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半年总结!上半年全市供应土地3.6万亩,其中住宅用地8128亩

2021-08-23 13:5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6092) 扫描到手机

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出炉,上半年,完成《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阶段性成果,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596亩、闲置土地3341亩,市内三区完成储备土地约670亩、近3000亩土地进入实施收储阶段……来看具体总结。

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国土空间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1.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完成《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阶段性成果,优化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环湾国际化大都市空间布局。指导平度、莱西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全市36个镇已全部启动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2.发挥专项规划引领作用。深化《青岛市海岸带及海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促进陆海统筹发展。完善《青岛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推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3.推进133个村庄规划编制。即墨百里村村庄规划作为全省优秀案例上报自然资源部参评。

要素支撑赋能作用持续彰显

制定《“项目落地年”土地规划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土地要素支撑和规划服务保障,为全市重点项目尽早落地、开工、达产保驾护航。

1.推进“两规”一致性修改。将139个“六稳”“六保”重点项目纳入修改方案,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2453亩,为惠科微电子、中国石油大学科教创新区等重点项目落地提供用途管制依据。

2.加大用地指标支持力度。深化“土地跟着项目走”机制,预支用地指标7100余亩,保障了奇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莱西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用地需求。

3.加快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上半年,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596亩、闲置土地3341亩,推动资源永续利用、城市长远发展。

4.有序向市场投放土地。开展住宅用地分类调控,编制市辖区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组织市辖区第一批次住宅用地集中供应。上半年,全市供应土地3.6万亩(其中住宅用地8128亩),推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一期等项目顺利落地。

5.加强土地储备。市内三区完成储备土地约670亩,近3000亩土地进入实施收储阶段。

6.释放用地政策创新红利。出台《关于促进民营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土地规划支持政策的意见》,促进民营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出台专门政策,指导各区(市)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4823亩工业用地顺利成交。制定土地招拍挂出让条件“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将智慧社区等建设条件纳入土地招拍挂方案,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支持在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全市12宗、56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出让,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土地市场活力。

7.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服务监管。聚焦2018年以来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摸清底数,找准症结,集中攻坚,山东观龙500kv输变电工程等15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规划、用地手续,全部开工建设;完成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新机场高速公路二期等重大线性工程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为项目落地创造了条件。

国土资源监管更加严格

1.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完成白沙河试点登记单元预划。启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完成自然资源资产价格信息采集。

2.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印发《青岛市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全市任命6101名基层田长,推动实现每块耕地有田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出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政策,促进耕作层资源合理利用。强化“长牙齿”的硬措施,大力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24个新增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全市未出现大棚房问题“死灰复燃”;在执法检查中,对2021年卫片发现的77个违法用地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3.提升矿产资源管理水平。编制《青岛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推动全市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平度市、莱西市开展采矿权“净矿”出让试点,提升砂石资源保障水平。

4.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在莱西市河头店镇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规划整治土地规模1147公顷。督促区(市)完成11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主体工程。

5.抓好地质勘查、调查。编制《青岛市地质勘查专项规划(2021-2025年)》,合理安排基础性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重大工程。灵山岛入选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镇)。推进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构建“一模一网一平台”的城市地质管理与服务体系。

6.筑牢安全生产和地质灾害防治防线。开展《青岛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5-2025年)》中期修编。制定并落实《青岛市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成21处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站。督导相关区(市)投资约9000万元,治理7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7.强化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完成《青岛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青岛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初步成果。积极建设“实景三维青岛”,为数字青岛建设提供权威、统一的空间信息底座,我市获批自然资源部“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

1.做好审批权下放、承接工作。将有偿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43个事项纳入“市县同权”范畴,赋予区(市)更大自主权,实现涉企审批服务扁平化、便利化。

2.优化不动产登记。完成全省第一笔不动产登记“全省通办”业务。推行全市域“交房即可办证”服务常态化,全市22个项目3700余户业主在交房现场领到了产权证。实现不动产登记与税收征管业务的“一窗办理”。

3.化解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成立市级专班,全面深入摸排历史遗留问题,创新采取“管办分离,并行办理”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化解工作,非涉法涉诉问题项目160个、6万余户已具备转移登记条件,化解率达到98.7%。

城市品质进一步改善提升

1.推动历史城区复兴。完成《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初步成果,新增各类保护要素2000余项。《青岛中山路及周边区域保护与更新规划》《中山路两侧建筑立面保护修缮方案》通过审议并实施,助力中山路区域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客厅”。完成青岛国际邮轮港启动区地下空间工程供地,是全国第一个地下空间先行整体出让、统一开发建设的试点项目。

2.推进城市更新。出台了我市第一个城市更新系统性政策文件《关于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意见》;完成了《青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0-2035年)》阶段性成果;拟定了青岛市城市更新领导组织架构;编制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初步方案,系统梳理出近期重点推进的12个城市更新片区;开展低效用地摸底调查,海尔西园区项目入选全省第一批低效用地再开发示范项目,推动城市空间、城市功能和城市质量全面升级。

3.加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服务。编制《东岸城区道路网规划及近期建设实施方案》《中山路及周边区域停车场建设方案》,完善了东岸城区路网布局,在中山路及周边区域新增停车位4390个。

4.优化公共空间利用。编制了《胶州湾岸线公共空间规划》《轨道交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优化胶州湾滨海岸线环境,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资源开发效益和质量。启动《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专项规划》,促进地下空间系统高效复合开发利用。全市25处城市空间“微更新”市办实事项目全部开工,2处基本完工。

存在的问题

一是违法用地时有发生,执法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二是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存量仍然较大,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按要求完成《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果,为我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法定依据,引领和推动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

(二)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全面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推进耕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监管。全面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回头看”,建立健全日常监管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严加防范严肃整治挖湖造景问题。

(三)全力推动项目落地。继续实行“增存挂钩”,促进真项目、好项目快速落地。发起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土地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实行规划审批“正面清单”“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审批效率。

(四)纵深推进城市更新。按程序建立城市更新领导组织架构。制定《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意见》配套细则。深化《青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0-2035年)》《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成果。集中开工建设邮轮母港山东港口航运金融中心、欢乐滨海城人工智能基地等一批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引领全市12个城市更新片区建设。

(五)持续提高不动产登记质效。推进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优化水电气暖有线与二手房协同过户流程。实现全市域“交房即可办证”服务常态化。持续推进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