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 ⎸再也体验不到男子“单打”了!没有父亲的父亲节——追忆我的父亲曹茂恩

2021-06-21 06:3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6331) 扫描到手机

□曹安铭

今天父亲节,是父亲离开我的第54天。时光飞逝,我对他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师父——这是我对父亲的称呼。因为我的父亲不仅给了我生命,更是我人生的导师。他教会了我谋生的技能,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

  曹安铭小时候与父亲的合影。

我有一个绰号——“马背上的水手”,它的由来,要从我的童年说起。杰克•伦敦 ,我父亲最喜爱的作家。小时候我父亲有一辆26型的金鹿牌旧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而我基本上是在此车大梁上长大的,遂得一绰号“马背上的水手”。童年的回忆美好中透着苦涩,由于父亲的家庭原因(被定性为资本家后代,属于黑五类),所以他没有正式工作,只能打零工,而全家几乎靠我母亲在第二食品厂当工人的38块钱工资维持。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而我们家尤其突出。三岁以前的我没有自己的床,晚上就睡在我们家的面板上。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我缠着父亲也要的时候,他眼中的无奈和苦涩,我至今记忆犹新。虽然物质上不富裕,但精神食粮从来不缺,我父亲好像有讲不完的故事,省吃俭用也要给我买书看,四大名著、《基督山伯爵》、《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等国内外名著早早地摆到了我的书架上。而他无论到哪儿去几乎都用他的金鹿牌“豪车”载着我,让我小小年纪就见了不少“世面”。由于在皮件二厂当临时工的缘故,父亲还练就了一手做皮鞋的“绝活”,用工厂里处理的下脚料敲敲打打、缝缝补补,像变魔术一样就做出了一双“小马靴”,我穿上后那个“涨颠”(青岛方言炫耀 ),至今记忆犹新。

师父对我的教育,身教大于言传。他对我的奶奶非常孝顺,每到周末都带着我去看望奶奶,给她剪指甲、梳头、做饭、陪她聊天。而小小的我也对奶奶许下了许多的承诺,但,这些承诺一个也没实现。

  父亲的教育,身教大于言传。

他对物质生活也没什么要求,有点“好东西”都留给我,长大后依然如此。随着他的不懈奋斗,他的徒弟们逐渐“打出”了名堂。我们家的生活也慢慢有了改善,而他依旧简朴,吃、穿、用都不讲究,他经常说,真正的强大不在外表!

说实话,师父对我的要求并不算严格,甚至有些许娇惯,对于我犯的小错,他基本上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但一旦我越过了他的底线,那顿打啊,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记得有一次,我正和母亲吵架,突然间看到一个玻璃杯朝我飞了过来,幸亏我反应敏捷,歪头躲了过去,当我正在庆幸“躲过一劫”的时候,父亲的重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面而来”。从此,我记住了要怎么和母亲说话。

还有一次,他带队参加全国比赛,我是随队的小啦啦队员,由于从小我就和师兄们混得很熟,所以干什么都在一起,那天我照例在运动员的房间里边聊天边吃零食,我父亲到运动员房间“查房”,看到我在他们的房间里吃东西,抬手就是一记耳光,打得我“眼冒金星”并莫名其妙。后来,他消了气跟我说道,运动员为了参加比赛,要降体重,不能随便吃东西,你在他们的面前吃零食,知道他们看到是多么的痛苦吗?往后,我懂得了运动员的艰辛。对运动员发自内心的尊重,至今影响着我的执教风格。

说到传承师父的事业——精英,说实话,开始的时候并非那么情愿和自信,当时师父常年在外带领山东散打队南征北战,在青岛的精英散打俱乐部无人打理,面临即将关门的窘境,面对这副久负盛名、承载在许多人期望的重担,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试着接了过来。师父明察秋毫,看得出我的顾虑,他只说了一句话:记住儿子,虎父无犬子……

  父子俩在事业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经过这十几年俱乐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俱乐部从最初的一个场馆不到10名学员,发展的今天17所场馆数千名学员,师父至今从未当面表扬过我,但我能感觉到他为我感到骄傲。

在事业上,我和父亲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师父1990年入选国家散打队担任教练,我2009年第一次入选国家泰拳队担任教练。2017年起连续率队参加了当年在白俄罗斯举行的世界泰拳锦标、2018年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泰拳锦标赛、2019年在泰国举行的世界泰拳锦标赛,三届世锦赛共获得四金一银,创造了中国泰拳队征战世锦赛连续三届夺金的历史。每次世界大赛夺金后,跟师父汇报战果时,他的回复都是:儿子,真棒!祝贺国家泰拳队、祝贺你!

