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中山路、馆陶路、奥帆中心……入选山东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读游九条老街,看遍青岛百年

2021-05-30 11:1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7589) 扫描到手机

历史文化街区,记录了城市发展轨迹,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成长回忆。5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山东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山东25处街区入选,其中有9处在青岛。

哪九条?往下看。

名单>>>

1.青岛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2.青岛市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

3.青岛市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

4.青岛市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

5.青岛市观象山历史文化街区

6.青岛市黄台路历史文化街区

7.青岛市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

8.青岛市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

9.青岛市奥帆中心历史文化街区

你和这9条街区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这9条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青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游走这些历史文化街区,足以看遍青岛百年!今天,我们一起读文逛街,去这些有颜值有故事的街区转转!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远近闻名的青岛中心商业街——中山路,贯通南北,起伏蜿蜒,如同一条历史川流,在老青岛人的心上已流淌了百年。瞩目今日繁华洁净的商业街,回首百年的中山路,沧桑巨变,令人惊叹。

“头顶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 ”这句顺口溜在老青岛人心中勾勒出上个世纪中末期中山路的时尚剪影。

中山路商业街始建于1897年德占时期,建成于1901年。到了上世纪30年代,青岛的经济文化进入繁荣时期,步入鼎盛的中山路形成了以商业为主,兼有贸易、金融、旅馆、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商业区,银行、商铺密布,酒店、戏院林立,车水马龙,甚是繁荣。一时之间,青岛中山路成为青岛商业的龙头,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齐名。

在当时,青岛人到中山路逛街购物,被称为上街里,一到周末或是节假日,中上路上就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这个时期的中山路,在青岛人心目中的位置是崇高的,到中山路购物,也被称为逛街里。为此,孩子们欢喜得如过年般。青岛童谣就这样唱道:“一二一,上街里,买铅笔,买橡皮,再买一个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

  走上这条街区,你可以看到多个银行旧址,见证过去青岛金融中心的蜕变。在中国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走累了在中山路壹号吃个下午茶;沿着中山路一直漫步到海边,走一圈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栈桥。

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

20世纪初,德国殖民者为在青岛更多地收取关税,更多地吸引外资,即在中山路北段的延伸部分馆陶路,建成“洋行一条街”。至20世纪30年代,这条路又被称作是“青岛的华尔街”、“青岛的外滩”,已经成为青岛经济的“金融贸易中心”,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

馆陶路初建于1899年,因为靠近胶海关、后海码头和大港火车站,所以在城市规划时,德国驻胶澳市政当局即将此规划为“洋行区”,许多外国的驻青机构,最初也是先在这里涉足。因此,在这条路开辟初期,也就是20世纪的头十年内,多家银行的分支机构,也纷纷来此设立。后来,由于金融业的迅速膨胀和扩张,这里的土地已显拥挤不堪,大部分银行才不得不迁至中山路南部。确切地说,当时如果没有馆陶路红火的进出口贸易,就不会有后来中山路商业区的大繁荣。

据记载,馆陶路上的洋行最多时可达五六十家,多为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大公司的分支机构。其中,日本的银行和大公司还建有富丽堂皇的大型建筑,以显示其在青岛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如青岛取引所、正金银行、朝鲜银行、三菱洋行、大连汽船株式会社和日本商工会议所。

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

行走在市南区,视野内有时会出现三个红点,再仔细看,是三个红色圆球,圆球所在的位置就是信号山。

信号山位于龙山路中段,海拔98米,面积6.3公顷。此山原名大石头山,德占青岛时期在山上建有信旗台,专为船舶入港时传递信号,故得名“信号山”。

1931年,红学家俞平伯来青岛游览时,曾为信号山题写过一首诗:“故人邀我作东游,可惜年时在早秋。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

龙山路,依信号山而建,起于江苏路与莱芜一路交叉口,止于龙江路与恒山路交叉口。

龙山路北端与齐东路、伏龙山路、苏州路、江苏路和观象一路共六条道路交会。4号的龙山路基督教堂,是从前青岛地方教会的聚会处。中段是信号山公园的大门,正对着几步之遥的江苏路基督教堂,南段有著名的德国建筑青岛总督官邸。

