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暴雨一个月,北京旱河桥为何又上演悲剧?

2021-08-22 07:21 央视新闻阅读 (131743) 扫描到手机

雨年年都会下,但今年下雨,好像让大家特别担心,因为毕竟有过之前郑州特大暴雨所引发的灾情。本周一,令人痛心的事情还在雨中发生着,北京市海淀区出现局部强降雨过程,旱河路铁路桥下短时严重积水,一对老年夫妻驾车涉水时被困,最终不幸遇难。这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在谈论着这对老夫妻,谈论中也藏着一种担心,一不注意,我们也有可能是这对老夫妻。雨经常会下,我们要改变一些什么,才不会一下雨,就担心生命安全?《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暴雨与应急。

致命旱河桥

本周一晚间,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这之后,海淀区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其中,北长河水文站1小时累积降水量超过80毫米。24小时之内100毫米已是大暴雨,可以想象当时局部降雨之大。而当晚,一对老年夫妻驾车涉水该区已存积水的旱河路铁路桥后,没能平安归来。积水漫过车顶,如果不是岸边驻车司机看到有车开进去,路过的人们不会知道桥下有人。

救援者 王先生:16日晚上9点20分左右,我到这里以后跟现在差不多,小雨了已经。然后下面全是水,看不见车那会儿,看见两三个人在水里摸车呢。

王先生和众多途经此处的车主将车辆停在地势较高位置。听到积水中已有的救援人员喊“车里有人”,他游到遇险车辆处参与救援。

救援者 王先生:昨天大哥(救援者)说没过车50厘米了,水那么深。拉出第一个驾驶员以后,那会儿拖到车顶上,那会儿水位稍微下去点了,能看见车顶了。

另外一名同样姓王的男士更早参与了救援。在他们将被困者从车内置于车顶的过程中,雨势减小,积水在很快下降。

救援者 王先生:水漫过车十公分,当时我们有几个人把那个人的头抱起来,心肺复苏做了两三分钟,没有任何反应,那个水就基本上和车顶一样平了。

这场自发的救援大概持续了40分钟左右。当他们与赶来的消防人员将这对被困老年夫妻运到岸边时,积水较之前又下降了。

救援者 王先生:等把人全部救到桥头以后,然后水位到我胸这儿了,应该有一米五左右。

事发第二天,积水排干,桥洞内侧超过一米七五的地方留下水淹过的痕迹。就在上月,北京市水务局发布城市内涝风险图。与此次事发桥洞相关的是,当地至少两个属于公路与铁路交叉地带的桥区,属于积水较高风险点。那么,此次事件,为什么会产生短时的高积水?造成积水的原因,是排水系统有问题,还是与当地瞬间降雨量的关联更多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刘家宏:一方面是极端的短时强降雨,并不是一个全市性范围特别大的,它可能就是集中在桥区的范围内,造成了非常快的积水。主要的原因还是下凹式的这种立交桥,它有一个容易积水的地形结构。这个主要还是我们城市发展逐渐扩张的一个过程,以前的铁路都是平在地表上修的,就是交通流量到一定的时候,平交的时候,可能就不足了,就要变成立交。所以要和铁路进行交叉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下凹立交桥。

现场救援人员关于积水回落的观察似乎也在佐证,导致高积水的原因,可能更多是瞬间降雨量大。而城市交通建设中,设计方大多会让城市道路从铁路下方穿过,形成下凹桥区。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事件后,相关方面进一步优化北京146座下凹桥区“一桥一策”等方案。而下挖调蓄水池有效缓解下凹桥区积水的办法,已在不少桥区适用。但事发地,并不在此行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刘家宏:南边两百米就是田村地铁站,而西侧是一个小区,东侧是我们京粮广场。所以整个这个地形,用地的这种条件,导致我们在调蓄设施改造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原来巨山路那一片,也是一个下凹式的,穿的是同一条铁路。巨山路通过有建地下调蓄池的这么一个条件,像这一次降雨,它那个地方就没有积水。

本周四,记者在旱河路铁路桥南入口处看到已经有人在雨中值守,这何尝不是一种降低雨情危机的办法。接受采访的水利专家刘家宏,就住在事发桥区附近。事件中遇难的两人,让他非常悲痛,因为历史上该桥区很少积水。他提出,升级排水管线排水能力等,可能是该桥区应对极端强降雨的解决方案之一。

白岩松:

这次在北京发生悲剧的地方,是海淀区旱河路铁路桥。事发的路段,正是北京146座下凹桥区之一,对于这些下凹桥区,此前北京市已经一桥一策的制定了方案,但依然没有制止这起悲剧的发生。之前北京已经有了60多个调蓄水池,重点解决下凹式立交桥的排水问题,但这次发生事故的路段,由于附近有地铁站和商场,没有适合建设调蓄水池的空间,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样的方案?水来了,往哪儿排呢?

