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投票啦!

2021-03-03 14:2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244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3月3日,记者从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开展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宣传推选出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事迹在中国文明网集中展示,接受网友投票。请您为心中的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点赞。

3月1日至7日,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投票:关注“中国文明网”公众号,回复“四个100”参与投票;关注“文明实践行动”公众号,通过菜单栏点击“四个100”参与投票。

青岛候选名单如下:

最美志愿者

康龙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宣讲志愿服务队

山东省胶州市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队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山东省平度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庄户学院”志愿服务项目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抗疫同心 青春同行”志愿服务项目

“一路髓缘”捐献造血干细胞主题宣传项目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

康龙

山东省青岛市温心计划公益创新平台负责人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6年12月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所在志愿服务组织:青岛市温心计划公益创新平台

主要服务项目:“春天的放牛班——重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和行为纠偏项目”、“守护鲁冰花——青岛市牵手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帮扶项目”、“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宣讲志愿服务项目”、“琴岛·家——青岛市婚姻家庭辅导志愿服务项目”等11个志愿服务项目

何时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10年

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12750小时

主要事迹:

44岁的康龙,是一名派出所民警,工作之余,哪怕是碎片式的休息时间里,他都会乐此不疲的来到自己的社区志愿服务岗,为求助青少年及其家庭开展心理普法志愿服务。

不忘初心:志愿路上笃定践行志愿精神

近年来,康龙被评为第十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全国青少年优秀人生导师,山东省2016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第五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理论与实践突出贡献个人,山东省青少年维权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公安厅“齐鲁英才库”标兵型人才(心理专业),青岛市青少年维权先进个人,市北区道德模范,荣立公安三等功4次,公务员三等功2次,平安市北建设个人三等功1次。在2020年的抗疫志愿服务一线,康龙带领的志愿团队在心理援助和社区防控等方面表现突出,荣获山东省最美抗疫志愿服务组织称号。2020年,他还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当选全国少代会成人代表,参加了全国第八届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

志愿坚守:10000多个小时服务20000余人次青少年       

作为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他利用自己的心理咨询专业,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上大胆创新,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参加志愿服务10000余小时,直接或间接服务青少年近20000余人次,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成功将3425名有品行障碍或情绪问题的青少年引回正轨。自2011年起,康龙同志研制并主讲的“心理普法系列课程”——《温心少年养成手册》已遍及青岛市150多所大中小学和200多个社区,由他为主要专家骨干的志愿服务团队实施的“春天的放牛班——重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和行为纠偏项目”先后荣获首届山东省青年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目前已成为岛城预防青少年犯罪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

勇于探索:凝聚社会力量不断壮大“温心计划”

在康龙的带动下,先后有4000余名爱心人士加入到了“温心计划”的志愿者团队中。在发挥专业志愿服务方面,康龙还邀请部分专家学者组成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撰写相关文章、书籍,更规范的开展服务。他曾参与编写了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课题项目《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服务管理模式与保障制度研究》和《山东省中小学生宪法学习读本》。由他自行研究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和行为纠偏志愿服务模式“温心咨询法”(1+2咨询模式)已被青岛市市北区广泛应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中央电视台为康龙的事迹拍摄了公益短片《慈爱》,在央视十二频道滚动播出。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宣讲志愿服务队

成立时间:2015年3月

注册志愿者人数:640

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数:94720

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时数:148

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宣讲培训志愿服务项目、“身边人讲身边事”百姓宣讲活动

主要事迹:

2015年以来,胶州市成立宣讲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实践+理论”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基层群众积极投身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工作,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胶州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整合原有宣讲志愿服务队伍,组建胶州市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宣讲志愿服务队,以群众讲给群众听的方式,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团队创新开展的“身边人讲身边事”“乡村故事会”两大活动品牌,成功完成中国版权作品登记,属国内首家。获评2018年度山东省“学雷锋4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获山东省社科普及先进单位、青岛市宣讲名牌等荣誉。

一是坚持“草根”与“专业”相结合,整合宣讲力量。宣讲志愿服务队设秘书处,专人专职负责队伍运行、项目管理、活动策划等。人员构成上不仅有专业宣讲员讲政策、讲理论,更着眼于发掘“草根”潜力,将群众身边的老党员、老教师、道德模范、致富能手充实到队伍中来,目前共有骨干640人,累计指导培训镇村宣讲志愿者3200余人。

