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火种 青岛大学生志愿者温暖“星星”孩子

2021-04-09 11: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348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我只是天地间/一颗小小的尘埃/也许毫不起眼/风却助力我飞翔/我只是泥土里/一粒小小的种子/如果给点阳光雨露/我就能破土而出……”近日,在由青岛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举办的“共同努力,关注与消除孤独症人士教育与就业障碍”蓝色关爱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当三名声音稚嫩的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孩子站在舞台上朗诵着《小小的我》这首诗歌时,台下的家长、老师和志愿者们都湿润了眼眶。

数据显示,2016年时我国有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1000万,其中0-14岁的患儿可能超过200万,且这个数据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而身患自闭症的人群80%以上没有独立行为能力,没有任何社交。如何帮这些孩子减轻社交沟通障碍,较好地融入社会,成为家庭和康复教育机构努力的方向。在青岛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由志愿者进课堂陪伴自闭症孩子,成功帮助这些孩子们迈出了社交的第一步。

作为青岛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自闭症项目负责人,从2010年开始,高青便投身于自闭症的康复训练工作中。最开始,在培训中心康复训练的儿童,只有家长陪伴。慢慢地,高青发现,这些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进步非常小。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中心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课外实践活动。“当时家长们都很开心,希望看到孩子们能够跟普通孩子一样,很好地融入社会。”高青回忆说,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老师和家长们都措手不及。“到了商场之后,看到很多陌生的面孔,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焦躁不安,大喊大叫,场面一度十分混乱。”这也让高青意识到,孩子们接触社会的能力比他们预想的还差,在康复教育中必须要做出改变。

高青想到了邀请志愿者参与陪伴,“让志愿者们走进课堂进行陪伴,不仅让孩子们接触到陌生人,慢慢地脱敏,而且还能由志愿者替代爸爸妈妈,并为孩子们做出很好的示范。”于是,从2013年开始,第一批来自青岛一所高校的志愿者团体在经过四轮培训后,正式走进了自闭症儿童的课堂。

大学生进入课堂陪伴后,令人惊喜的效果慢慢显现出来。在课堂上,当老师要求孩子们拿出红色水彩笔的时候,有些孩子不知所措。但他们看到身边的志愿者拿出了红色水彩笔后,也模仿着找到了自己的红色水彩笔。“这就是非常好的示范作用。”高青解释说,“比如我们让自闭症孩子来做自我介绍,他可能不知道小名是什么。如果你用语言去给他解释,解释半天他可能也无法理解。但是,他们都是视觉学习型孩子,如果我们先由志愿者做出示范,那么可能不用做任何解释,孩子们也就明白什么是小名了。”

当然,课堂上突然加入了陌生面孔,很多孩子不适应,家长们也都非常抵触,担心影响到孩子的训练效果。但是,后来孩子和家长们都由抵触转变成了期盼志愿者来。“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志愿者们忙于复习,有时候无法过来陪伴,家长们会经常问我,怎么没有志愿者呢?”高青笑着说。

今年7岁的翔翔在2016年年底来到青岛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康复训练,时年3岁的他怕生得很,一有陌生人靠近他,他甚至会害怕到大哭,只有和妈妈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才能让他感到放松。仅仅是把翔翔的座位从后移到前,班级老师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转机出现在2017年,一位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海之心志愿团队的志愿者被安排到了翔翔的身边。平时志愿者们都是每周固定一天的下午到中心陪孩子们上课,而这位女大学生志愿者在得知翔翔的情况后,坚持每天下午来陪他上课,即使遇到自己的课程繁忙,也会想尽办法调开,确保不与翔翔上课冲突。起初,志愿者只能坐在翔翔妈妈后面偶尔帮翔翔捡他掉落的笔,到后来翔翔妈妈可以坐到后面,再到后来妈妈退出了教室,完全由志愿者陪伴翔翔上课。而且,自发性语言表达十分困难的翔翔不仅能说出“姐姐真好”,还可以与陌生人握手。两年时间,在翔翔身上,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

翔翔的变化对高青的触动非常大,“翔翔的状况是比较严重的,语言表达困难,自发性语言很少,需要人为提示才能表达一部分想法。而且他身上也有自闭症患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如何适应变化并对陌生人建立信任。尤其是在成年以后,当自闭症患者面临着就业,只要步入社会工作就无法避免与陌生人接触,无法避免身边环境的变化。于是我们让志愿者参与日常教学,也是在为孩子们脱敏,帮助他们做心理建设。”

志愿者的介入陪伴,也让家长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自6岁半那年,军军来到青岛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上课后,军军妈妈王燕(化名)就辞掉工作全职陪着儿子康复,迄今已经过去了整十年的光阴。王燕说,军军属于能力稍微好一些的自闭症孩子,志愿者的到来,让她看到了儿子不为她所知的另一面。“他平时只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与陌生人互动交流的机会很少。志愿者们为他们这些自闭症孩子营造了一个社交环境,我发现他慢慢能适应跟他们互动,并且表现得高兴,这让我非常激动。”

21岁的姜玉谦是中心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4月1日上午代表青岛科技大学暖心愿爱心公益协会接受了青岛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心赠予的锦旗。姜玉谦参加康复中心的志愿者活动已有两年的时间,“我们社团是固定每周二下午来康复中心陪着弟弟妹妹们上课,陪他们读书写字、做游戏、打篮球。看到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下,慢慢会叫出我的名字,能简单地和人交流,这些变化都让我非常感动,觉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姜玉谦说。

高青说,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自闭症孩子们的进步很大。“我们组织过北京、上海的‘圆梦旅行’,无论是坐高铁,还是参观人潮涌动的天安门广场等景点,孩子们都很好地去适应,这让我们也特别欣慰。”

如今,青岛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已经与青岛市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志愿者团队,大学生志愿者人数达到2000多人,每周一至周五,均有志愿者走进课堂陪伴自闭症孩子。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会定期为志愿者们做线上、线下培训,以使志愿者能够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