州占领军临时司令部。

1898年3月6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在这间原总兵衙门的大门前,德军曾发布告示说:“现德中两皇帝间,已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妥租借占领地内的一部分--租借地的界线由两国官吏会同划定之。租借地内的居民,若有不服从德意志官宪命令者必依法给以惩处,不予宽容。租借地内人民必须认清并服从之。” 德国将青岛规划为军事和商业港口,清总兵衙门一度成为首任总督鲁绅达尔海军上校以及耶施克的办公府邸。

1906年,德国总督楼落成,总兵衙门仍然是中国官员的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

1914年11月,日德战争,德国战败,总兵衙门一度成为日本占领者的临时海军兵营。

1930年代,总兵衙门又成为了居民的住宅。

1940年前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李仲刚(后来成为汪伪政府警备司令)在总兵衙门里创办了一所私立中学东文书院。学校专收中国学生,课程和一般中学不同,有国文、日语、史地、尺牍、修身等。1945年日本投降后,学校解散。

1949年,青岛解放后,总兵衙门成为了青岛二中的分校校舍。

1959年5月,总兵衙门建筑在建青岛人民会堂时拆除。

1960年5月,青岛市人民会堂在总兵衙门旧址落成,一直至今成为青岛人民参政议政、接待贵宾、文艺演出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