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6.98亿人次乘青岛地铁绿色出行 累计减“碳”约2200万吨

2021-08-25 08:05 青岛晚报阅读 (419736) 扫描到手机

6年来,6.98亿人次选择搭乘青岛地铁绿色出行。

青岛地铁在部分场段闲置屋顶和高架车站顶棚,布设光伏发电。

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记者从青岛地铁集团获悉,自2015年底青岛首条地铁线——3号线北段开通以来,青岛地铁建设不断提速,线网规模高速拓展,目前,通车线路6条(2、3、11、13号线和1号线北段、8号线北段),截至2021年7月,累计吸引6.98亿人次选择搭乘地铁绿色出行,运送乘客超58.67亿公里。与驾驶小汽车相比,同等运量下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2200万吨,相当于800个青岛中山公园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线网拓展、服务升级

提供绿色环保出行服务

针对交通领域,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的要求。地铁相较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节能环保等优点。据统计,地铁百公里人均能耗仅为小汽车的5%、公共汽车的60%,是践行绿色出行、实现节能减排的首选。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位列全国第10名。青岛地铁线网实现了胶州湾东岸、西岸、北岸间的轨道交通联系,串联起青岛站、青岛北站、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汽车北站等大型交通枢纽,实现高铁、地铁、航空、公路等现代化交通要素的全方位换乘,成为连接航空、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枢纽的重要交通纽带。 2020年地铁客运量占城市公共交通中客运量比例达20.6%,为市民提供绿色环保的出行服务。

与此同时,青岛地铁运力不断提升,最小行车间隔压缩到2分30秒,夏季延长运营时间、换乘站缩短等待时长等,让地铁出行更加高效;服务持续升级,推出冷暖车厢、机场直达快车、“凭机票0元乘地铁”等便民惠民活动,让地铁出行更加幸福。

技术创新、设备升级

年实现节电1000万度以上

节能实现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强力支撑。据悉,通过技术创新,青岛地铁年实现节电1000万度以上,减排二氧化碳1万吨。

在部分场段闲置屋顶和高架车站顶棚布设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3MWp,年可发电300万度;在安顺车辆段使用光伏路灯,道路照明实现“零”电耗;在灵山卫停车场采用空气源热泵,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为办公区域供热……这些开发清洁能源的“黑科技”场景,已经在青岛地铁变为现实。此外,青岛地铁已完成4座车辆段闲置屋顶的光伏设计,建设面积18.1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16MWp,预计年发电达1800万度,“自发自用”,争取率先实现场段“碳中和”目标。

除了开发清洁能源外,青岛地铁还通过废能利用,让废电、废热、废水变废为宝。地铁列车制动时会发电,但发出的电量过多,无法全部利用,很大部分会以热能形式浪费,青岛地铁安装近40台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将被浪费的电能进行收集,供车辆和车站设备重新利用,年节电超900万度。地铁设备运行会发出大量热量,需要通风空调进行降温,13号线采用热泵热回收技术,将废热进行收集,为车站公共区及办公用房供热,既节省了降温能耗,又减少了供暖能耗。

目前,青岛地铁线网112座车站,基本实现LED照明全覆盖,早期投用场段也已完成4450盏金卤灯节能改造,仅场段灯具改造一项,年节电可达110万度。而通过管理变革,青岛地铁年实现节电1500万度以上,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相当于植树83万棵。

■深读一点

1号线南段

开展试运行前安全大检查

本报8月24日讯 为保障1号线南段安全、高质量开展试运行,有效排查、整治影响试运行的设备、设施、人员安全等隐患问题,24日,青岛地铁运营分公司、青岛市地铁一号线公司联合市交通局、地铁集团安全质量部成立专项检查组,对1号线南段开展试运行前安全大检查。

本次检查本着“建设为运营、运营为乘客”的理念,高标准、严要求,根据1号线南段线路特点,成立场段组、车站组、正线组轨行区3个检查组,每个检查组下设各个实施小组,对区间及车站土建、机电、轨道、供电、弱电等专业运行前的安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各检查组分别对试运行车控室、站长室、信号设备室等必要房间、区间设备,停车场列检库、工艺设备等开展了细致检查及抽测试验。针对现场检查问题,一号线公司将牵头相关参建单位尽快完成整改,确保试运行安全。

试运行是新线载客运营前最重要的阶段。今年以来,一号线公司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盯紧1号线南段的施工进度,顺利完成了试运行前全线“洞通”“轨通”等关键节点;同时密切与运营分公司对接,积极整改建设过程中各类问题,针对各设备设施进行反复校验和调整,全力保障试运行安全高效开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