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谁说好事不出门?

2021-09-25 06:2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3171) 扫描到手机

日前,北京女游客深夜发视频讲述来青旅游遭遇三件暖心事:晚上孩子饿了问民宿店家哪里有卖牛奶的,没想到店家直接敲门送上一大桶牛奶;本是提醒外卖店家注意袋装啤酒有点漏气,商家二话没说直接退款。想网上给孩子买个二手滑板,店家豪爽出借,说玩够了发回来就行。“三件小事”在网上传开后,被纷纷点赞、转发。谁说好事不出门?

温暖:“美”出一座城市的高度

□特约评论员 李光全

山东好客之名早已有之且为众人熟知。近日,北京游客阿珠深夜的长视频再次引爆了这一话题。视频中阿珠讲述了自己在青岛旅行时让她暖心和感动的三件事,讲完后一句“我热爱的大青岛,山东人怎么那么好”的真情告白,折射出山东“好客”的金字招牌成色十足,也折射出青岛这座城市真的是一座“有情有爱之岛”“文明典范之城”。

回过头来看,游客阿珠所说的事情确实都非大事,但一滴水也会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问有没有牛奶到民宿前台主动跑出去帮忙买回一大桶牛奶,反馈的速度和温馨远远超出问时所想,好客青岛人的可爱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眼前。从网购散装啤酒后提醒店家把盖子拧紧点到店家二话没说主动退钱,反馈的强度和大气远远超过说时所思,实干青岛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贴切自然。从临时起意二手平台购买便宜滑板到店家无偿借用、说玩够了还回来就行,反馈的温度和豪气远远超过了买时所料,质朴青岛人的形象可触可碰、真实好爽。

记得上合峰会时,在火车站华联超市执勤的同事解救了一位被两车卡住的女孩,女孩检查无碍后又返回来向三位同事道谢,同事们只说“没事,都应该做的”,我相信这也是那个女孩永远温暖的回忆。因为那个故事已经成为我对青岛、对青岛人真实、温暖、淳朴的永远记忆。

视频中的青岛用行动在游客阿珠心中种下了“爱青岛的理由”,也同时温暖了众多网友,他们用一个一个的点赞和自己经历的一个又一个故事诠释了山东的“好客”、诠释了青岛的“暖心”。发自内心的赞美是一个城市“美”的高度。曾经一个叫“小九月”的4岁女孩,在生命最后一刻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给其他家庭带来生的希望,用一句“我愿意”感动了一座城;曾经公交车上一个陌生女孩一言不发地帮老人系好鞋带,用一个弯腰的动作温暖了一座城。我想,每一个青岛人都希望自己的城市是游客心中的“向往之城”、自己心中的“温暖之城”。用发现美、发现温暖的眼睛去感受身边更多的美好,用呵护美、呵护温暖的双手去创造更多的美好。

温暖一颗心,爱上一座城;奉献一份爱,温暖一座城。让温暖,成为青岛文明的最美底色;因温暖,让旅游人向往、本地人自豪、创业人成功,成为青岛文明的最美色彩。

 (作者为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山东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分中心研究员)

不加修饰地讲述就是最好的宣传

□特约评论员 于静

近日,北京一名女游客发视频分享了自己在青岛旅游的暖心经历,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并将她送上热搜。

坊间有云:旅游路上到处是坑。这名女游客在青岛却接连遇上热心人、暖心事,收获“爱心三件套”,以至于她连发感叹:我热爱的大青岛,我怎么那么爱山东人民呢!

听了这名女游客的讲述,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尤其是山东老乡,更是争相为自己的家乡代言,邀请这位女士到自己的家乡去,感受山东人的热情。

这就是好客山东,这就是美丽青岛。山东人话少不假,但做事绝不含糊,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青岛人性子直不错,但往往是说最冲的话,做最暖的事儿。“好客山东”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山东人就是这么热情可爱。这方面只有来了山东、到了青岛,亲身感受一下才知所言非虚。

今年中秋节前,一个外地朋友跟我回老家,正是农忙时节,知道家里的待客之道,所以没打招呼就回去了。可还是低估了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这股好客之风。

一看到家里来了客人,父母瞬间开启了迎客模式,备酒、杀鸡、包饺子,忙活好几个小时,整了一大桌子菜。第二天,天不亮又起来给朋友做胶东手擀面,朋友临走,大包小包早准备好了,整整装满了一个后备厢。

正如那名北京女游客的反应一样,我那位朋友也被“镇住”了,回去好几天还跟我念叨:你们山东人太热情了,你的家人太好了!

