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动症、孤独症怎么办?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正式挂牌
半岛网9月28日讯 孩子目光澄亮,却不愿意跟人对视;听力灵敏,却对呼唤充耳不闻;语言发育正常,却不愿跟人说话;上课或写作业总是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下课上蹿下跳,不能好好相处……
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最好去专业的心理医院检查确诊,是不是孤独症、多动症?为早期识别及诊治孤独症、多动症、情绪障碍等疾病,方便患者就医,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特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一起守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门诊地点:青岛市市南区漳州路15号
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8:00-11:30)专家门诊;
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6:30)沙盘治疗、康复治疗等。
门诊服务内容:主要针对儿少孤独症、多动症、情绪障碍、学习障碍、适应障碍等轻症患者的宣教、评估、诊疗及康复服务。
康复项目
0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以神经反馈仪为手段,通过训练,选择性地强化或抑制某一频段的脑电波,从而达到改善和治疗的预期目的。
02.感统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是指使用滑板、羊角球、平衡木等教具,进行各种需要大量触觉、前庭觉和躯体觉刺激的感觉运动活动,刺激并整合感觉系统,挑战运动系统,从而改善感觉、运动、认知和知觉技能。感觉统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促进感觉-运动发育,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可塑性,进而促进大脑发育,改善多动症、孤独症等疾病的症状。
03.沙盘游戏治疗
沙盘游戏(也叫箱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创造和象征形式,在所营造的“自由和保护的空间”气氛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富有创意的意象中,通过唤起童心,找到回归心灵的途径,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适于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攻击行为、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及考试拖拉、自控能力差、抽动、遗尿、网瘾、厌学、人际关系不良,儿童抑郁症、恐惧症等。
04.个别化训练(IEP)
针对孤独症儿童,使用人工教学、机器人语音、动画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音训练、语言训练、逻辑表达、安全训练等。
05.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通过磁场改变皮层神经元电活动进而影响神经或精神活动的皮层刺激方法,是一种新型无创的治疗手段。rTMS治疗可使孤独症患儿部分症状,包括面部表情识别、社交障碍、社交焦虑、言语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睡眠障碍等得到改善。
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多数发生于婴幼儿时期,3岁前起病,症状在5岁以内就已明显。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
门诊专家:万好 副主任医师
预约方式:慧医APP、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公众号
门诊联系电话:0532-85710986(工作日8:00—16:30)
同时,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新开设了孤独症门诊,坐诊地点: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南京路299号),每周二下午由万好副主任医师坐诊。
专家介绍:万好
女,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部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心理卫生协会催眠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睡眠医学专科分会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从事精神与心理卫生工作20余年,曾专门去北大六院研修孤独症诊治与筛查、应用行为分析技术,拥有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与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专业委员会培训的孤独症康复教育与PEP评估资质。
儿童孤独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核心症状。
一是:社会交往障碍
婴儿期
回避目光接触,对呼唤及逗弄缺少反应,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模仿他人。
幼儿期
呼之不理,对家人不依恋,对同龄儿不感兴趣,不会分享快乐,不会玩想象和角色扮演游戏。
学龄期
缺乏交往兴趣和技巧,自娱自乐,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会遵循社会规则。
成年期
不理解社交情景,缺乏适当的情感反应,难以理解幽默和隐喻,难建立友谊、恋爱和婚姻关系。
二是交流障碍
其中以言语交流障碍最为突出,通常是患儿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1)言语交流障碍
1)言语发育迟缓或缺如:患儿说话常常较晚,会说话后言语进步也很慢。部分患儿终生无言语。
2)言语理解能力受损:无法理解幽默、成语、隐喻等。
3)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即刻或延迟模仿他人的话或广告语;反复重复词句、或询问一个问题。人称代词分辨不清。
4)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异:患儿语调单一,缺少抑扬顿挫变化。
5)言语运用能力受损:不会主动提出话题、维持话题,反复诉说同一件事或纠缠于同一话题。部分患儿会用特定的自创短语来表达固定的含义。
(2)非言语交流障碍
不会用点头、摇头以及手势、动作表达想法,与人交往时表情常缺少变化。
三是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1)兴趣范围狭窄:迷恋于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旋转物品、排列物品或听某种单调重复的声音等。部分患儿可专注于文字、数字、日期、时间表的推算、地图、绘画、乐器演奏等,并可表现出独特的能力。
(2)行为方式刻板重复:反复用同一种方式玩玩具,坚持走一条固定路线,坚持把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拒绝换其他衣服或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
(3)对非生命物体的特殊依恋。对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强烈依恋,如瓶、盒、绳等爱不释手,随时携带。
(4)刻板重复的怪异行为:重复蹦跳、拍手、将手放在眼前扑动和凝视、用脚尖走、反复闻物品或摸光滑的表面等。
什么样的情况下家长要带儿童就诊?
201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指出,ASD儿童存在一些早期行为标志,即“不(少)看、不(少)应、不(少)指、不(少)语、不当”,简称“五不”行为。
不(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如对人眼注视减少。
不(少)应:一是指儿童对家长的呼唤声充耳不闻、爱理不理,二是指其共同注意的能力缺陷(共同注意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发声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事件的能力)。
不(少)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如不会/很少用食指指物表达需求、用点/摇头表示需要/不要等等。
不(少)语:语言发育延迟往往是家长最先关注到的问题。多数ASD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部分儿童出现语言倒退或停滞,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缺乏交流性质。
不当:不恰当的使用物品或存在感知觉异常。
早期诊断并在发育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一般为6岁以前)对患儿进行长期系统的干预,可最大程度改善患儿预后。对于轻度、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孤独症患儿,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贴静 通讯员 原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