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人生|致敬!20周年“瓷婚”纪念日这天,青岛这对70后相约献血捐遗

2021-04-19 20:5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8363)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迎雪

没有鲜花,没有蛋糕,两个简单的红本却让青岛这对夫妇十分开心。生于1973年的刘瑞行和1978年的王绪杰,夫妻俩在20周年“瓷婚”结婚纪念日这天,相伴来到血站献血。携手实现了多年前的“约定”,共同签订遗体捐献,笑着拍下一张合照,成为最好的纪念日礼物。从自己献血到带领他人献血,这条路一走就是20年。

刘瑞行与妻子一起献血

刘瑞行与妻子献血后合影留念

20年献血18200ml

4月19日早晨,刘瑞行与王绪杰夫妇两人比往常醒得都早。妻子王绪杰早早起床收拾,从衣柜中挑选了一件时髦的套装,化了一个精致的淡妆,两人吃完早饭从下王埠赶到李村献血屋,完成他们多年前的“约定”。对于他们来说,三月初八,这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两人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

丈夫刘瑞行在路上跟妻子回忆起1999年9月9日,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虽是朋友介绍,但两人第一次见面便留下了好感,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刘瑞行与王绪杰进展得很顺利,2001年4月1日,两人正式结为夫妇。时间转瞬即逝,相互照顾包容,一晃携手走过20年。

“那是1999年12月18日,第一次献血的时候,稍微有一点紧张,当时只献了200ml。”妻子王绪杰回忆起第一次献血时的场景,那年自己才21岁,当时两人正在交往,但是刘瑞行对她献血的事情并不知情。后来偶然的机会,王绪杰才把无偿献血证展示给了刘瑞行,看到小姑娘这么勇敢,刘瑞行当场便“动了心”,跟王绪杰约好,下次献血他也要去。

“献血主要是想着做公益挺好的,家人都很健康,也没有用血需求。” 刘瑞行笑着说。2000年,26岁的刘瑞行前往献血屋开始了第一次献血,从那以后,两人每年都会前往献血屋献血,一年甚至去两次,每次都是400ml。到目前为止,妻子王绪杰的献血量已经达到9600ml,丈夫刘瑞行的献血量达到了8600ml,两人的各项献血记录,已经填满了4本无偿献血证,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

刘瑞行夫妇展示献血荣誉卡

填写信息,测试血压、血糖……20多年下来,两口子对于献血流程已经十分熟悉了,不需要工作人员特意嘱咐些什么。“先坐下休息喝口水,血压就会恢复正常,走路走的血压测试容易不准。” 看到机器显示刘瑞行血压过高后,妻子王绪杰抬手招呼刘瑞行坐下,自己走到饮水机前给丈夫接了杯温水。

“这么多年,她对我事无巨细,为这个家庭付出很多,把女儿照顾得很好。”伴随着鲜血缓缓流入血袋,刘瑞行望着妻子王绪杰,满脸爱意,说出了这么多年藏在心底未表达的话。

这一天等了十年

“死亡是场漫长而伟大的中场休息,唯有臻于完美的演员在幕后,依然继续演练着下一幕,那是生命的轮回”。从1982年沈福彭教授捐献遗体,到如今在国内器官捐献移植界响亮的“青岛模式”,每年数以百计的捐献者,他们一直在影响身边人,也在传承这种爱的精神,如今,刘瑞行夫妇便是其中一份子。

“这一天,其实我们等的很久了,说起来一点不夸张,甚至是等了十年多。” 刘瑞行告诉记者,2010年的时候,妻子王绪杰通过媒体看到一些关于器官捐献的报道,当时妻子便跟自己开了个玩笑,提议两人将来也去捐献遗体,妻子本以为他会有所顾忌,结果没想到一下子点头同意了。“但是当时只是初步想法,也不知道如何办理捐献,具体什么捐献标准,两人一忙,一放又是好几年。” 刘瑞行说,2018年,他通过朋友转发的朋友圈文章,认识到了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大队的副队长刘伟浩。

刘伟浩给他们详细讲了遗体捐献的内容:一是遗体本身,指将遗体用于医学机构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二是肝脏、肾脏、心脏等人体器官的捐献;三是角膜等身体组织的捐献。不仅如此,作为捐献者,在青岛能够得到最大的尊重。据了解,2004年4月,全国首个为纪念志愿捐献遗体者的“奉献林”在青岛福宁园公墓设立,遗体捐献者的骨灰或遗物被安葬于此。2016年开始,青岛市把每年的3月30日确定为全市红十字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日。