二是坚持“小故事”与“大道理”结合,创新宣讲内容。以身边变化、典型事迹、村庄典故、红色基因、家风家训、惠农政策和美好前景为重点,讲好群众身边事、日常事,激发群众共鸣,通过“小故事”彰显“大道理”。已创作宣讲作品1800个,其中,铺集镇宣讲志愿服务分队《真心真情为百姓》获得了“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山东省百姓宣讲大赛一等奖,300多个宣讲精品汇编成《大美胶州讲起来》《胶州故事汇》等丛书。

三是坚持“借台”与“搭台”相结合,拓宽宣讲平台。采取“N+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避免单一模式,建好宣讲平台。“借”好“乡村振兴”“民主生活会”“三下乡”“直播经济”“主题党日+”等平台,主动融入,扩大宣讲覆盖面;“搭”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灵活运用“典型评选”“文化演出”“移风易俗”“邻里互助”等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进行宣讲。2020年,开展“中国梦”巡回宣讲38场,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宣讲300余场,文明实践主题活动6300余场。

四是坚持“讲台”与“舞台”相结合,盘活宣讲形式。把握群众的认知方式和接受习惯,将传统的主讲人讲述同快板、小品、茂腔小戏、胶州秧歌、胶州八角鼓等文艺演出的方式相结合,组织开展乡村故事会,用生动的宣讲方式确保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牢。5年来累计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乡村故事会1.2万余场,受众人数190余万人次,真正把党的声音讲到了群众身边,深入群众心田。

山东省胶州市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队

成立时间:2017年9月

注册志愿者人数:8423

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数:202152

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时数:24

组织负责人:王常青

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普报告、农技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科普讲解等

主要事迹:

胶州市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队前身为胶州市科技志愿服务队,自2017年9月成立以来,常态化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胶州市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整合原有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组建胶州市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队,隶属于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目前共有志愿者8423名,主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100余次,发放科普材料30万余份,科普惠及群众40万余人次。获评2019年度山东省“学雷锋4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被授予中国科协全国十佳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先进典型、山东省科协改革品牌、山东省科普示范团队等荣誉称号。

一、“网格化”搭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胶州市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队以胶州市科协为主体,整合全市科技、科普资源,在市级层面成立农技推广、科普宣讲等13个直属志愿服务队,在各镇、街道分别成立农业、工业、教育、医疗4支科普分队,发挥全市25家农技协、企业(高校)科协技术优势,成立志愿服务分队,构建起“1支总队、87支分队、865个村庄(社区)科普联络员”的网格化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为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

二、“规范化”建立志愿服务制度保障。在团队建设上,制定出台《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科普活动奖补办法》,对服务时间较长、业绩突出、社会影响较大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项目给予褒扬及补助,2年来评选最美科技志愿者40人,激励科技志愿者积极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打造“科普·胶州”志愿服务品牌,统一志愿队Logo标识,做好志愿者注册、志愿项目发布、志愿服务记录评价、建立科技志愿服务人才库等工作,以规范化、制度化保障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

三、“立体化”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各项基层活动载体,多层次、立体化创新活动形式。聚焦活动阵地,常态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企业”“科普进校园”等“科普惠万家”志愿服务活动;聚焦重要节点,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地震日”、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聚焦活动渠道,利用线上平台开展32次线上农民专项培训、56次疫情防控培训;聚焦重点工作,将志愿服务活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辣椒协会分队的援疆项目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在《焦点访谈》中予以宣传推广。

山东省平度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庄户学院”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项目的时间:2016年3月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1500人

项目负责人:王桂欣

项目概述及亮点成效:

2016年3月,平度市仁兆镇启动“庄户学院”志愿服务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以来,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挖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骨干志愿者,将蔬菜种植专业镇仁兆镇兴起的庄户学院打造成传播农业科技、弘扬时代新风的大众平台,塑造有知识、有技能、有品德、有修养的新时代农民,实现“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双丰收,该项目已在全市推广,入选2020年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手册》,获评2019年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庄户学院2019年被评为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王桂欣被评为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其家庭被评为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

围绕核心,寓教于乐。围绕“讲、评、帮、乐、庆、育”六大志愿服务形式,以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为中心,组建多种骨干志愿者队伍,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改变以往单纯把专家“请进来”站在台上讲理论的教学模式,聘请专家教授定期到田间地头讲解指导;把种植大户、蔬菜购销能手、蔬菜加工企业等有操作经验的人组织起来当“师傅”,分门别类建立师资库,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在培训中,穿插讲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志愿奉献等方面的“金句妙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先进种植技术、优秀家风家训等融入其中,使理论宣传、科学技术、思想教育带着泥腥儿、沾着露珠儿,更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