水往哪里去?

本周,沈阳持续性降雨不断。周五一早,一节直径约3.5米的混凝土排水管,等待着工人将它吊入地下6-7米的位置,去和此前已经安置好的相同规格排水管相连。这套连接好的排水系统,可以将雨天肇工街上的积水,通过地下管线,快速流向泵站,直通已加宽河道的细河中。

沈阳市水务局总工程师 汪潭:沈阳属于平原地带,修的管线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管线。肇工系统原有的雨水管线,达不到那种强降雨排水水平。目前在建的这种深隧系统,成倍增加排涝能力。在前端设置了30立方米每秒的大型集成泵站,来提升整个地区的排涝能力。

就在2017年,沈阳被列为全国60个内涝灾害严重的城市之一。究其原因,彼时,沈阳的大部分地区雨水管道和泵站排水能力不足,污水占用雨水排放空间,限制雨水排放;同时,缺少雨水蓄存空间,也是难以纾解内涝的症结。就在2018年,沈阳在望花地区,修成了第一个调蓄池。投入使用后,有效缓解了这个易涝区的难题。

沈阳水务排水集团北部泵站分公司副经理 朱贵彬:之所以定成重点区域,就是居民骑自行车、电动车时,积水基本上能达到鞍座的位置。中断了交通,造成了居民回家困难,还有汽车被淹的财产损失。就是以前这块用老百姓话说,“到这儿能看海”。建成的望花调蓄池能收集雨水是8000立,污水是2000立,一共是一万立方米。由万花原管线接入,这8000立就解决了桥下积水的问题。

在治理城市内涝的过程中,通过系统梳理,排查出城市拥有的易涝点,往往能够针对不同环境,制定合适的对策。近年来,多个省区市先后公布所下辖的易涝点。今年四月,广州梳理出有内涝风险的93个易涝积水点,并公布每个点的行政责任人。气象资料显示,进入8月以来,广州有降雨的日子达到18天左右,中雨及以上天数,占到8天。记者发现,在老建筑密集的海珠区,曾经频发的严重内涝事件,已经很难再见到。

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赤塘社区居民 江莲英:我在这里住了40多年了。最严重的时候就是前年,很大很大的雨,马路的水排不出,我们这里地势比较低。那个水肯定往低流,现在改造了,改善了很多了。

老人所居住的大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四周的地势要比这里高出两米左右的差距,这就使得雨水能够自然汇聚在低处的院内。积水最深时,能达到1米多。长期以来,大院是雨污合流的状态。在梳理易涝点后,针对这个问题,水务局开出了“先分流,后强排”的处方。

广州市海珠区水务局副局长 王玉宝:因为是在老建筑区域,要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我们就采取了对旁边尽量影响小的高压旋喷桩。第二就是对进入河流渠的排口,做到绝对的雨污分流把泵池的前池尽量做到大。除了泵池前池的作用之外,还起到调蓄的作用。

北京在经历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之后,到目前为止,已经建设有60多个调蓄水池,来解决下凹桥等易涝点的积水问题。而事实上,这些调蓄水池,也已然发挥了它们在短时储蓄强降雨水的作用,并给其他城市带来一些经验参考。专家表示,在建设海绵城市时,治理易涝点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市政院院长 王家卓:海绵城市提出多个目标,比如说它有助于解决我们城市排水安全的问题,有助于缓解我们水资源的紧张,还有一些其他的水生态破坏的行为。海绵城市它是一个更加综合的目标,通过综合的措施减少内涝发生的频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易涝点的治理,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

不能忽略的是,当如同北京旱河路铁路桥,遇到短时强降雨,并且没有调蓄水池支撑排水的易涝点,还需要更多排水系统与管理方面的加持,来解决内涝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市政院院长 王家卓:我们需要注意,内涝问题和我们城市很多问题一样,是历史上发展遗留下来的欠账,我们要想解决它还需要一段时间,像北京市的一些下凹桥区,还有全国其他地方的下凹桥区,不少都采用了调蓄跟外排相结合的办法。当然这种方式要控制它的收水范围,蓄排结合之外,还需要考虑跟受纳水体之间水位的关系,所以这个治理看起来是一个点的问题,实际上我们要从整个排水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治理。

白岩松:

过去一说降雨或者洪水,我们常常说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诸如此类的,但现在全球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它往往突破五十年或百年一遇这样的概念,这个时候我们如何从预报开始做出一系列有助于保护人们生命安全的举措?这是对于所有城市和乡村治理者的挑战。痛定思痛,本周四在应对新一轮强降雨时,郑州市委书记特别强调,坚决克服轻敌、麻痹、侥幸思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这该是怎样的一种领悟呢?