观象山历史文化街区

观象山是青岛市“十大山头公园”之一,观象山海拔79米,是观赏青岛市容及海景的佳处。当年诗人王亚平登临观象山,留下了一首诗《青岛的夜》,诗中写道:“美呀,美呀!青岛的夜!朦胧的星,朦胧的月。朦胧的灯火,照着朦胧的山色。”

观象山在德国占领之前名为大鲍岛东山。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在此山兴建贮水池,遂命名为“水道山”。1905年,德国人将原设于馆陶路1号的皇家青岛观象台迁至水道山上,与上海徐家汇观象台、香港观象台并称为远东三大观象台之一。1911年,此山改称“观象山”。

观象二路由胶州路口向山顶伸展,分作两条,一条是可以通行车辆的正路,盘旋至山顶,一条是供人行的石阶路,直达山顶。

观象二路1号是基督教的圣保罗教堂,教堂始建于1938年,由建筑师尤力甫设计,建筑风格为罗马式建筑,红清水砖墙,除教堂外还有单钟楼,是青岛五大钟楼之一。

观象二路10号则是与观象山上的石头楼同期建造起来的德式建筑,曾作为观象台台长官邸使用,从德占时期的台长梅尔曼到收回青岛后的蒋丙然都曾在此居住过。

黄台路历史文化街区

黄台路是贴着贮水山的边缘自东向西一路而下的一条老街,与青岛老市区多以欧式建筑为主不同的是,这条路上十之八九都是日本风格的单体小楼。资料显示,黄台路全长724米,两侧共有30栋日式建筑,6栋德式建筑。

黄台路原名叫小鲍岛街(曾叫三笠町),说明这里在清代曾是小鲍岛村,但是,许多年以前这里就已经没有小鲍岛村的房屋了。

黄台路最西端是日本高等女子学校,就是女子中学,只收日本学生。日本尊奉“八纮一宇”,这所学校就叫“纮宇女中”。它初在馆陶路,在这里建了新校,办学较好,北京的中国师范学院等校到这里参观过。建筑用=的主楼为四层,一座高起的塔楼使这座建筑从1917年建成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保持着黄台路上的第一高度。

据青岛市文史专家鲁海考证:黄台路上除了昭和海运公司(1号)、极东公司(72号)、大信公司、谦和洋行、冈野建筑事务所、大同组(从事建筑业)以及朝鲜贸易协会等少数机构以外,绝大部分是日本人住宅,其中30号为青岛取引所(证券交易所)理事长安藤荣次郎宅,31号为江上商社社长江上清宅,48号为乾商会会长乾善助宅,青岛居留民团的学务课长、金融课长、民团助理分别住5号、7号、57号。青岛铁路局的总务主任、机车事务所所长、列车段段长分别住于46、29、31号。这些建筑代表了日本的建筑艺术风格,也记录了一段历史,因而黄台路被列为旧城风貌保护区日式建筑一条街。

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

上海路德占时期名为“上海街”,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改称“上海町”,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将此路正式命名为“上海路”。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路的南半段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学街。上海路上最早的建筑是礼贤书院。当时德国传教士Richard Wilhelm来青岛后,学习中国文化,1900年他创办了一所学校,以自己汉文名字命名叫礼贤书院,设在胶州路上自己家中。1901年开始在上海路兴建校舍,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较早出现的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青岛九中,是全国现存的“百年老校”之一。

武定路是早期由青岛区去大港的主要通道,经今江苏路、上海路、武定路、包头路而到港口。武定路周边地区想在已经规划为历史文化街区,这一区域主要是青岛开埠早期,专门为港务和铁路配套的仓储、货运和贸易区,也是旧青岛对外经济的一个重要枢纽。这一区域不同于老青岛一般的“里院”建筑,而是青岛“港口居住区”的一个典型。

老青岛市民对“刘子山”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刘子山是旧时青岛“四大家族”之首。因其资产、房产众多,因此人称“青岛首富”或“刘半城”。至今,武定路、甘肃路、上海路一带的老房子,就是当年刘子山成片开发建设的一个区域,在这一带几乎都是单栋的别墅,且每幢建筑的多立面、叠檐式和门楼、山花的多样性,也从另一个角度诠注着青岛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目前这些建筑除了部分被居住者改装过外,基本保持完好。

