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省政协委员葛尧伦:吸引青年人才向生产一线进军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李晓哲
大学生宁可去办公室拿较低的薪水,也不愿意去工厂一线拿高薪;“脏活累活”的印象在年轻人心中根深蒂固……如何改变人才对制造业的固有看法,如何破解制造业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省政协委员、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尧伦认为,在加强舆论引导的同时,更要加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加快校企共建,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葛尧伦
制造业就是“脏活累活”?
功以才成,业由才兴。“抢占未来制造业高地,关键在人才。”葛尧伦说,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东省历来都高度重视人才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成效显著。相关人才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开始,山东人才流动整体上呈现出流入状态。但是,人才短缺问题依然突出。
葛尧伦留意到,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制造业人才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新进排行的25个职业中,有15个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60%;在短缺程度加大的34个职业中,有16个职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47.1%。“我省更为突出,作为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在全省行业人才需求排位中连年位居第一。”葛尧伦说。
是什么原因导致制造业人才短缺?葛尧伦认为,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从企业自身找原因的话,就是行业自身对人才吸引力不强。”葛尧伦说,在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大、贡献大,但仍然存在附加值低、效益低的局面。加上传统制造业占比大,现代化新型制造业发展不充分,综合造成了制造业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晋升发展通道不畅,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的局面。
他在工作、调研中发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大学生对制造业企业望而生畏。“为什么?因为制造业总能与蓝领联系起来,‘脏活累活’的印象在大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很多大学生宁可去办公室拿较低的薪水,也不愿意去工厂一线拿高薪。”葛尧伦说。
创造一切条件引才留人
“企业要高质量发展,要与高科技紧密结合,就需要大批年轻的有知识、懂技术的科技人才。”作为一名企业家,葛尧伦深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介绍,海利尔作为山东省首家A股主板上市的农药企业,一直奉行“人才是根”的生存理念。因此,他结合调研与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社会层面,要从教育、舆论宣传等方方面面,提高认识,弱化职业和行业等级,提升制造业在各行业中的地位和待遇,吸引人才。”葛尧伦建议,大力宣扬新时期国家担当精神、工匠和劳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得更多大学毕业生能够转变就业观念,俯下身去、沉下心来,敢于向企业生产一线进军,开拓一番新天地。
同时,企业也需要加速向智能化转型。葛尧伦说,在劳动力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引导并扶持制造业企业加快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改善经营环境,降低劳动程度,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效吸引人才。“引来人才后,企业必须要惜才、爱才,创造一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条件和空间。”葛尧伦说。
针对制造业企业出现的人才缺口大的问题,葛尧伦建议加固平台搭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建立多层次、多功能、覆盖全社会的人才市场体系,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消除域外人才在职工体制和政策上的障碍,杜绝身份歧视。加强与省内外其他地区的沟通联系,共同推进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求职招聘大数据系统,帮助企业提高招聘效率。建立人才资源整合、利用的长效机制,探索企业之间的“共享用工”“共享人才”模式,保障企业的用工和求才需求。
加大民企制造业人才扶持
葛尧伦还提到,要加快校企共建,继续大力发展面向产业、面向企业、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他建议,由政府牵头推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专业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实行定向培养或者委培模式,政府和企业可以分担部分培训经费,受教受培受益人员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一定年限。还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办法,安排制造业企业一定名额的人员到专门学校或机构培训,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葛尧伦认为,民营制造业企业是整个行业最缺人才也是最难招到人才的企业,因此建议在制定新的人才扶持政策时,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制造业企业人才扶持力度,对各个层次的优秀人才,不分民企国企,都要把发展机会和相关待遇落到地、给到位,最大限度减少人才流失,让人才兴鲁、人才强鲁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