党建统筹,长效发展。“庄户学院”是一把手工程,由市镇村党组织一把手担任院长,负责带动并统筹“庄户学院”文明实践工作。村党支部书记担任院长,合作社骨干党员为副院长,做到基层党建与学院工作同步谋划推进;党建引领的“兴农传帮带”引领群众一起学习种植、接受教育、服务他人,这种志愿服务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和长效吸引力。

结合需求,点题培训。抓住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关键时机,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蔬菜种植户及贫困户意见,把农民最急需的技术知识编成文明实践“菜单”,进行精准有效的技术指导来提高产量。专家讲理论知识、技术人员讲政策技术、土专家师傅讲实际操作、道德模范讲文明新风,既有科技理论支撑,让群众了解“三农”方面的国家政策和市场形势,更有精神文明教育,让群众鼓足干劲全面奔小康,共组织培训千余场次。

截至目前,“庄户学院”志愿者达1500人,实际培训效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累计培训农民11.5万人次,平均年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4400余本,帮助全市50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农村精神风貌显著提升,进一步形成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抗疫同心 青春同行”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项目的时间:2013年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900人

项目负责人:公吉朋

项目概述及亮点成效:

青大附院志愿服务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2013年成立彩虹志愿方队,一直致力于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响应团中央号召,在彩虹志愿服务方队基础上,青大附院建立“抗疫同心 青春同行”志愿服务项目,旨在向新冠肺炎患者、市民普及防疫知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根据上级安排,随时奔赴抗疫一线,全力挽救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

项目亮点及成效: 

1.及时科普防疫知识。组织志愿者逆行而上,第一时间参与防疫知识培训普及,在病房、门诊向群众普及防疫知识。组织志愿者拍摄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规范洗手等预防新冠肺炎科普视频,通过微信广泛宣传,有效提升市民对疫情的认知,指导市民采取科学防护措施,获益人数超过2万。

2.打响互联网线上战“疫”。依托互联网医院开通“新冠肺炎”免费咨询窗口,69名志愿者提供在线问诊,累计为1000余人次提供在线诊疗服务,有效降低来院就诊的交叉感染分风险。省级青年文明号96166客服中心志愿者线上战“疫”,累计为3000余名来电人员解释疫情防控问题。

3.奋战在青岛防疫第一线。山东省首例新冠肺炎确诊后,志愿者主动请缨,进入青大附院隔离病房开展救治工作,累计为2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治疗。2020年10月,青岛防疫形势更加严峻时,志愿者积极参与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为市民取核酸、运标本,进入火眼实验室做检测,为守护全市人民健康贡献了青春力量。

4.驰援武汉,奋力施救。2020年2月,武汉告急时,志愿者义无反顾奔赴武汉,奋力抢救新冠肺炎患者,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累计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97人,其中重症80人、危重症17人,让志愿服务、让团旗在武汉抗疫最前沿高高飘扬!

5.服务对象收获显著。志愿者及时、专业、温馨的线上、线下科普、培训极大缓解了服务对象的焦虑紧张情绪。对于新冠肺炎患者而言,逆行而上的志愿者更是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和支撑。

6.志愿者得到成长和历练。志愿者的大局意识更加强烈,在国家为难之际,敢于挺身而出;医疗技能得到提升,志愿者们隔着厚厚的防护服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插管、超声等各种治疗,让他们在今后日常治疗时的操作更加娴熟,基本功更扎实。援鄂医疗队员、志愿者张孝田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山东省首位援鄂医务人员、志愿者秦文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项目荣获2020年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一路髓缘”捐献造血干细胞主题宣传项目

开展项目的时间:2011年06月

参与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180人

项目负责人:薛梅、吴波 

项目概述及亮点成效:

