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青岛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推出十大招数

2021-09-07 16:4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625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为做好“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谋划,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岛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9月7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对《规划》进行了发布。

《规划》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紧密对接国家、省“十四五”科技专项规划及市“十四五”总体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打造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标杆,加快构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体系,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

突出企业主体,强化科技赋能

发布会上指出《规划》编制主要基于四个方面考虑。

突出企业主体。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按照中央“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项目、资金、人才、平台、奖励等政策资源流向企业,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强化科技赋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立足海洋和制造业两个优势赛道,重点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使科技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培育未来产业。前瞻性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把握科技产业革命契机,通过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开放应用场景、培育早期市场,加快形成一批未来产业,塑造更多高科技含量、爆发式增长的新经济增长点。

深化开放合作。突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特质,营造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生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资源,以全球化视野谋划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核心定位,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标杆

坚持“四个面向”,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把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标杆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定位。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聚焦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高端装备、海洋信息等重点领域,推动海洋国家实验室取得突破,打造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持续转化一批海洋科技成果,促进海洋科研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造创新城。聚焦海洋经济、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产业,及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建设国家重要的未来产业城。聚焦前沿技术与生产、消费等应用场景融合发展,汇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开展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系统性创新的高水平人才,加速孵化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使未来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

建设全国知名的湾区科创走廊。以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为主要载体,强化科教产资源集聚融合,把分布在鳌山湾、胶州湾、灵山湾等湾区的科创资源集聚区“串珠成链、联合融通”,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要素高效配置,打造创新高峰和人才高地,成为创建济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要承载区。

争取到2025年,战略科技力量更加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创新活力有效释放,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取得明显突破,打造成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标杆。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高新技术企业达8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5%。

开展“十大科技创新行动”

围绕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级,针对开展“十大科技创新行动”。

开展海洋科技创新行动。聚焦海洋重点细分领域,招引培育涉海科技企业、科技项目,实施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工程,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引领技术,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行动。完善高企上市培育库,从项目、奖励、平台、人才、金融等方面给予精准扶持,助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快速做大做强。

开展科技型企业倍增行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梯队,争取到“十四五”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万家,高企超8000家、上市高企超50家。

开展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聚焦类脑智能、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加强突破性和颠覆性技术研发,着力培育未来产业。

开展科技惠民示范行动。强化科技赋能数字城市、生命健康、绿色低碳、乡村振兴、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开展创新创业菁英集聚行动。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实行“按薪定才”、“以赛选才”、“以绩推才”等市场化方式评定人才,提高人才与产业发展匹配度,加速汇聚创新创业人才。

开展科技与金融融合行动。大力发展创投风投,聚焦硬科技,对标科创板,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努力满足科技企业融资需求。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依托半岛科创联盟等平台,深化产学研对接。鼓励高校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建设独立法人技术转移转化基地,开展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开展孵化器提升行动。持续引进更多“自带流量”的平台型科技服务机构,加速导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研发、基金、概念验证、中试平台等要素,为科技产业培育创造良好生态。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

在“十四五”科创规划中,提出了谋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对此,发布会上市科技局也公布了具体举措。

会上指出,将紧紧抓住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把科研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成果和产业优势,事关青岛海洋产业发展的全局,也是青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不二选择。对此,采取系列措施,加快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构筑世界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建设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打造体现国家意志、支撑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开展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推进建设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海上综合试验场、智能航运科学实验设施,探索超算升级、海洋科学考察船队等市场化运营。建好用好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和承担海洋领域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加强海洋科技企业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目前市科技局正在制定《关于实施“海创计划”加快推进海洋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围绕海洋高端装备、海洋信息、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洋新材料、现代海洋渔业、海水利用与海洋新能源等6大领域,通过项目资助、研发补贴、上市培育、贷款融资、人才引育等方面政策,精准培育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争取利用三年时间新增涉海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左右,上市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为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在海洋科技成果的供需对接上发力。着力培育服务于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第三方实体创新平台,如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快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市场化运营,打造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在创新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有利于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创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