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花木兰”: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见证“她力量”:撑起创业之城半边天

2021-03-08 13:5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5589)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贝贝

在公司濒临破产时,她临危受命,将命运拴在一根“绳”上,靠着敢打敢拼和创新引领,老企业焕发出了新活力;

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她勇挑重担,带着团队异地创业,半年时间顺利开出了近50家门店,“霸道”女总裁让人叹服;

主动跳出舒适区,她不甘平凡,一次次自我挑战,即使在疫情之下,公司依然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

孤身背井离乡来青,她爱岗如家,带着团队开疆拓土,十几年如一日守护一方“净水”;

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她决定和丈夫下海创业,经过二十年,她的公司上市了……

她们都是来自岛城商界的“花木兰”。虽然所在领域不同,但身上都有一种不服输的特质,也都拥有同样的精彩故事:把别人眼中几乎不可能做成的事都给做成了。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近5位女企业家,见证青岛这座创业之城的“她力量”。

1、在一根“绳”上写传奇

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

1981年,19岁的张旭明考入国营青岛花边厂(海丽雅集团前身)时,她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欢喜。彼时,国内纺织行业发展如火如荼,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织绳工,但各方面待遇当时都很不错。凭着对绳缆的热爱和一股拼劲,张旭明从一名普通的织绳工人逐步做到车间主任、计划科长、办公室主任、副厂长。1998年,张旭明出任公司总经理。

不过,受行业大环境影响,公司发展当时已陷入困局。职工工资连续5个月未发,医药费8年未报,集资款10年未还,但凡有点本事、有点关系的员工都走了,公司陷入破产倒闭的边缘。临危受命的张旭明无疑是接手了一个烫手山芋。

怎么办?硬着头皮也要闯下!张旭明上任后就大刀阔斧改革,做出了“集中人力财力,发展主业”的战略定位,关停并转9个与主业无关的子公司,承诺逐一还清各类欠款、集资款、养老保险等。企业卸下了沉重历史包袱的同时,也面临着往何处去的抉择。

张旭明回忆,公司为面包服做拉绳,一根拉绳价格为0.36元。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完成100万的订单,之后核算利润,去掉生产成本,去除材料涨价因素,公司还亏损2万元。失败经历让张旭明认识到,公司必须转型才有前途。于是,借助企业自身的研发实力,她们将攻关目标瞄准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国内市场空白的特种绳缆。

“当时,海丽雅接到了“蛟龙号”9000米救生绳的生产任务,主管部门要求绳缆在减小直径,减轻重量的同时,断裂强力还不能低于同直径钢缆,这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张旭明表示,她在第一时间组成了攻坚小组,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和研发人员几乎都吃住在工业园,天天搞研究。

经过日夜奋战,最终提前两个月研发生产出达标的绳缆,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如今,海丽雅从一家濒临破产的传统老国企,发展成为特种绳缆行业的“隐形冠军”,创新产品1000余种,拥有专利1600余项。在一根“绳”上写传奇的张旭明,正带着海丽雅迈向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2、从零开始打江山

利群商业集团总裁 徐瑞泽

在利群,员工们都听说过“老板的女儿来打工”的故事。但在十几年前,在利群商场打工的徐瑞泽低调得几乎没人知道她的存在。从高中开始,徐瑞泽就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利群商场打工,做最基层的生鲜果蔬柜员,2008年毕业进入公司后,她也是从采购做起,直到目前成为公司总裁。

“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18年利群收购乐天华东资产后密集开店的经历。当时的目标是在2018年底之前把乐天近50家店改造完成并重启开业,挑战巨大。”徐瑞泽介绍,一是因为这些店大都处于经营不善的闭店状态,二是利群在山东省外的整体供应链体系都还比较薄弱,从沟通门店物业、招商、备货、人员储备等方面都要从零开始,等于是一次全新创业。徐瑞泽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半年多的时间里,她和大部分同事基本“泡在”江苏、安徽等地。“第一批8月3日开业的淮安淮海北路店,在前一天的凌晨两点,店里的AI系统都还没完工,当时对6个小时之后能不能顺利开业我心里也没底,但凭借团队的默契配合和强压之下依然高效的状态,我们顺利通过了这个考验。”徐瑞泽说。

2018年底,徐瑞泽带着团队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使得利群商业集团的门店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翻了一番,实现了利群由区域发展向全国布局的跨越。

作为80后女企业家,徐瑞泽既是女儿、又是妻子、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要做到很好地平衡事业和家庭其实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情。“我本身是一个性格比较要强的人,对工作也是,总是希望做到最好,所以压力确实比较大,但我也会在这个基础上尽量抽时间多陪家人和孩子。”徐瑞泽认为,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会更有利于事业的开展,只有让工作和生活相得益彰的女人才是真正成功的。