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

里院楼,筒子房,临街铺,小商摊,四方路片区的街道小巷里,百余年来最缺少变化的是建筑,变化最大的是商业繁华与衰落。因为毗邻中山路,这里是老青岛最早的商业街区之一,当中山路“老街里”支撑起青岛商业百年繁华的时候,四方路也是这繁华的一部分。当年节假日里,中山路上人群摩肩接踵,四方路上也是熙熙攘攘。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当中山路老街里的商业大潮逐渐消退时,四方路的喧嚷也开始变得平静。

许多年里,四方路是岛城著名年货市场,进了腊月门,以四方路为中心街区的年货大集总是人满为患。四方路是主街,有各样年货,芝罘路是菜市,章丘大葱、胶州白菜、潍县萝卜要啥有啥,黄岛路是水果市,博山路是年画、春联市,武侠小说家王度庐当年曾落魄在这里卖春联,潍县路上是文具摊和书摊。到腊月三十上午收市。

“大娘,嫩在上哪?”“我上大茅房那来买点菜。”你可别误会,这里的大茅房指的是青岛的一个地方,其实它就是一个茅房。

四方路大茅房算是这里的地标建筑了,青岛话把厕所叫做“茅房”,现在很多老人还是保持这原来的叫法。四方路早期的老房子都没有上、下水道。上水,要到街头的公共水栓去挑水;“下水”要到街头公共厕所,青岛人叫它“大茅房”。久而久之已不觉难听,几家商店在报纸上作大幅广告,上面不写门牌,而写成“四方路大茅房对面”。

现在,大茅房也已经成了这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说来外地人可能不相信,在它的周围有无数家小吃店,每当仲夏夜,会有无数的中外友人人聚集在周围,喝着啤酒,吃着烤肉海鲜,最重要的还可以在酒足饭饱后再次光临它。

潍县路口是华壹氏大药房,经营药品,也生产药品,如健脑灵、去热散、华壹氏药膏、华壹氏麦精鱼肝油等。老青岛有“三大茶社”,即泉祥、源祥和瑞芬。瑞芬茶庄在四方路,牌匾是著名书法家、清末军机大臣吴郁生所题,可以说是“金字招牌”。四方路有一家“新生园”,是老青岛著名熟肉店,以酱牛肉、烧鸡、熏鱼、猪头肉、酱肚等5样名扬青岛,拥有独特佐料配方。

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

青岛的道路,基本上是按地名来命名,一地一名。无棣路街区算是例外,无棣,是山东省一个小县,但在青岛有无棣路、无棣一、二、三、四等以无棣县命名的马路,如果再算上无棣纬一、二、三、四路的话,青岛一共有九条马路以无棣县命名,这在青岛也是绝无仅有的。

如此命名是因为最初只有无棣路,后依次建路就依次命名了。无棣一、二路建筑最早,约建于上个世纪初,三、四路到40年代才建成。而无棣四路的房屋多建于抗战胜利后,其时路东侧还是山坡。在这4条路中间,还有4条石阶路,为无棣纬一、二、三、四路。

棣一路36号曾是叶春墀宅。青岛是港口城市,开埠以来,渔航业发展很快,许多日照人来青岛经营航运业,其中叶沙明在青岛同时经营航运及捕渔业,曾拥有百吨以上海船5艘,航线远至日本、菲律宾等。他的儿子叶春墀子承父业,又有发展,其裕泰船行拥有泰升等船7艘。1924年,青岛建地方银行,1925年叶春墀曾任银行经理。他还开办了一家叶春墀会计师事务所,是由农商、高等审判厅注册核准的,具有权威性。

奥帆中心历史文化街区

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一项重要遗产,青岛奥帆中心入选,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中最年轻的一个。

奥帆中心位于浮山湾畔,北海船厂原址,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市内的著名风景点“燕岛秋潮”位于基地内燕儿岛山的东南角,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 素材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青岛市市南区旅游局、915青岛音乐体育广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