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武装头脑” 在实践中“壮骨强身” 青理工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24支社会实践团队暑期“三下乡”纪实

2021-08-30 16:23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61011)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8月30日讯 激扬青春,筑梦前行。2021年暑期,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精心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共组建24支社会实践团队,其中获评国家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和山东省重点团队各1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各团队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感受乡村变化——做老年人与残障人士的关爱者

7月15日,青岛理工大学赴栖霞市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烟台市栖霞市开展为期八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社会实践中,团队各成员围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这一主题展开社会实践调研,本次活动以实地考察、科学调研为主体,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查看村庄道路情况及居民的出行方式、深入调查目前居民的经济情况和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等。实践服务团队员们各尽所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平时积累的经验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切切实实的为当地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实践服务团到达栖霞市塔山村拜访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记录当地的居民生活状况;前往栖霞市寺口镇塔山村,对栖霞苹果种植园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深入种植园的参观学习,实践服务团的队员切实感受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农民创收致富路径多元化;走进空巢老人家里谈心交流,了解当地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经济状况及存在的困难,帮助老人做家务活。在临走前,实践服务团队员还不忘叮嘱老人要注意饮食,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保重身体。

以“助老助残,聚焦民生”为出发点,团队深入的了解惠农政策,切身感受到村庄真实淳朴的风貌,队员们表示在此次实践活动虽有劳累但更多的是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目睹到了乡村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实践服务团队员们表示,回到学校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添砖加瓦。

传承民族文化——做“青新”两地交流纽带的维系者

为团结新青两地贡献青年力量,学院国家级重点服务团队——“五月之花”民族团结实践团紧紧围绕“民族大团结”主题,分别在山东青岛和新疆阿克苏两地进行实践调研,致力于两地相互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7月20日,实践团根据行程安排先后走进青岛建党100周年展览、青岛海军博物馆、五四广场、老舍故居、民族团结示范点和社区等地开展实践与调研,深入了解学习青岛往事,青岛学习调研期间,团队成员满载实践成果。

返回新疆后,社会实践团参观阿克苏地区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阿克苏地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为英雄们祭奠默哀;返回高中母校——阿克苏中学,持续关注即将步入大学的新疆籍中学生,向中学生们宣传青岛文化、介绍青岛理工大学,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当好民族团结的“示范员”,让“团结之花”在边疆绽放。

追寻红色记忆——做延安精神的践行者

学院“青空之夏”社会实践团队获批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7月20日,7名本科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乘火车来到了心驰神往的革命圣地——延安,住上了期盼已久的窑洞。

活动期间,团队一起走进南泥湾,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宝塔山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党性意识;走进梁家河,探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感悟延安精神。一路走来,用心在感受,用情在体验,有震撼,有泪水,有感染,有思考。

实践队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装饰瓶,分别在宝塔山、枣园等地举行取“老娘土”仪式,共唱团歌。当队员们看着一抔抔圣土缓缓流入瓶中,那一抹红色的中国情也在队员们心中扎根愈深。团队成员们表示,今后在前路迷茫、缺乏斗志的时候,拿出“老娘土”看一看,打开闻一闻,将延安精神作为航标灯,用奋斗书写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理工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通讯员 王妍 半岛全媒体记者 于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