预警能跟有效力吗?

“7·20”特大暴雨过去已有一个月,郑州,这座刚刚经历伤痛的城市,却因为即将到来的三场强降雨,又一次绷紧了神经。尽管只是蓝色预警,但在立交桥下,救援队们已经严阵以待,还有不少市民连夜将私家车停在高架桥两侧,以躲避可能的风险。

郑州市市民:物业说有大雨,我们就把车子从车库开到高架上,因为7.20那次下雨,心里都有阴影了,害怕车再被水泡了。

当地媒体还根据郑州交警官方微博,盘点出市内42处积水点供市民避险参考。暴雨再度来临,哪些路段会有积水,什么时段风险更大,家附近、上班路上情况怎样,市民急需更加精准的预警和风险提示。而在浙江宁波,为应对7月底的台风“烟花”,一款数据实时更新的积水电子地图紧急上线,让市民可以随时查看全市重点点位的积水情况。

宁波市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中心主任 沈浩:这个系统整体是叫气泡式的水位计,这个前端有一个气泡式的小孔,当积水发生的时候,实际积水超过小孔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水压,然后我们终端的设备每隔五分会向前端打气产生气压,气压和这里产生的水压会进行一个换算,最后把水压值换算成积水的深度,以此形成了对水深的实时感知。

这套系统覆盖了宁波市区的149个易涝点,水位计的数据传输到后台之后,用户在浙江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就可以查看积水情况,数据每五分钟更新一次。在台风“烟花”到来时,宁波市区严重积水的17处点位,就被系统监测出来并通过地图提醒了用户。随着台风的结束,这一积水地图已经下架,三天的点击量达到20多万,但在拥有900多万人口的宁波,这样的访问量算不上太高。

宁波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 叶春华:因为今年的台风来得比较快,基于我们智慧水利的基础上我们紧急开发了这么一个积水地图,也没有来得及跟一些地图商家进行合作。下一步为了更好地为提供市民服务,可以跟这样一些地图商家进行合作,在导航当中使地图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可能效果更好一些,传播面、导航面也更强一点。

从2016年开始,一些互联网地图平台就开始与地方合作,推出实时更新的“积水地图”,但多年过去,积水地图发展不尽如人意,不少已经下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监测设备维护以及数据更新运行的成本较高,积水地图的精准性、持续性和用户粘性很难维系。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刘家宏:我们物联网传上来的数据,可能会有一些误报的数据,就要对一些异常数据进行清洗,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对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所以有的地方可能难以维持这样一个专业化的队伍,有很多软件开发可能在开发过程中帮你维护一下可以,但运营阶段也要来整天维护,这个成本肯定也是很高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市政院院长 王家卓:当然如何将这些信息及时地和公众分享我觉得很重要,但是我个人觉得现场的管理可能更加重要。比如说有可能发送了一百个人,一百人都注意到了,有一个人没有注意到,他开车冲过去了,这些都会是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加强这些低洼易涝地区的管理,在特别大的暴雨时候,我们是不是能够派人值守,该交通断行的断行,这样安全性更大一些。

在专家看来,预警信息发布后,政府各部门的应急响应更至关重要。暴雨红色预警只是气象部门发布的行政指导,不具备强制执行力,而且往往过于宽泛笼统,公众难以理解其内涵。气象预警只是拉响了一个警报,此后还需要政府各个部门迅速形成会商和联动机制,启动各自具体的应急措施,才能尽快撑起有效的保护之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市政院院长 王家卓:各个部门都应该有针对暴雨这种灾害的预案,比如说医院应该怎么办,我们的通讯、交通、地铁、电力部门应该怎么办,大家都应该有这些自身的预案。一旦发生事件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应对,同时这些部门应该还要相互联动。应急管理部门应该在这种部门的应急管理协同方面发挥一些作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刘家宏:他们可能要坐在一起协商对这个预警信息,我们应该启动什么样的一个响应,各自都把各自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进行磋商,磋商完之后形成一个启动紧急应急响应的建议,然后由政府部门发布比如说红色我们启动一级响应还是二级响应,比如启动一级响应,那我们就要停课、停工、停学,这个就有法律效力了。

白岩松:

本周我听一位尊长讲述了前段时间在暴雨之中,在北京顺义,他个人驾车遇险,车陷雨中发动机损坏,最后幸运地回到家中的历程。现在讲起来,他是笑着谈的,但我们回头一想,却后怕!更何况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种情况,面对暴雨和极端天气,从个人的驾车常识和应对到城市应急救援的能力,都有无数要提高和改变的地方!面对超级暴雨,别侥幸、别不以为然,无论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城市,恐怕都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