3、一“箱”情愿挑重担

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樊平燕

出生于上海的樊平燕,从小就对数字敏感。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上海市钢铁研究所,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这在外人眼里是一份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我一直希望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1995年毅然决然地辞职,跳槽到了刚刚建成投产的上海中集冷箱。1999年当公司发展渐入佳境时,我再次选择离开,调任至刚刚成立的青岛中集冷箱。” 樊平燕说。

20多年来, 樊平燕扎根青岛,看着公司由300余人的小厂发展为员工2000余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全球最大的冷链研发制造基地,产品遍及北美、欧洲、国内等全球主要地区,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冷藏集装箱产品的企业,她也步步成长起来。 “2015年,我任基地总经理。很自豪的说,全球每10个在转运中的标准冷藏箱就有3-4个是我们生产的。” 樊平燕说。

工作中,不甘于平凡,积极勇敢,认定了就全力以赴,做就要做到最好。樊平燕这样评价工作状态的自己。同时,作为管理者,她深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给予下属足够的信任,充分授权,有容错的胸怀和包容心。“作为女性领导者,在亲和力、协调能力、韧性方面我们具有先天优势,因此在团队氛围的营造、内外部政府、供应商关系维护等方面能够更加从容。”樊平燕说。

从容的另一面,是樊平燕面临巨大压力时的冷静抉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负增长,更是造成制造业供应链的短期停摆。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全球经济和集装箱航运会出现多种可能性,2020年初始,亚欧和跨太平洋航线以及区域30%-60%的航线被取消,青岛冷箱订单情况因此受到严重冲击,冷特箱订单一季度几乎为零。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樊平燕没有退缩,而是积极的开新局,育新机。“我们敏锐地捕捉到了疫情期间医药疫苗运输等方面的发展机遇,成功开发了零下80摄氏度超低温海陆联运冷藏箱,突破了多种超低温材料、工艺及制冷技术,顺利通过客户验收并完成600台疫苗箱订单。除此之外,2020年12月31日我们研制的主动式温控航空箱获得适航认证,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生产主动式温航空箱的企业,打破了欧美产品的垄断。”樊平燕告诉半岛记者。

“很多优秀企业家身上具备共通的优秀品质,他们拥有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做企业的目的不是获取财富,而是希望成为行业领导者,改变世界。这就是我眼中的企业家精神,也是我认为企业家应该拥有的胸怀和境界。”樊平燕说。

当被记者问及作为女性领导者,压力是否更大时,樊平燕说:“女性在兼顾家庭与事业方面,确实存在压力。当年我在孩子刚满月时就回公司上班;孩子两岁时,只身带着孩子,从上海冷箱调至青岛冷箱工作。这两个阶段,压力可能会比一般男性更大一些。然而作为经历了三十年职业生涯的过来人,我认为女性更多的是个人对自我定位和职场角色的认知差异导致的压力。现代社会女性如果愿意承担更多工作职责,是完全有能力做到工作和生活平衡的,甚至女性也拥有很多男性不具备的领导优势。家庭和工作,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而不是牺牲一方成全另一方的关系。大多数时间我并没有感觉女性身份带给我更多压力。”

4、一颗“虹”心守卫一方“净水”

北控水务集团山东业务区烟威区域中心总经理兼青岛胶州北控水务总经理 张玉虹

眼前的张玉虹,个子高挑,声音洪亮、带着些许青岛口音,言谈间,她对胶州环保事业的未来发展踌躇满志,俨然一位成功女企业家的形象。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雷厉风行、满是事业心的总经理,却是个四川“幺妹儿”,从2002年至今,她背井离乡,在胶州一呆就是十八年,成为北控水务集团在山东“开疆拓土”的见证者。

问起她的成功秘诀,她总是笑笑说:“成功从来没有捷径,要勇于面对挑战,自然的做人,认真的做事”。的确,正是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才带领烟威区域创造出了今天令人瞩目的业绩。

年轮拨回2002年,胶州污水处理厂成立,年仅25岁的张玉虹被派往胶州市任财务经理。初到胶州,胶州污水项目土建刚刚开始,整个项目集团仅派了3个人——总经理、她及监理。为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她身兼数职,哪里需要,就到哪里顶上。期间,她跑过贷款、谈过项目、做过尽调,为更好的辅助总经理做好建设相关工作,她疯狂学习企业管理、建设管理等知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她被任命为胶州污水处理厂总经理,成为了一名大家羡慕的“白领”管理者。

