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首赴岛城:生物研究“如鱼得水”

2021-02-19 22:5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238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在童第周的照片中,有一张合影,摄于1936年,照片上,童第周和叶毓芬夫妇在青岛山东大学的校内与同事站成一排。仔细观察,照片应该摄于冬天,童第周身穿条纹呢子大衣,叶毓芬身穿皮毛大衣,通过阔气的穿戴不难看出,两人的经济条件不错。杨洪勋说,童第周第一次来青岛时,工资待遇不错,“上世纪30年代是教授们的黄金时期”。

1936年叶毓芬(右三)与童第周(右二)及山东大学同事合影。

离宁波城不远的鄞县东乡,有一个山村叫童家岙,是一个重峦叠嶂,绿水环绕的鱼米之乡。1902年,童第周出生在了一个秀才家庭,家里八个孩子,童第周排行老七。他曾经说,“我从小就喜欢想象:神经、眼睛和大脑究竟有什么联系?眼睛为什么长在头上?手臂为什么长在两边?”一颗好奇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发芽生根,父亲则不厌其烦地为他讲解。父亲曾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了他,“从此这四个字就刻在了童第周的心里,成为他终生的座右铭”(《碧海丹心》之海洋生物学家童第周)。

然而,父亲的去世让童家失去了顶梁柱,重担全压在了童第周大哥和二哥身上,一度辍学的童第周重拾学业,并成功考取当时宁波出名的私立中学。作为插班生,童第周以倒数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经过刻苦努力,成绩大幅提高,高三时甚至考取全班第一。1924年,童第周考取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后受蔡翘教授影响,被生物胚胎学吸引。毕业后曾到中央大学当助教,后在蔡教授的支持下,离开怀孕的妻子叶毓芬,远赴比利时留学。在比利时,童第周用一双巧手成功把他人一直没有做成的青蛙卵的外膜剥掉,震惊了学校的达克教授,也震惊了欧洲,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小个子童第周,有一双了不起的手”。在比利时,童第周成功取得博士学位。

而童第周在国内真正的海洋生物研究是从青岛开启的。

1934年,童第周离开条件优越的欧洲,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在蔡教授的建议和当时的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的邀请下,和妻子一起来到青岛山大任教。这是童第周第一次来青岛。“他被山大聘为理学院生物系教授,文昌鱼的研究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杨洪勋说。1935年,童第周在青岛太平角和沙子口发现了文昌鱼,它是介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门类,是动物进化史上的活化石。1936年,他成功培养出双头青蛙蝌蚪,成果发表后引起轰动。同时,童第周还继续在比利时开始的海鞘早期发育研究。这一切奠定了我国胚胎学的研究地位。青岛的山海,也“留下了童第周带着助手和学生进行观察与采集实验标本的踪迹”。

经济有保证,研究顺利进行,两个儿子陆续降生,这段时期可谓童第周的黄金时代。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遭到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山东大学被迫南迁,童第周坚持跟着学校走,从安庆到武汉,从武汉到沙市,从沙市到四川万县,经过几次辗转转移,1938年3月,山东大学最终还是停办,童第周不得不告别山大,先后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