去年,我又入选了首届传统武术国家集训队教练组担任组长,他的自豪与喜悦更是溢于言表,逢人便说,铭教练现在是两支国字号队伍的教练了。

我多想对您说一句谢谢,因为是您的儿子,我深信我就是最棒的,从6岁开始跟您南征北战,看您带队、指挥比赛,斩获一个又一个冠军,我对赛场上教练员的指挥席从不陌生,无论是什么级别的比赛,赛场上我都会向我的队员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我,是最棒的教练员,你们一定是最棒的运动员……我们不会惧怕任何对手。

  曹安铭传承了父亲的衣钵并将其发扬光大。

我多想再对您说一声谢谢……

您是完美的父亲、老师,感谢您给了我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如今,我也成为了一个父亲,也经常思考怎么去做一个合格的父亲?虽然经过您和我两代人的奋斗,我的女儿再也不用为了想要的玩具撒娇了,再也不用穿带补丁的衣服了。但,这就是我能给她的全部吗?

师父说:“给朵朵一个好的性格、好的教育,多陪陪她,比什么都重要。”

记得师父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问他的父亲大仲马,您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大仲马回答:孩子,我最满意的作品就是你!”我明白了,我会加油的!

师父,您放心,我会照顾好所有您爱的人,包括我自己。我和我的团队会好好传承您的精神、您的事业。“打拳强身,服务社会”这句话,我们会铭记在心!

离去不是终点,被遗忘才是。

没有人会忘记您。

只是,我再也听不到您亲切地呼唤“铭教练”了……

(作者为传统武术国家集训队教练、中国国家泰拳队教练)

记者手记

为武而生的父子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杜金城

约曹安铭写一篇关于父亲节的稿件时,心情是有些忐忑的。他的父亲曹茂恩教练今年四月底刚刚去世,作为小曹教练朋友,自然不愿在这个时间点去戳他的痛处。

“没问题!啥时候交稿?”接到邀约,电话那边的曹安铭一如既往地干脆,这反倒让记者多了些许歉意。“明天下午吧,不着急。”放下电话,不到几小时的时间,一篇追忆父亲曹茂恩的文稿就通过微信传送过来。读着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很自然地就能回想起这对父子间的很多故事。

第一次采访曹茂恩教练是2014年,那时的曹教练已是功成名就、桃李满天下的功勋教头。整个采访过程,老人家没有丝毫架子,还经常讲一些江湖趣事逗得在场人哈哈大笑。印象尤其深刻的一段就是,他讲自己年轻时在观海路5号大院里打拳,被邻里街坊认作是“社会混混”,无奈之下只能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得到了街坊的认可。

曹老讲的“江湖事”从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规矩与道理。“做人厚道,做事江湖”这是曹老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那次采访结束后,曹老主动邀约,“一起吃个饭吧,我把我儿子介绍给大伙认识。”

虽然对小曹教练也就是曹安铭早有耳闻,知道他是海归也是妥妥的“武二代”,但第一次见面还是被他的谦逊与好学所感染。关于习武之路,记得曹安铭曾说过,自己小时候没想要走这条路,“父亲非常尊重我的选择,不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后来自己创业。但兜兜转转一圈下来,发现我和父亲一样,都是为武而生的人,只有在武馆打拳、教拳才是最开心的事,我这辈子肯定和他一样,离不开武术散打了。”

习武人讲求勇武忠义、诚实守信。曹茂恩教练一生为武,生前得到世人认可,桃李遍天下;身后是千人相送、众人敬仰。除了对武艺追求精益求精外,对自身以及弟子武德的理解与要求也相当严苛。曹安铭在父亲言传身教之下,做人做事也是相当严谨。40多岁的年纪,已七次入选国家队担任国字号教练员便是最好的例证。曹安铭说:“师父这辈子做人做事影响了身边很多人,他自己当运动员的时候没有拿过冠军,但他的弟子拿遍了各项大赛的桂冠;师父这辈子不追求高品质生活,但对人品格的要求从没有降低。”

曹茂恩教练一手创办的精英武馆已经成为青岛武术界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是老人家一生的心血。当年毅然决然接过父亲手中精英大旗的曹安铭,如今已经将武馆数量翻了好几倍。但这位少掌门起初的日子并不好过。守旧还是创新?培养精英还是普及培训?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曹安铭在武术散打这个依然算作冷门小项的运动中摸索前行。“师父这辈子的心血就是‘精英’,我晚上睡觉做梦都是想着怎么能把精英武馆做大做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精英武馆发展越来越红火,曹安铭用成绩让起初轻看他的人闭上了嘴。除了管理武馆,曹安铭还刻苦研究泰拳,成为首届中国泰拳队主教练,带队为国出征国际大赛,队员多次荣膺世界冠军。“我们父子这辈子注定是为武而生的,但我距离师父还有很大差距,他是我这辈子要追赶的偶像。”

点击版面查看另外两位爸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