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时代先锋! 这些都是你我身边的党员 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2021-06-18 06:44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7311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实习生 谢碧霄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16日上午,青岛市直机关“永远跟党走”系列报告(民政专场)典型事迹报告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来自青岛民政系统“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时代先锋”岗位建功典型事迹报告团的6名一线杰出党员代表,以及视频展示的13个先进典型,围绕“红船精神”“红色基因”“为民爱民当先锋”等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经历,用自然生动的语言、充满激情的声音、鲜活感人的事例,倾情讲述了他们坚守共产党员本色,践行爱民为民初心的感人事迹与奋斗故事。

青岛市人大代表、登州路街道丰盛路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王文娟三十多年初心不改,把一切献给了社区百姓,即使身患重病,依然退而不休,坚持留在社区网格,尽心尽力服务每位百姓;退伍军人冷强,以一己之力,带领出胶州星火义工队和胶州燎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两个社会组织,从五个人开始,用14年时间,发展到超过1600人的义工团队,爱心的火种生生不息,筹集善款三百万元,救助上万人;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团委书记毕艺讲述了自己从事入殓师的工作经历,以及无惧感染为艾滋病死亡者送行的故事,同时更讲述了自己从事海葬生态葬推广等殡葬新风改革的见闻;青岛市儿童福利院保育员宫萍原本是孤儿,大学毕业后又回到福利院,精心守护一个个折翼天使,她荣膺感动青岛人物后又积极申请入党;李沧区沧口街道怡顺社区书记王军创新打造出“让亲情保持在一碗汤的距离”养老模式,满足了老年人在家门口安老的需求;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商丘路社区原书记吴爱华将大数据模式注入了社区管理,创新实践了社区智慧管理平台,促使“老破小”转身成为“智能宅”。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党初心使命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这个社会兜住了底,更为国家的未来肩负起了希望。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中共青岛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是青岛民政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本次活动激励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以民政系统岗位建功典型为榜样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升做好岗位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王军:李沧区沧口街道怡顺社区书记

打造没有围墙的社区养老院

王军

王军是一个党龄27年的老党员,也是李沧区沧口街道怡顺社区的党委书记。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王军帮居民处理过各色各样的纠纷,解决过各种各样的难题,唯有养老的问题让他感到最难解决。

社区养老问题亟需解决

紫荆苑社区是当年建设铁路青岛北站时的拆迁安置房,整个小区居民就有一万余户、3万余人,是全市最大的安置房社区之一。社区中困难群体多,老龄化程度很高,老年人占居民的三分之一,其中失能失智的老人又占了全部老人的三分之一。在王军摸底走访过程中目睹了太多的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困难境况,他们多数因养老院费用高、离家远、子女看望不便等得不到应有的照护,这让他仔细考虑起社区老人养老的问题。

让王军深受触动的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找他,告诉他自己的家庭情况并希望得到社区的帮助。老伴去世,女儿肢体一级残疾,儿子精神残疾,两个孩子的吃喝拉撒都靠老人照顾,可他自己已经80多岁,力不从心,就希望社区白天能收留一下他女儿,哪怕让他偶尔歇歇都行。老人恳切的话语和艰难的境况让王军十分难受。于是,在刚刚搭建好还很杂乱空旷的社区办公服务场所,王军立刻召集所有社区党员用涂料桶临时搭建了办公桌,开会研究“在家门口养老”的问题。经过多方打听和甄选之后,他们决定选择与民政12349社会组织合作。在向街道领导汇报并得到允可之后,拿出党群服务中心400平的面积做了养老中心,类似于一个微型的养老院。这就是青岛市第一家嵌入式老年照护中心,名字叫“青鸟颐居长者照护中心”。

让亲情保持在一碗汤的距离

王军最初的想法是:让亲情保持在一碗汤的距离。

他介绍,照护中心一共提供两块服务。一块是日间照料,类似托老所,子女上班就把老人给送下来,中午社区负责给老人吃饭,哄老人休息,子女下班以后把老人接回家里。这种日间照料完全免费,只收8块钱的午餐费。对于半自理老人,由专业护工免费喂饭,低保家庭餐费都不用。此外,社区还有老年大学和大型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老年人白天在这里过得很有乐趣,他们给这个板块起名为喘息式养老。另一块是24小时的长期照料,这种服务和养老院基本一样,但区别是离子女近便,子女可以随时探望。一般机构收留失能失智老人至少五千块钱,而在社区照护中心价格仅仅是一半。“之前曾拜托过我的那位老人,他的女儿现在就在这里,因为是低保费用减免,被照顾得很不错。”王军说。除此之外,他们还成立了“紫荆花老年服务队”,倡导低龄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开创了一种新型照顾模式。

