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城阳故事汇 | 臧巧英:“山里那些孩子,让我重新体会到当老师的幸福”

2021-04-14 19:1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563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胡蕾

在去甘肃成县支教前,臧巧英对这个1500公里外的县城几乎没有什么概念。但一直有个“支教梦”的她,看到城阳区招募支教老师的消息后,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18年8月31日,臧巧英和同事们飞抵成县,开始了她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臧巧英被分配到的是一所少数民族学校,教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这对于从教20多年的她来说,没有太大压力。在城阳,臧巧英带的是毕业班的英语课,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也曾多次获得城阳区优秀教师等各种荣誉称号,是学校和家长眼中的“老黄牛”,孩子们心中像妈妈一样的好老师。

臧巧英和成县的孩子们在一起。

“成县的孩子们学习很努力,但就是害怕开口说英语,比较害羞。”刚“入职”不久,臧巧英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为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她创造性地把英语课变成了“音乐课”“游戏课”,鼓励孩子们把英语大声说出来、唱出来。慢慢地,充满欢声笑语的英语课,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快乐时光。这位新来的“臧老师”,也很快俘获了孩子们的心。

英语课变成了欢乐的“音乐课”“游戏课”。

学生们的生活环境是复杂、立体的,学校教育仅仅是臧巧英能够看到的一个“切面”,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现状,臧巧英还主动参与到了学校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每天下课后,她会跟随各班班主任对班里学生逐家逐户进行摸排调查。“很多年轻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是缺失的,这是最大的问题。”臧巧英想方设法和孩子父母建立起联系,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引导家长多和孩子沟通……

变化在一点点发生,在臧巧英的精心呵护下,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很多自卑内向的孩子愿意表达了,也更爱笑了。下课时间,总有一群“小不点”喜欢静静地倚靠在臧巧英身边看她备课批作业。更让当地老师们诧异的是,这位“臧老师”来了不久,孩子们的成绩就有了显著变化,甚至有的孩子考试分数从个位数提高到了八十多分。

“教室里有个倒计时,每天数着我和成县孩子们分别的日子,虽然很残忍,但也让我和孩子们都格外珍惜在一起的日子。”臧巧英说,当倒计时的时间变成了个位数,当分别就在眼前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哭了,拉着她的手不想让她离开,她的眼眶也忍不住湿润了。“很多人说我们支教老师辛苦,大老远去奉献爱心,但我觉得,我要感谢成县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重新体会到了当老师的幸福。”

支教那一年,臧巧英每天早晚要徒步跋涉四十多分钟往返于学校与宿舍间,当地阴雨潮湿的天气让她患上了关节炎和湿疹,但这些“小困难”她从来不提。在当地同事们眼中,臧巧英是个阳光乐观、充满活力的人,总能把欢乐带给大家。但很多人不知道,臧巧英坚强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复杂内疚的心。一年中,她的爱人因心脏病住了两次院,母亲也意外出车祸住院,婆婆小脑萎缩摔倒,生活不能自理……最难的时候,臧巧英深夜坐在学校的操场上嚎啕大哭,但这些眼泪里没有后悔,有的只是坚强与责任。

一年的支教经历,让臧巧英多了妞妞这个“女儿”。

支教结束后,大家发现,臧巧英的微信头像不知什么时候变了。那是一张她在成县拍的照片,画面中,一袭红色连衣裙的她,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漫步在山间的小路上,特别温馨美好。别人问起,臧巧英会很自然地说,“这是我女儿,妞妞!”

妞妞并非臧巧英的亲生女儿,而是她在成县帮扶的一个孩子。臧巧英曾经教过妞妞的哥哥浩浩,但一场不幸改变了这个家庭,因为在出租屋内用炭火取暖,浩浩和父母煤烟中毒去世,3岁的妞妞成了孤儿。“如果需要我,我会尽全力把这个孩子抚养长大。”在孩子的爷爷奶奶面前,臧巧英含着眼泪承诺。在成县时,臧巧英把自己半年的工资送给了老人,还联系相关部门为妞妞争取到了孤儿补助和扶贫补贴。她在城阳教过的两位学生的家长主动提出每年捐助六千元用于妞妞的生活和学习,直到大学毕业。回到青岛后,臧巧英坚持每周和孩子电话、视频。在幼小的妞妞心里,臧巧英是她最喜欢的“青岛妈妈”。

臧巧英和支教同事们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教育帮扶表彰大会上。

臧巧英觉得,支教一年,她最大的成就就是搭起了一座“爱心桥”。在她的牵线搭桥之下,千里之外的城阳发起了大范围的爱心接龙,帮助了许多像妞妞这样的孩子。2018年,臧巧英协助完成的一对一帮扶结对共28对,2019年10对,2020年14对……

甘肃成县,进城的跨河大桥,名叫“城阳大桥”。这座象征着两座城市友谊的大桥,也见证了无数像臧巧英这样的东西扶贫工作者的大爱与付出。山海相依,守望相助,一年的支教经历,让臧巧英的生命里,有了更多无法割舍的东西,“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回到那个地方”,说这话时,她的眼里闪着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