记者了解到,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缅怀日,确实在全国也不多见。每年清明节前,捐献者的资料都会更新在奉献林的“电子墓园”上,捐献者亲人、前来瞻仰捐献者的市民,可以通过触摸屏看到捐献者生前的资料,并在上面写下寄语表达哀思。这也为捐献者家属增加了一个缅怀亲人的文明祭奠方式。当刘瑞行和妻子王绪杰清楚明白这些事项后,便充分做好了决定。

“去年,我们就想签遗体捐献志愿书了,两个人也已经充分考虑好了。” 妻子王绪杰说,但由于工作繁忙,两人一直没抽出个共同时间去填表。经过一番商量,决定20周年结婚纪念日的时候“了结”这桩心事,2021年3月初,刘瑞行便早早通知刘伟浩报名,在刘伟浩的帮助下,提前准备好各项证件资料,特意去照了个满意的证件照,贴在申请表上。

两人在志愿者刘伟浩的帮助下填写遗体捐献表 

两人共同签完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

两人从志愿者刘伟浩手中接过遗体捐献荣誉证书

“闺女一听说我们俩这个决定,很支持,也想参与进来。” 刘瑞行的女儿刘轩已经19岁了, 正在读大一,假期的时候也想献血。刘轩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便看见过爸爸妈妈的献血本,那个时候不懂献血本代表什么,还十分好奇地问王绪杰,她告诉孩子,“等轩儿长大了,如果像爸妈这么勇敢,也能有自己的一本红本本。”

夫妻都是志愿者

“今天正式签了捐献遗体,以后我们回去可以跟身边人做遗体捐献的宣传工作了。” 刘瑞行夫妇笑着从刘伟浩手中接过荣誉证书,也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早在2018年的时候,刘瑞行夫妇便已经通过刘伟浩加入了崂山区志愿服务协会,成为志愿者,经常参与慰问孤寡老人,助残帮扶,宣传公益献血等志愿活动,今年4月初又加入了中华慈善志愿者协会,结交了更多有爱人士一起做公益。

“我很喜欢小宝宝,工作闲暇之余,我也会跟他们普及献血的好处。”王绪杰告诉记者,她已经干了两年多的月嫂,靠着过硬的护理技术和好人缘已经成为了金牌月嫂,和十几位新手爸妈都成为了朋友。去年,正处在月子期的欢喜宝妈听说王绪杰跟爱人献血的事迹,加上自己生产时在医院用了不少血,便决定了身体恢复后拉着宝爸去献血。“这个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没想到无心之谈,他们听进去了,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跟身边人聊这些,不少人都在关注着。” 王绪杰说。

刘瑞行与妻子一起献血

“献血其实并不可怕,很多人是有点晕血或者是晕针,只要是克服这个心理关,身体素质合适就不怕啥。” 丈夫刘瑞行在一家葡萄酒厂做生产主管,兢兢业业,已经工作了20余年,很多身边的同事也受其影响,最多的献血达到了8000ml,就连自家大哥也跟着加入到了献血的队伍中,已经累计献血近5000ml。

身边人的力量

“身边人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一个人是做不了这么大的决定的,终身荣誉奖,得坚持多久啊。”刘瑞行告诉记者,自己主要也是受身边人刘伟浩的影响,刘伟浩多年累计献血28000ml,已经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将献血车拉到崂山沙子口大集,让献血宣传成为常态,一家七口人都签订了遗体捐献,他的父母和妻子苟春霞,弟弟和弟媳妇,就连18岁的女儿刘诺丫都在18岁生日当天签订了遗体捐献。

“我从事这份遗体捐献公益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愿意签订遗体捐献,不是一个人,也是一家人的勇气”。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大队的副队长刘伟浩说,由于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愿意捐献遗体的人成为了极少数,这就严重制约一些疑难疾病的科学研究过程,制约一些重大疾病在临床治疗方面的效果。因此,捐献遗体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十多年中,通过他自愿报名捐献遗体的市民有近百位,但他深知,这些数量难以满足巨大的医学研究需求,在遗体捐献这条路上,还要走很远。庆幸的是,有刘瑞行王绪杰这样的夫妇加入进来,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如果希望成为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可到各区市红十字会登记,或拨打青岛市红十字会电话80790667咨询。另外,市红十字会还开通了网上自助登记方式,市民在征得直系亲属同意后,可以直接登录“市红十字会网站”,下载申请表自行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