“让亲情保持在一碗汤的距离”养老模式受到了居民的高度赞扬和热烈欢迎,目前沧口街道14个社区都设置养老站,把居家养老的业务纳入其中,通过专业机构来运作,满足了老年人在家门口安老的需求。

王军说,让身边的每一位老人随时随地感受到党的温暖,是他的初心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只是九千多万分之一个‘螺丝钉’,看似微不足道,但也是党的事业大厦需要的‘革命一块砖’。我愿意继续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始终把自己牢牢钉在基层这片最有养分的土壤里,永远跟党走,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吴爱华: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商丘路社区原书记

自学成才的智慧社区数字专家

吴爱华

吴爱华从2004年开始进入商丘路社区工作,是市北区招聘的第一批职业社区工作者,2011年当选为社区书记。她所在的商丘路社区地处典型的老工业区,有47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楼,并且残疾人多、低保户多、老年人多。“刚来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靠腿,所有的通知都靠嘴,管理难度相当大,更谈不上什么服务了。”吴爱华说。

把老楼院打造成智慧社区

2013年夏天,社区里有一位独居老人在家中突发心梗,去世后才被邻居发现。独居老人没人照看,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而不幸离开。这件事对吴爱华的震动非常大,“我无法想象那位老人当时无助的心情,因为我的父母早逝,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社区的老人,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虽然有了这样的决心,但现实却让这个工作很难顺利展开。社区人力配置不足,日常工作繁重,难以做到时时走访,面面俱到。吴爱华在那时不断思考,社区怎么做,才能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惨剧;社区怎样做,才能给低保户解困、给残疾人支撑,给孤寡老人温暖,给失业人员帮助。长时间的思考逐渐有了明确的方向,“作为一名15年的老党员,我们不能坐等他们呼救,而应当主动靠前服务。”

吴爱华决定要走出一条老旧楼院社区转型为智慧社区的创新之路。没有知识储备,吴爱华就自己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空余时间查阅各种资料;社区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她就去辖区科技公司邀请他们以合伙人身份进行合作。最终她克服一切困难,花了近一年时间构建起了一个智能信息平台,力争解决社区管理的最大难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用智慧平台实现政策找人

吴爱华说,智能信息平台建成后,她决定先对辖区三千多户居民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将每个居民的二百多项基础信息作为“横轴”,每一类惠民便民政策为“纵轴”,通过系统数据这么一分析,社区里的居民划分出了64种身份,无论是哪一种,只要系统查得到就能得到精准服务。以往居民要享受哪种服务要到社区来打听,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符合什么政策,现在通过系统分析,社区可以主动到居民家中去提醒他们,以前是人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人。

技术创新同样带来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焕然一新。“针对之前的独居老人问题,我们开发了智能机器人,老人遇突发状况可一键呼叫家属或社区寻求帮助,目前社区已有10位失能老人用上了这个紧急呼叫系统。”吴爱华说,社区还为66位失智老人配发了定位器,社区和老人家属可以通过社区平台实时“监控”老人所在位置,避免老人走失。

“老破小”转变为“智能宅”

据吴爱华介绍,自2017年开始社区基于网格化管理模式,将信息平台升级成2.0版本,打造了社区综合治理平台。通过分类管理统计出来的数据分析出问题集中点,随时解决并追踪结果,调查居民的满意度。而目前根据社区居民需求,他们正在对平台进行第三次升级改造。可以说,现在的商丘路社区已经从“老破小”转变成为了“智能宅”。

“身为一个党员,能够为居民做一点分内事,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居民,我感到无比欣慰。”在她看来,只要把社区居民当成自家人,把社区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拿出过日子的心态,用心过好每一天,社区就会有家的样子,社区就会成为所有居民共同的家。“我将不忘爱民初心,牢记为民使命,为党、为居民服务终生。”吴爱华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