山东人的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刚接触山东人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山东人说话太直接,或者有点不善言辞,但是交往下来就会发现,山东人的淳朴和善良,做的永远比说的多,经常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冲在最前面。正像有位网友的留言:这辈子一定要交几个山东朋友。

山东好不好,青岛好不好,不需要在键盘上争论。这名外地游客亲身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说明,不加修饰地讲述就是最好的宣传。金秋十月,长假临近,山东欢迎您,青岛欢迎您。

 (作者为时评人、作家,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

用“爱心三部曲”回应“爱心三件套”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你们青岛又要走红了……”刚下课,得闻此言吓了我一跳。因为近年来,通过这种方式传来的消息,一般都不是什么好消息。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舆情,更是表现一般。我甚至在不同的场合见到某位北京学者以青岛某事件作为负面案例,眉飞色舞,大讲特讲,以至于我每次见到他都不由得想,坏了,他又该说某事件了。

网络传播环境就是如此,沉默的螺旋效应,使得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好人好事的表扬不常常有,但落井下石的景象常在。

但这次真不是。北京的一位游客中秋节期间来到青岛,回京后深夜发长视频讲述一家人在青岛旅游时的亲身经历,感叹“我热爱的大青岛,我怎么那么爱山东人民呢”。这一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并被网友称之为“爱心三件套”。

仔细想来,这不过是三件小事,估计每个青岛人面对同样的情景都会这样做。甚至可以说,在青岛,发生这样的事情再平常不过。这位游客之所以发自内心地表达这种感动,冷静地分析,可能是因为她在青岛遇到的“三件小事”,让她作为一位外地游客在异乡有了一种超出心理预期的感觉。毕竟,在生活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中,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传播着一些负面的信息,以至于造成了某种心理氛围,那就是害怕帮助别人而惹火上身,网络上这种案例比比皆是,这常常导致人与人之间彼此的隔阂。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邻为壑”的心理,与青岛发生的“爱心三件套”形成了鲜明对比。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只做不说,甚至被别人黑了,都不知道怎样去辩解,这其实也不符合现在的传播格局。因此,这事儿得表扬、点赞,如同这个视频下面的留言一样,很多网友贴出了自己在青岛旅游所遭遇到的种种“暖意”。

而我所相信的是,这种“暖意”不会停留在“感动”本身,在表扬、点赞以及传播之后,需要的是跟“爱心三件套”一样,也会有落脚于“行动”的“爱心三部曲”。不断弘扬这种正能量,涌现出更多的“爱心三件套”。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三件小事”彰显山东人的底色

□特约评论员 高存玲

近日,一位游客将她在青岛旅游期间的“遭遇”发到社交网站上。孩子半夜要喝牛奶,民宿工作人员将大桶牛奶送到房间;在闲鱼求购二手滑板,卖家却说“我借你玩几天”;外卖的啤酒袋子漏气,店家全额退款。山东人民的这番操作让这位游客直呼,“山东人说最猛的话,做最暖的事”。三件小事背后是山东人朴实、善良、热情的底色和乐于奉献、甘于付出的无私精神。

这种底色曾让众多山东“草根”走红网络。2011年,农民歌手朱之文身穿一件破旧军大衣参加选秀节目。简朴的穿着、朴实的话语与时下网红明星形成强烈对比。大衣哥红了,收获万千拥趸。去年3月,货车司机李保民志愿为武汉运送物资,一句“没钱咱就出力”感动无数网友。今年2月,坚持不涨价的拉面哥程运付意外走红,“得叫老百姓吃得起”,“等老百姓都发财了我再涨钱”,朴实话语的背后是一颗火热的心。

大衣哥、拉面哥、出力哥,他们是千千万万朴实、善良的山东人中的一个。北京游客遇到的三件小事,对山东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游客之所以被感动,凸现了当前社会温暖人性的缺失。

对于一个有需求的游客,民宿店家用实际行动将她打动。当同胞遭遇灾难时,山东人民用无私援手提供助力。在知乎上,有这样一条提问:“为什么山东给武汉捐赠这么多物品却没有上热搜?”回答这个问题的网友也“很山东”:“你作为大哥,兄弟生病了,去送点吃的用的,你会拿大喇叭到处宣扬吗?”另一个网友说:“哥哥给弟弟点菜还值得到处宣扬吗,你这个问题就有悖于山东人的三观。”

山东人民的付出,也获得了慷慨的回报。2008年汶川地震,山东对口援建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尽全省之力,安排援建资金120亿元、援建项目369个,用3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北川”。10年后,潍坊遭遇洪涝灾害,北川县为潍坊人民捐来100万善款。这次北京游客遇到的“三件小事”,再次为山东带了一波节奏。

朴实、善良、热情、奉献和付出,已经刻进山东人的骨子里,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正因如此,今年7月河南遭遇水灾时,鲁字牌消防车、救援车、志愿者车辆充斥郑州大街小巷。

这种气质、底色、精神是山东的金字招牌。这块招牌,是山东改革发展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这块招牌,由勤劳善良的山东人民点滴铸就,需要用心呵护、小心擦拭才行。

 (作者系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大众日报·半岛都市报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