一、项目概述

项目以市南巴士公司员工志愿者和青岛市已成功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实施主体,以市南巴士26路公交车为移动平台,以青岛市数百万公交车乘客为宣传对象,广泛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和城市大爱精神,为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项目起始发展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重症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手段,无偿捐献是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提。自2011年始,市南巴士公司每年组织职工爱心献血,十年累计500余人次献血15万余毫升。随着献血热情的高涨,每年有数十名职工主动报名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大家互相影响激励,形成了造血干细胞爱心捐献和宣传的热潮。特别是公司26路公交车驾驶员崔恩良在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11年后与一名陌生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赴济南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青岛市第92例、青岛公交系统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克服种种困难、以无私大爱挽救他人生命的事迹被各级媒体报道,感动了无数市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爱心义举的广泛关注,在岛城掀起一股传递生命火种的“红色热潮”。

三、项目升华拓展  

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城运集团联合将崔恩良驾驶的26路公交车命名为“恩良号”,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首辆捐献造血干细胞主题公交车,并在车厢中设立“髓”缘大爱宣传岗,致力于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捐献者“三免”政策,延伸拓展了项目内容和形式。包括崔恩良在内的33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近150名公交车驾驶员担负起“髓”缘大爱志愿宣传员的职责,以亲身经历感召市民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项目志愿者经过专题规范培训,熟练掌握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亲切和善,宣传解释富有感染力。主题宣传车内部外部进行主题设计喷绘,车内配备有主题扇、主题报纸、主题折页等宣传材料,轮流展示青岛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照片和事迹。车内附有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二维码,乘客可扫描登录官方网站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及登记捐献流程,已入库志愿者可以登录网站查询更新个人资料、确认捐献意愿。

四、项目亮点成效  

项目平台“恩良号”主题车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宣传志愿者之家,日均向乘客宣传300余人次,已向共计近4万余人次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册,成为贴近普通百姓、展示城市文明的流动平台。主题宣传项目作为全国首创,得到中华骨髓库的肯定推广,得到爱心企业的关注支持。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AED设备和急救箱,并为司乘人员进行了专业急救知识培训,使得志愿者爱心宣传的同时拓展服务,能够为广大乘客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在“一路髓缘”项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市民、乘客了解、支持并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当中。目前,青岛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达3.24万,成为山东省首个突破100例捐献的城市,志愿者数量和捐献数量居山东省首位、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

负责人姓名: 孙香娥

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 452人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社区常住人口的比例: 27%

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阳光心灵”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夕阳红”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项目、“德润后田”文体志愿服务项目、“书香家庭”读书志愿服务项目、“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等

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次数: 160次左右

主要事迹: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近年来,山东省后田社区先后成立了后田关爱志愿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心理服务志愿服务队、关爱帮扶志愿服务队等12支志愿服务队伍,建立了“雷锋广场”,“关爱”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后田社区先后荣获“山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关爱”每一个人,新时代文明实践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聚焦日常帮助、贫困帮扶、心理帮志、文体帮活等多个领域,围绕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后田社区“点对点”实现突破,项目设计精心,服务供给精准,志愿传递暖心。每月定时、定位、定队伍、定主题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让“关爱”无处不在。自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八年来累计帮扶3000余人次,捐款捐物总价值60余万元,志愿者累计人均志愿服务时长400小时以上。                                 

项目+品牌,评优激励绽放文明之花。1994年后田社区文明评选机制正式落地,评先创优26年未间断,社区绽放文明之花。截至2020年,社区累计共评选出文明家庭285户,各类身边好人2000余名。依托“党情暖民心,和谐一家人”党建品牌和“文化大健康·文明种心田”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生活、关爱重点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完善积分奖励机制,将志愿服务积分计入文明家庭、先进典型评选中,写入社区《居规民约》,以志愿服务制度化、项目化推进品牌化、常态化,拭亮“德润后田”文明实践品牌。                      

线上+线下,志愿服务踏上专业化之路。2019年,成立了青岛市首家社区级综合心理服务站“阳光心灵驿站”,创新打造社区“大健康”服务理念。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创“双线双网”(线上智能云心理服务平台+线下文明实践活动与心理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网络+社会专业咨询服务网络)服务渠道模式,开展心理志愿关爱服务。线下跑腿帮买帮办,线上“花样帮”:有才艺的志愿者编排一些与防控疫情有关的顺口溜、短视频等,群内共享、互动交流、影响调动,让更多居民享受线上串门带来的“云欢乐”。驿站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各项心理主题活动、便民服务60余场次,受益群体1200多人次。       

多年来,量化的“滴灌”中产生“文明芬芳”的质变,越来越多的居民认同“关爱”,参与“关爱”,从被“关爱”到主动去“关爱”,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深植于每个后田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