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6500家!青岛市“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重点目标和举措出炉

2021-03-03 06:21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77043)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3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十四五”时期青岛增强科技创新的重点目标和举措。

站在历史新起点,青岛科技工作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刻把握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叠加历史机遇和内涵特征,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增强城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营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国家创新型标杆城市

经过5年奋斗,未来要把青岛建设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一带一路”沿线创新创业优选地,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国家创新型标杆城市。

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到2025年,推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尽快入列,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打造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现代海洋、新材料等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辐射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500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家,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0%以上。

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创新创业优选地。到2025年,年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数量超过8000人次,PCT专利年申请量超过1500件,打造一批国内一流标杆孵化器。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加快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等核心装备产业化,开展高速磁浮、智能化轨道交通系统等前沿引领技术研发……“十四五”期间,青岛将打造六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动能。

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到2025年,争取建成若干千亿级规模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形成工业互联网产业新生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到2025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创新高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汽车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新高地。

另外,三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分别为现代海洋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解读 让企业扮演科研项目“出题人” 到2025年上市“高企”达50家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近年来,青岛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现实问题仍然存在,市场价值较高、技术较成熟的科技成果缺乏,科技成果与青岛本地产业的适配度有待提升,科研工作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的积极性有待加强等。所以,近年来,青岛引进了大批国字号科研平台、高校院所、研究院,这些科研机构成为推动青岛相关产业发展重要支撑,但如何促进这些科教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如何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十四五”期间摆在青岛科技主管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总体来看,近几年,科研机构创新资源取得长足进步,也对青岛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客观来讲,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掘。市科技局副局长吴绪永在发布会答记者问环节表示,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精准投放创新政策,做足增量,做优存量,用好驻青科研机构,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聚焦需求搞研发。科研成果只有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将注重发挥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经费分配机制,让企业扮演科研项目“出题人”,由企业出题目、院所做答案。

近年来,青岛大力培养高企,2019年,青岛启动了高企上市培育行动,通过建立高企上市培育库、成立高企上市服务联盟、在拟上市高企中优先布局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揽子”措施,帮助高企增强资本意识,提高运用资本的能力。

随着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的全面起势,市科技局启动了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行动,努力打造“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的高企上市培育机制,形成良好有序的企业发展梯队。

自2019年实行高企上市培育行动以来,已有10家高新技术企业登陆A股市场,占同期上市企业的80%以上。今年以来,已有3家高企征和股份(中小板)、冠中生态(创业板)、海泰新光(科创板)登陆A股市场,3月2日,德固特将登陆创业板,全市上市高企总数达到31家。除此之外还有2家高企的首发上市申请已过会,另有27家高企已进入受理、问询及上市辅导阶段。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深化市场化的服务机制,促进人才、平台、项目、基金等各类创新要素流向高企,重点支持各领域头部企业、上市培育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营造更加优渥的创新创业生态。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500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家,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0%以上。

大力培育和引进头部创新型企业。建立以技术发展、市场应用、资本投入、团队结构、经营能力等多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体系,综合大数据分析结果和实地调研,积极发现、培育和引进头部创新型企业,以培育上市重点支持的产业板块为抓手,聚焦“四新经济”,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