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进邮件,骗子假冒客户骗走8万元货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孙桂东
钱已经打到“客户”提供的账号上,左等右等还没有收到国外客户发货的消息,情急之下蒋女士给客户去了电话,当得知客户压根没有收到自己支付的货款后,蒋女士愣在当场……蒋女士遭遇了电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黑进自己邮件进行诈骗的手法也浮出水面。迅速报警并与转账银行联系后,本来已经不抱希望的蒋女士收到了好消息——通过银行转出的近5万元人民币追回来了。
沟通顺畅后给客户打款却迟迟不见发货
杨先生和妻子蒋女士经营一家企业,今年3月份,因公司业务拓展需要,蒋女士在中国银行流亭支行开立了外币账户,方便给客户支付款项。“7月1日,因公司业务需要,我跟客户邮件沟通,准备采购一些产品,经过几天的邮件沟通,我让客户发过来了电子版的合同和付款账号。”蒋女士告诉半岛记者,7月6号左右,自己就去银行柜台办理了转账业务。“一共支付了6100欧元,合计人民币近5万元。”
考虑到这些货物要从国外发货,周期比较长,而自己要着急用,因此蒋女士又联系进行邮件沟通,表示希望从国内先发点货物。“当时他公司的负责人通过聊天软件加了我,头像也跟他们公司负责人一样,我们在聊天软件上沟通,他给我一个支付宝账户,表示从国内发货的货款打在支付宝上就行,我也没多想,7月7日就通过支付宝转账了。”
柜台转账记录
7月9日,距离自己第一笔款项打出已经4天,对方却一点发货的信息都没有提供。“正常来说,应该发个相关信息的,我就给对方去电话询问。”这一通电话让蒋女士感到慌了神,“对方说压根没有收到款项,并且说我们打款的账户不是他们提供的那个。”账户名没有问题,但是账号不对,蒋女士马上想到了报警。
电诈分子“代替”客户跟自己沟通
拨打96110报警后,蒋女士来到了流亭派出所做了笔录,经过仔细辨别往来邮件杨先生和妻子发现了问题所在。“我购买货物这家外国企业的邮箱号码比诈骗分子的邮箱少了一个点,一个单词的顺序也调整了。”蒋女士表示,经过查验,自己的邮箱被黑客攻击了。“我的邮箱有在国外登录的记录,电诈分子将我跟客户的邮件删掉,通过一个与我客户极其相似的邮箱跟我发信息,做的十分隐蔽,由于我们邮件往来一直是通过回复这种方式操作,电诈分子在第一次跟我聊天时还将我跟真正客户之前的聊天记录导致我一直没有发现。”
诈骗分子通过聊天软件发给蒋女士的收款码
不仅如此,电诈分子还添加了蒋女士的个人聊天软件。“软件的头像跟客户公司负责人头像一致,这就导致了后期我给电诈分子提供的这个账号打款32000元人民币。”而这32000元到现在都没有追回。
“自从三月份开辟了外币账户后,这是我的第一笔对外业务,缺乏相关的经验是一方面,更令我感到可怕的是电诈分子是如何盯上我的。”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邮件账户密码并没有向其他人透露过,并且密码也跟个人信息无关,有数字、字母、大写字母的组合。“至今也不明白他是从哪获取的这个信息。”
追回:
报警联系银行后,蒋女士一直在焦急的等待。“我都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这周一我接到银行的通知,说我从外币账户转出去的6100欧元合计人民币近5万元追回来了。”货款失而复得,蒋女士万分高兴。23日,蒋女士和丈夫将一面锦旗送到了中国银行流亭支行。
据蒋女士介绍,由于第二笔32000元货款是通过支付宝付款的,跟外币账户支付不同,因此追回难度比较大。“到目前为止这笔款项公安方面还没有更多的信息通知给我。”
“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遭遇给广大市民提个醒,在进行邮件沟通的过程中一定留意,仔细观察邮件地址等信息,再三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止付。”蒋女士体会到了电诈分子的可恶,提醒到。
相关链接:
民警一个电话,让她避免被骗2万元
“你好,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一定不要再转账汇款!”7月15日晚22时许,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冯女士正准备在某证券平台上交纳2万元“手续费”用于“提现”时,她接到了来自黄岛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的电话,这个电话及时阻止了她继续被骗。
7月7日下午,冯女士在家里玩手机,无意中添加了一个陌生微信。对方告诉冯女士,他在某证券平台工作,知道“内部消息”,并且给了冯女士一个网址链接。冯女士点开网址后,进入到一个证券平台,注册了账户,向对方转账1000元,并在其指导下买涨跌投资理财,很快就赚了68元,并且成功提现。冯女士感觉这个投资挺靠谱,后来的几天里,她陆续向对方提供账户多次转账,平台账户里的盈利也在不断增加。
7月15日晚,冯女士继续在证券平台上操作,她想把平台里的钱提现时,平台让她再交近2万元的“手续费”。就在这时,冯女士接到了黄岛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的电话,民警告诉她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冯女士一开始还不太相信,当她想再次登录平台时,结果发现平台已经关闭,这才知道自己真的被骗了。
办案民警介绍,冯女士遭遇的是典型的投资理财类骗局。这类骗局利用人们理财或对资金的需求,架设虚假平台吸引加入。骗子主要通过交纳解冻费、流水费、保证金,以及诱骗受害人转账等方式行骗。冯女士回想被骗过程,期间她也曾经怀疑过对方,因为和对方微信聊天的过程中,多次出现提示“注意核实对方身份”的信息,对方说由于工作原因,跟客户大额度转账频繁,所以才出现提示的。冯女士信以为真,便没有在意。冯女士表示,幸亏民警及时打电话,否则她可能会被骗更多钱。
民警提醒,投资理财一定要到正规平台,在微信群、QQ群等交流理财知识并不靠谱,一旦涉及汇款转账就要提高警惕。此外,不要被社交平台上所谓高回报投资、“内部消息”“推荐股票”之类的说辞所迷惑,及时安装“国家反诈”App增强手机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