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重返“故乡” 一往情深

2021-02-27 22:1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602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毕业后的臧克家已经成名,所以很快找到了工作,到“临清中学”当教师,他成了闻一多,鼓励学生“黄金/只能买一朵笑的昙花/而一个诗句/却能响彻千万人心”。此后两年,臧克家每年暑假都会回到青岛。1935年夏,他还与老舍、王统照、洪深、吴伯箫等人开办了刊物《避暑录话》,“刊头的四个大字,是我的手笔”。这一年,他真正地认识了老舍,也成了黄县路12号的常客。

1958年8月,臧克家(后排左二)与继母等在青岛。

即使在临清,臧克家也仍为青岛的报纸写诗,如《青岛时报》上发表了他的诗作《拾花女》。而且“青岛也常入他梦怀”(《作家与青岛》鲁海著),“她对我一往情深,我对她也一往情深”。他时常怀念青岛的山水,怀念青岛的友人,“父亲把青岛视为第二故乡”,臧克家儿媳乔植英告诉记者。

臧克家与青岛的缘分还传承到了下一代,儿子臧乐源和臧乐安1947年曾经在青岛上中学,臧乐源还曾在山东大学任教,并认识发妻乔植英,在“鸳鸯村”许下海誓山盟。1956年,臧克家重游旧地,写下了《青岛解放我重来》,此时的臧克家心旷神怡,因为“青岛变了”,“我也变了”。

在这之后,他先后四次重游青岛。1984年,带着吴伯箫的生前嘱托,臧克家再访闻一多故居,在青岛雕塑家徐立忠创作的闻一多雕像上,写下碑文。

30年后,“体弱多病,曾经‘摸过阎王爷的鼻子’”的臧克家以99岁高龄去世,他一生只爱“小四样”(葱、蒜、花生米、咸菜),用粗茶淡饭度过了不凡的一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写的是鲁迅,又何尝不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