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 | 不一样的舞蹈 不平凡的青春

2021-08-21 08:12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86222)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不一样的舞蹈,不平凡的青春

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走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教学楼,迎面是一尊傅兆先先生的半身铜像。铜像捕捉的是人物一个很平常的瞬间,目视远方,笑容和蔼可亲。傅兆先曾主演我国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也是舞蹈学院的奠基人。1988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的傅兆先与山东蔺世璋创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原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专业。如今的桃李芬芳,足可告慰这些先辈们的拳拳之心。

右侧通向400平方米第一排练厅的走廊,堪称一条“荣誉长廊”,一面墙上悬挂着一排获奖作品或演出的大幅彩照,装裱在玻璃相框里。8月17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站在走廊里,一一介绍与这些照片相关联的故事,“这些照片记录了我们师生参加的重大活动、重要文艺演出精彩场面,还有我们创作排演的《风筝》《乳娘》等重要影响剧目的精美剧照。”积淀、传承、创新,那些匆匆穿过走廊赶往排练厅的“舞蹈人”,眼神即使不经意扫过这些照片,也能获得不一样的温暖与激励,然后信心满满站到舞台上,努力创造更多的精彩与惊喜。

舞蹈,柔美中也有“硬实力”

在舞蹈学院院史和荣誉展室里,正中间设计制作成一个长长的玻璃展台,里面摆放着历年以来师生们参演的重大活动、重要演出的节目单。

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庆昌说:“从这些节目单中,大致能梳理出我们的成长脉络。”

展台中间的醒目位置,摆放的正是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的节目单。在上面,特别邀请总导演陈维亚亲笔签名以作纪念。

大型情景史诗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有来自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的72家演出单位、8000余名演员参加,其中包括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师生210人。他们参加了“盛典仪式”的合唱《跟着共产党走》、第一篇章“浴火前行”的戏剧与舞蹈《长征》、第三篇章“激流勇进”的歌舞《特区畅想曲》、第四篇章“锦绣前程”的情景交响歌舞《人民至上》,以及尾声阶段歌曲《领航》等节目的演出,舞台内外的表现都赢得各方点赞。

舞蹈学院副院长王斐介绍,在北京集中排练近两个月时间,而且是在室外,大风吹、烈日晒、暴雨淋,甚至沙尘暴都遇到过,没有人退缩,圆满完成演出任务。

此前,他们参加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演出,成为两次重大文艺演出都参演的全国唯一一所地方高校。其中,前者有40名师生参加,分别荣立个人一等功、集体二等功。后者有260名师生参加,除演出外,还参与了节目的编导工作。

这就是实力。山青舞蹈学院的师生们,常常能把“配角”演成了“主角”,而真正作为主角登台的时候,他们更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演出《我们的四十年》中,多达360名师生参加演出。他们从最初接到2个节目的演出任务,到最终参演了7个节目。王斐介绍,这次参演还有一个特别的花絮。因为临时调整,凌晨三点半,突然接到节目导演组的电话,要求学院选派140名演员加入《新的天地》节目的排练。“这时距离节目最终审查只有一天时间了,实际上就是当天晚上。我们没有迟疑,紧急选派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骨干演员,天亮后就投入新节目的排练中,并用不足一天的时间迅速完成了新节目排练,终审环节一遍通过。”

这样的“临危受命”不止一次。王斐说,在《奋斗吧中华儿女》首演临近时,也是突然接到导演组临时通知,希望山青团队选派四十名女生,参与第四篇章节目《天耀中华》的排练。“老师们随即连夜挑选人员,被选中的四十名学生,面对临时增加的排练任务,无一人退缩,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最终圆满完成了节目的演出任务。”

创新,传承中领风气之先

他们的作品,总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惊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排演的舞剧《风筝》、群舞《闯关东》、群舞《父亲的背影》,分别入选2015、2017、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对于艺术来说,这股“新鲜劲儿”特别重要,舞蹈当然也不例外。傅小青介绍,大家一直在创新上孜孜以求,这个“新”包括内容表达上的新,要描绘出时代之新,讲述时代的新故事、新变化,不仅仅站在时代前沿,更应该领风气之先。艺术上也要不断求新,突破旧有的程式,创造出新的舞蹈语言,去表现新生活、新思想、新意境。

今年6月份,当代现实题材舞剧《挑山》在省会大剧院成功上演。担任该剧导演的傅小青说:“舞剧《挑山》没有直接表现泰山‘挑山工’,我们设置了虚实两条线,把中心聚焦到一群社区工作者身上,反映和体现新时代‘挑山工’的精神面貌,鼓舞大家勇作新时代‘挑山工’。”

为了更好地表达和诠释主题,《挑山》的舞美设计进行了创新。他们设计出一个旋转立体舞台,由外圆和内圆形成“同心圆”的整体造型。外圆建造了贯穿全剧意象的“盘山道”台阶。内圆则设计了四个独立小圆,每个小圆构建了一个三层独立楼体,用来营造社区单元楼栋的场景。“这样一个创新的舞美设计,能够很好地呼应剧情实虚两条线的表达需要。”

