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名志愿者、多个高校志愿服务队 市北集聚社会力量为困境儿童送“爱的礼包”

2021-09-28 19:59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26664)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9月28日讯 近日,山东省妇联开展的寻找“最受妇女儿童欢迎的社会服务项目”活动结果揭晓,市北区“城市困境残障儿童社工服务项目”光荣上榜。从市北区妇联获悉,该项目由市北区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理,对城市困境残障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服务。近年来,市北区妇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构筑起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

    专业护航  守护儿童托起希望

男孩小宇是一位“唐宝宝”,今年16岁。在他还在仁爱学校上六年级时认识了新希望的义工们。“小宇手部力量不足,握笔困难,识字量在10个字内,发音不标准,不善于跟人交流。”学校老师反映。

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针对小宇的情况,组建起一支由“社工+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组成的项目执行团队,为他制定个案服务、心理疏导和康复技能培训。经过持久的介入,如今的小宇能吹口琴、做手指操,认识了100多个生字,能规整的写自己名字,并顺利通过三江学校的考试,进入他理想中的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小宇逐渐变得愿意跟人交流了,他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大学毕业后,去哈尔滨动物园饲养东北虎。”

据市北区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介绍,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4A级社会组织,一直以“助人自助”为专业价值理念。机构目前全职员工23人,其中持证社工15名,心理咨询师2名,康复师2名,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1%。从成立以来,该中心先后承接了青岛市首个留守儿童示范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城市社区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市北区城市困境未成年人社工关爱项目、城市困难未成年人社工服务项目等十余个儿童社会工作项目。

“我们运用先进的社工服务理念、方法和技巧,机构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推动实现“主动+自动”的关爱帮扶模式,通过系统比对、入户调查等形式,对困境残障儿童落实‘一童一策’的基本措施,根据困境儿童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帮扶。”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所服务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超过6000余人,总计服务35000余人次。

多元参与,筑巢儿童友好家园

今年4岁的芳芳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但被医生诊断为先天性小脑萎缩,伴有肢体和听力方面的残疾。而她的父母均为聋哑人,全家人靠低保生活。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介入后,发现孩子一直未得到良好的康复,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芳芳左耳尚有一定的听力,便陪同芳芳一家去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智能评估,确定其双耳听力得到了改善。随后,志愿者联系社区、残联为其申请康复救助卡,让芳芳享受到了每个月3500元的康复救助。

社会认可,全力关爱困境残障儿童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社区为平台,以点带面辐射周边;量体裁衣式个性化精准服务; 打造“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多方联动合力监护的服务圈等是该中心五大特色创新服务模式。同时,中心组建了400多名志愿者和多个高校志愿服务队组成的爱心志愿者联盟,目前青岛大学社工系、青岛科技大学社工系、青岛理工大学等学院的学生也作为志愿者长期参与困境儿童帮扶项目的执行及运转,形成综合关爱帮扶方式。

疫情期间,该项目向城市困境、残障儿童发放爱心防疫包146份。同时,开展“为爱筑巢”走进社区一系列活动,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优化家庭环境,让孩子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项目实施,不仅满足了困境残障儿童的成长需要,也弥补了困境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与缺失,增强了家长的亲职教育能力与心理压力,赢得了家长及困境残障儿童的一致好评。

通讯员 苏丽莎 半岛全媒体记者 宫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