在她的主导下,北控水务集团以胶州污水处理厂一期为契机,相继签约了胶州污水处理厂二期5万吨/日、三期10万吨/日,滨海北控2.5万吨/日、沽河北控一期1万吨/日、二期1万吨/日等污水处理项目。截至目前,烟威区域总处理污水规模达31.5万吨/日,为保护胶州的生态环境不懈努力,获得了各级政府的一致好评。

作为烟威区域总经理,她始终本着北控水务集团“政府放心、市民满意”的核心理念,狠抓水质、安全管理,从源头和工艺上控制水质情况,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和措施,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按时查看数据报表,了解当天生产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召集技术人员处理解决,做到‘运维五小时,隐患不过夜’,作为区域中心的总经理,她不仅需要经常出差,参与项目投资工作,还定期到各项目公司现场,对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巡视、检查。确保出水水质、安全管理双达标。

2015年10月,环保部门下达了对污水处理厂总氮出水要求全面达标的要求,她第一时间上报集团,要求对胶州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与此同时,她利用国庆假期期间,组织公司技术骨干,加班加点,以最短的时间形成了改造方案。技改期间,她顶着烈日骄阳,经常亲临现场了解工程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她的努力下,总氮技改提前完成,并顺利达标排放。

之后,2018年的设备大修重置;2019年的胶州污水处理厂多点进水改造;2020年的1+N组团,智慧化水务建设……她总是以身作则,忙碌于生产运营的第一线,全面推进胶州污水处理厂改革创新工作。

员工眼中的张玉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要求严格,甚至是过于苛刻的,但是私底下的她,却是幽默风趣,懂得生活、会关心员工的好领导。

5、 “土”里刨出生态梦

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剑平

原本寸草不生的荒坡,经人工生态修复后,几个月便郁郁葱葱,一两年内即可草木成林。“让大地重披绿衣”,这是许剑平夫妇创立的青岛冠中生态有限公司20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因为心里一直有一个创业梦,2000年,年仅32岁的许剑平和丈夫共同辞职下海创业,开始追逐梦想。“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当时,国家大力倡导改善环境,青岛政府对市政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修复的决策给了我一个方向,决定进行入生态修复行业。”许剑平说。

创业维艰。许剑平坦言,环境修复并不是简单的植树复绿,如何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生出植被,恢复自然生态,这一直是压力所在。在一次次的研发、实践中,冠中生态攻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如今,冠中生态已经在全国30个省份的70多个城市,实施了400多个项目,覆盖了我国全部的5个气候类型,完成了超1000万平方千米的生态修复工作,其中还包含难度极高的高寒高海拔生态修复。更令人惊喜的是,两三年后,修复区域内的植物便与原生植被自然融为一体。“不通过参照物,我们自己都找不到最初的项目地点在哪里。”冠中生态总经理许剑平自信地说。

发展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困难和压力,许剑平告诉半岛记者,一直支撑她走下来的,不外乎三方面:一是来自企业内部员工的自豪感;二是来自外界的认可;三是企业的使命和情怀。

“我们员工跟我讲,做这份工作非常的自豪。并不是因为为企业创造了多少利润,而是能将原来寸草不生的荒芜,变成一片生机盎然的植被,不管过程有多苦多累,看到荒芜变生机,所有的努力都值了。”许剑平表示,当员工讲这句话的时候,她总是特别感动。

在冠中生态完成的生态修复项目中,有一个案例许剑平印象深刻:在一处方圆10万平方公里的尾矿坝,每逢冬、春两季,大风刮起的粉末状矿粉遮天蔽日。更令人望而生畏的是,这里处于严重干旱地区,无霜期仅110-142天,对植物发芽生长极其不利。“含盐量0.35%,渗漏水0.5%”的坝体土壤成分分析结果,更让业内同行纷纷打退堂鼓。最终,冠中生态接下了这个被业内预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过冠中人的努力,大荒漠变成了当地景区。三年后,在尾矿坝旁边开了一场运动会。”许剑平回忆说,当时,尾矿坝所属企业特意打来电话,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告知给她。“收到企业的认可,也是我们继续不断前行的动力。”许剑平表示。

谈到企业担当,许剑平表示,以往的水土保持工作都是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边坡坡度陡,水土难保持,经常会出现一年绿、二年荒、三年死的情况。不仅使生态环境得不到根本性的治理,而且投资巨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植被生态修复走了太多的弯路,我们看到了太多因生态修复施工技术能力不足、生态修复理念的局限性等导致的失败案例。这让我觉得特别痛心。所以,我们决心做一部行业标准。”许剑平说。2018年,冠中生态参与主编的《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技术规程》被评为国内植被恢复行业首部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