他们排演的舞剧《乳娘》,在全国巡演,引起强烈反响。《乳娘》取材于威海乳山乳娘抚育革命后代的真实故事。战争年代,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建起了胶东育儿所,抚育子弟兵后代和烈士遗孤。300多名乳娘先后哺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在日寇扫荡和多次迁徙中,乳儿们无一伤亡。为了保护革命后代,乳娘们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亲骨肉,又从不求回报。

担任《乳娘》总导演的傅小青说:“这种人性的光辉、人间大爱震撼人心。”

为了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容易让人理解,傅小青说,《乳娘》没有用传统舞剧的编创手法进行创作,从舞台表现手法、叙事手段,到人物性格的体现、剧情的推进等,都以后现代主义的理念为指引,采用很多简单的大写意的东西。“比如,舞台上我用了两个大襁褓和大平台,两个襁褓代表两个孩子,其一升一降表示抚养孩子的过程,襁褓布翻转后,代表两个孩子长大了,这两个襁褓布的运用,比第一版的推摇篮,更能让观众看得懂。”

对于大平台的设计理念,傅小青介绍,大平台可以表示一条乡村小道,又可以运用大平台将舞台分割,表示屋内屋外,大平台合成后可以代表时空的转换,同时平台的交叉使用,又可表示心灵交织的一个碰撞。

《乳娘》的成功,也让傅小青深有感触。他说,对于红色题材的选择,关键在于编导怎么把它用好,怎么让现在的“90后”“00后”接受、喜欢,“作为一个编导,我希望通过舞蹈的艺术表现手段,让人们通过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对那段红色记忆刻骨铭心,我觉得我做到了。”

自由,给灵感安上“翅膀”

傅小青很早就在抖音上注册了自己的抖音号,至今上传发布了近300条短视频,已经成为大家很熟悉的一位“网红”。

不过,这位院长、教授,与其他教授大不一样。他发布的视频中,往往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正襟危坐、中规中矩的模样,有相当一部分的变形、扮丑、搞怪之作。他演的媒婆,嘴角还特意点上一颗大大的黑痣,惟妙惟肖,让大家忍俊不禁。他拍了《打蚊子》的小视频,被一只蚊子叮过,两腮红肿变形,像挂着两个圆滚滚红通通的气球,评论区给他的留言是“戏精”“太有才了,不去演喜剧太可惜了”。今年五一节,他发了一条“乐一下——变形的我”,一张脸扭曲的千奇百怪,让朋友们直喊“不忍直视”。

要知道,他的粉丝一大部分都是老师、学生,或者舞蹈界的艺术家、专家,这样“自毁形象”,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他倒并不是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吸粉”,当“网红”吸流量,主要还是希望身体力行,尤其是给学生们作示范,引导他们学会放下一些不需要负重的“壳”,进入一种真实自然、无拘无束、自由放松的境界。这样才更有利于成长和艺术创作。

这倒正好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不谋而合。在这方面,舞蹈学院出招还真是出其不意。别人追求“高、精、尖”,他们反其道而行之,独辟蹊径,紧紧盯着基层艺术人才需求。

张庆昌介绍,在国内,山青舞蹈学院的舞蹈专业开设“时间早、起点高、规模大”,现在开设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舞蹈编导专业已经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定位上,学院致力培养面向基层的艺术“多面手”,满足基层艺术人才需求。因此,学院实行“大类招生”,然后再“分流培养”的模式,“学生招进来,前两个学期不分专业,在学习和实践中,观察其真正的兴趣和特长,之后再选定专业进行培养。”

这也成为山青舞蹈学院舞蹈人才培养的特有模式,被誉为“山青模式”,为学生们自由发展、成长成才提供了最大可能。学院在舞台艺术创作、文艺表演等方面的出色成果,验证了这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王斐介绍,在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方面,创作排演舞剧《风筝》《乳娘》《挑山》和舞蹈诗《沂蒙沂蒙》《逆行》等多部高质量大型舞台剧目。除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外,今年,舞蹈《护“红船”》入选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项重点扶持作品。

在高水平专业舞蹈赛事中,山青舞蹈学院获得过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等大奖,斩获教育部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金奖。

在高层次文艺演出中,山青舞蹈学院师生参演的重大演出、重要文艺活动,都圆满完成参演任务。

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参演《伟大征程》的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四学生洪雅楠,称参加排演的过程相当于重新学习了一遍党史,“回顾历史,更要着眼未来。我们是成长中的一代、是改革中的一代,更是开创未来的一代。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创造和奋斗。”

他们创作的作品也在影响着更多的人成长。看过舞剧《乳娘》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8级学生扈东颖说,“胶东乳娘用乳汁哺育了革命后代,用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对于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