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脚石”咋管 违建如何清零?《问政青岛》关注创城 为城市病把脉开方

2021-07-15 06:2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7608) 扫描到手机

曲戈庄社区内,地锁随处可见。(视频截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实习生 姚娜

7月14日晚,《问政青岛》栏目切换成专题问政模式,首期关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专题。当期问政聚焦城市治理的顽疾,包括乱停车、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每个问题提起来就让人头疼,但又长期得不到根治,原因到底出在哪呢?当天的栏目邀请到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市南区、李沧区接受问政,并邀请市民代表、专家等为这些“疑难城市病”把脉开方。

乱停车、私装地锁

一个月内让民众看到治理成效

延吉路西连台东商圈,东接中央商务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问政记者走访发现,在延安三路到镇江路路段,尽管一旁就是禁停标志,马路北侧二十多辆车仍然直接停在路边,两车道被挤压成了一车道,路南的马路停车场甚至直接扩容到了“泊位”之外。

据附近居民反应,这些车“不是有时候停两排,是天天停两排”。

占用机动车道违法停车并非个例,在浙江路和曲阜路,即使一旁的地下停车场仍有空位,有些车主还是选择将车直接停在道路两侧,有些甚至直接停在了黄色网状线内。

据问政记者观察,半小时之内只有一名交警驾驶摩托车经过,但并未停留,更未对违法行为采取任何措施。

在游客众多的浙江路路段,东侧的顺向停车变成了“竖向”停车,十几辆车车头停在泊位内,车尾却挤占了三分之二的人行道,盲道也被车轮“拦腰截断”,挤占最为严重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行人和游客只得改走车行道,大大增加了交通隐患。

除了违法停车影响通行,本就有限的公共停车资源被违法占用的问题也是影响市民出行的顽疾。市北区方荟嘉苑小区东侧的无名路上,一排地锁在地上开出了十多个“固定车位”。据小区居民反应,这些地上的“绊脚石”一直没人管,“走路可得好好长个眼神”。李沧区曲戈庄社区内的地锁更是随处可见,甚至霸占了人行道的空间。

还有,市南区的高邮湖路和江西路路口的人行道甚至被开辟成了对外收费的“停车场”,用石墩和档杆包围了起来,过路的行人只得在车辆间穿行,甚至无奈走上车行道。

面对问政员的提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李世明承认存在着执法不作为、不严格,履职不到位的情况。他表示,基层的工作落实存在问题,并承诺在之后的工作中会注重调查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整治地锁占路的情况。

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科表示将综合施策,并呼吁广大市民积极举报相关违法行为,建立全民共治的执法环境,一个月之内让民众看到成效。

乱搭乱建

用一年时间实现存量违建动态清零

私搭乱建一直是城市治理里的重点难点。为了推进拆违治乱,相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努力,但问政记者调查发现,在青岛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当下,依然存在顽固违建岿然不动,乱搭乱建五花八门的乱象。

违建问题显而易见,为何拆不了呢?针对这个问题,问政得到的答复是社区没有执法权。城管部门正在跟进,“下一步就拆除了”,但“没有个时间点”。

在李沧区中海国际小区附近,一条长约200米的小路上,大大小小30多家店铺看上去规整有序,门口却暗藏玄机。原来这些店铺的门头大都向前“迈了一步”。 这些隐蔽的无中生有,增加了商户经营面积,影响的却是公众利益和环境卫生。

还有在北山社区、金陵路,私搭乱建更为明目张胆,人行道上有饭店在门前加建一间阳光房,面积扩出了20多平方米,有饭店则搭起了上百平方米的遮阳棚,更有甚者占据整个人行道,搭上雨棚做生意,过往行人只能被挤到车行道。

李沧区副区长王海建针对商户占道私搭乱建问题表示,首先出现这种问题很不应该,这也暴露出工作中有一些不严不实的地方,需要认真加以整改。“对于违建李沧区是零容忍的,要严格执法,不管是哪种形式、哪种方式、哪种原因产生的违建,都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坚决的执法。”

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科表示,从上合峰会之前青岛市已经启动美丽青岛三年行动,拆除了约2500多万平方米的违建,现在剩下的有新生的违建,还有一些存量的违建硬骨头。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了200万方平米的拆违,但是类似于这种硬骨头,还有很多。接下来,准备利用一年的时间实现存量违建的动态清零。“希望大家加强监督。”

非法占路经营

执法拍完照,照样经营占道

晚高峰时期,李沧区书院路天惠府小区门口的人行道被各种小摊挤得满满当当,地面上布满了垃圾和污水,据居民反应,这里的夜市每到夏天自发形成,通常会从下午三点持续到晚上九点以后,居民投诉后得到的答复是非法市场,但是夜市的规模却发展得越来越大。

问政记者走访发现,占路经营对城市运行影响明显,尤其是对交通效率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君峰路由于人行道被早市的摊位占据,早高峰时段出现了公交车无法停靠的情况。

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李村中队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这里曾经规划过一个潮汐早市,可以在早上四点到八点的规定时间内经营。但在采访过程中问政记者发现,超时经营已经成为常态,中午十一点半,已经超过了规定经营时间三个半小时,摊主们依然在占道经营。一辆标有“李沧城管”的车在早市停下,执法人员下车转了一圈之后便离开了。

市南区湖南路段的餐馆占路经营同样存在,五六米宽的人行道摆满了两排用于就餐的大圆桌。这里距火车站不足百米,众多携带大件行李的游客要从此经过,通行极为不便。问政记者对此进行了投诉,但第二天进行回访时发现占路情况依旧存在,并发现执法人员在对收拾好的店面拍完照之后便离开了;就是在执法人员离开之后不久,餐桌再次被摆上了人行横道。

李沧区副区长王海建表示会坚决取缔违法市场,同时也会对经营者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引导他们转移到合法经营的场所。本周在取缔工作上将有实质性进展,在今后的管理上一方面要严格执法,一方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

对于执法人员“拍照执法”的问题,市南区副区长孙晋华表示会整治这种形式主义问题,加强对于常态长效管理的落实。

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科则表示要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放开不放任,便民不扰民”的管理原则,真正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

观点:

长效治理,我们需要深层思考

乱停车、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这些都是城市治理的顽疾,长期困扰着城市。此次问政青岛再次将目光聚焦在这些难题之上,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这些难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呢?

节目线上观察员杰文津认为,不要把它仅仅当做是一个行政管理、执法文明的问题去理解,甚至都不能简单地按照社会治理的优劣去评判。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当然有信心在发展中解决,可更重要的是,要想实现在发展中解决,就必须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对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生活生产资源的供给本身,在规划上首先必须要有调整。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关注这些小问题:这些似乎是小问题的问题,背后是一个大背景。

特邀观察员陈维民表示,这些年来,青岛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当中,解决了许多城市管理当中的问题,创造了很多青岛的经验。现在上升到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就是要解决一些长期困扰城市治理当中的难题,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从而形成高效能治理的青岛经验、青岛模式。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要害所在。

问政中关于占道停车处罚的问题让人印象深刻。问政员在问政后,抛出了深圳的做法:交警在发现违章后通知车主,10分钟内车辆移走将会免于处罚。

面对如此人性化的执法,再想想贴满罚单依然停满车辆的道路,让人叫好又不得不反思。

在应对相应问题的时候,缺乏更深层的思考的城市治理手段是没法达到这一目的的。能不能做到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有效地解决问题才是城市治理目的,处罚永远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