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马铃薯挖掘收获装置”发明专利获国家专利优秀奖 可降低马铃薯挖掘破损率

2021-07-03 19:1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2154)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其中,青岛农业大学“马铃薯挖掘收获装置”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7月3日,记者从青岛农业大学了解到,获奖装置在挖掘和土块分离方面实现技术突破,既提高挖掘效率又降低了马铃薯破损率,目前在国内农机市场占有率超八成。

作为一所农业特色鲜明的省属高校,青岛农业大学首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这段时间吸足了关注目光,也让机电工程学院杨然兵喜出望外。他告诉半岛记者,中国专利优秀奖竞争激烈,以农机获奖的案例屈指可数。当获奖消息突然摆在面前,这位“农业人”的欣喜不言而喻,更感到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这是青岛农业大学首次获得此项奖励。

本次获奖的“马铃薯挖掘收获装置”是能够有效减少含土量和马铃薯破皮损伤的挖掘收获装置。杨然兵告诉记者,马铃薯是中国第四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收获时破损率比较高,是国内外农户共同的困扰,尤其不利于马铃薯长期储存。虽然国外企业有类似农机,也未能很好地控制破损率。杨然兵带领团队2009年起攻关,改进挖掘铲、输送链等配套装置,在挖掘和土块分离上实现了突破,既提升农机的挖掘效率,又很好地降低了破损率。

目前,该装置已在青岛洪珠、中机美诺等4家公司应用。以该装置为基础的研发机器近4年来在国内外马铃薯主产区累计推广应用28885台,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相关企业累计新增产值49651.03万元、新增利润约6018.14万元,并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新增出口额725.37万元。目前,杨然兵团队以农机自动化为目标,尝试增加测产、导航等功能模块,继续为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助力。

据了解,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部署,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兴科惠教”党建品牌的统领下,注重科技原始创新,形成“3+5”成果申报模式,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逐年增加。学校现有发明专利857项,近五年,发明专利转化40项、合同金额3148万元,获得各级各类奖励217项,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