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战秋汛|应战多雨之秋——防御罕见秋汛一线见闻

2021-10-11 10:37 大众日报阅读 (104709)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蹲点深一度|应战多雨之秋——防御罕见秋汛一线见闻

罕见秋汛,这样迎战

“搬运沙石,常泡水里,‘指纹磨没了’” “下绣花功夫,处置每一方洪水,综合采取‘拦、蓄、送、排’措施……”我省各级每日投入2500余名黄河河务系统职工、15000余名群防队员开展巡坝查险和滩区防守等工作,在66处险点险段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同时,积极与黄委、海委等流域机构协调沟通,提请加强工程调度,充分发挥工程削峰错峰作用,最大限度减轻我省防洪压力……

洪水来袭,滩区群众怎么样了?

“我们村是滩区村,离黄河最近处只有200多米,以前来洪水会担心冲垮村台,现在村台被加固到5.5米高,村台土坡用六棱水泥块衬砌,空隙之间种上了专用植被防止冲刷” “虽然这次黄河水大,但心里还是有底”……

被转移的村民,过的好不好?

在安置点,被转移村民李在峰刚刚吃完网格员为他送来的热乎饭菜。他说:“这一次来了大水,村里就把我接到这里来住了,给我购买了洗漱用品,每天还给我送饭。”

应战多雨之秋

—防御罕见秋汛一线见闻

□ 本报记者 赵丰 王红军

在东平湖金山坝上,防汛指挥部帐篷里悬挂着一张值班表,已经排到了10月21日。自9月20日秋汛以来,防汛指挥部已在大堤上坚守了20多天。

10月6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紧急通知,小浪底水库将持续大流量下泄,山东黄河河道5000立方米/秒左右量级的洪水过程将持续15天左右。

秋雨一轮又一轮,黄河干支流普遍涨水,我省干流高村站最大流量4990立方米每秒、艾山站最大流量5330立方米每秒、利津站最大流量5110立方米每秒,我省河段流量维持在5000立方米/秒量级;东平湖最高水位42.47米,高于警戒水位0.75米,防汛形势严峻。记者蹲点黄河、东平湖沿岸,记录防汛一线的点点滴滴。

搬运沙石,常泡水里,“指纹磨没了”

14处险工,4处控导,4座引黄涵闸,110045步。

10月2日-6日,由德州黄河河务局总工程师朱云峰带队的抢险专家组,徒步对德州黄河防洪工程开展了一次全覆盖巡查,创造了5天之内每人步行11万步的记录。

橙色,是当前战秋汛中动人的颜色。身着橙色工装的防汛人员,用责任防御秋汛洪水。

“叮叮叮”,10月6日上午10时,黄河齐河段席道口险工一线巡查人员左爱华的闹钟响起,提醒自己要吃降压药了。

“年纪大了,血压高了。”德州黄河河务局机关干部左爱华虽然即将退休,但这次她和20多名女同事主动请缨来到一线。齐河黄河河务局党群科科长刘慧华说,齐河县局有30多名女同志,下沉到一线的也有20多人。

因为天气变冷,女同志一线值守时间调整到了早晨6点到下午2点。这对德州黄河河务局机关下沉人员胡芳芳来说,每天凌晨4点半就要起床。虽然看着孩子哭不忍心,但是她觉得这是黄河人的责任。

10月6日上午,冷雨正密,黄河岸边狂风正劲,过了近1个小时,一次巡查才告结束。“虽然穿着雨衣,但雨水顺着雨衣全流到了雨靴里,一走路就能听到水晃动的声音。”巡查完,胡芳芳来到临时的活动板房内暂时休息,躲避一会儿风雨。

“女同志虽然没有男同志那么‘抗造’,但我们也有细心的优势。”德州黄河河务局机关下沉的一线值守人员葛爱春说,细心在巡河查险中尤为重要。每次巡查一个地方,她总要找一个好对比的标志物,用手机拍下照片,每天进行对比来判断水情。她指着手机上的一张照片告诉记者,这里我们选了滩台旁的一株高高的小草,我们称它为“草坚强”,前两天还没被水淹,现在已经没了一半了。

“除了工作的职责使命,家人的支持也是我们坚持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防汛并不是只有一线值守的这些人,背后还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在合力防汛。”胡芳芳说,家人鼓励她,“坚持就是胜利”。

10月5日晚,记者随一线值守员工夜巡黄河。当晚,齐河细雨绵绵,气温已由前几天的近30℃迅速跌至13℃左右。

“险情容易出现在晚上,而夜间可视条件受限,对及时发现险情会有影响,夜间还是人容易疲惫倦怠松懈的时候,有可能出现不能及时发现险情,致使险情扩大的情况。”齐河黄河豆腐窝管理段谯庄险工值守晚10点到第二天早晨6点时段的王俊清告诉记者,半夜最熬人,也最考验人。因为要24小时不间断巡查,所以每隔一会儿他们就要出去巡查。

王俊清是一名党员,他和管理段同事写了请战书,要求承担最艰苦的工作。

“我们安排值守时段时,特别注意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认真负责的党员排到夜班。”豆腐窝管理段段长米玉征说,管理段和机关下沉职工中党员数量不少,他们在一线成立了临时党支部。

“这几天搬运沙石、压土工布,经常在水里泡着,把右手食指指纹都磨没了。”东平县银山镇党委书记李杰,现在用指纹解锁时感到很“别扭”。

东平县副县长郭东表示:“目前,东平湖金山坝防汛采取战区负责制,迎水面划分了14个防区、背水面划分了5个责任段,24小时巡查值守,加大巡查的频次和密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确保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到位。特别是管涌,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置,将会有溃坝的危险。可以说,越往后巡堤查险的责任越重。”

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10月8日上午,金山坝旁,东平县戴庙镇孙庄村村民孙景福和十几个村民在赶装沙袋。

“每个沙袋50斤左右,装好后由村民开着自家的机动三轮车送到金山坝各个乡(镇)防区备用。”孙景福每年防汛都上坝巡查,他说村民们已经在这里干了四五天了,虽然感觉形势严峻,但现在比早些年的防御能力要强多了。“坝加宽了,以前防汛怕浪冲击堤坝,用的是草把子,现在用的是土工布,‘高级’多了,而且各个乡(镇)、部门的人都来了,防汛力量很强大。”

“母亲患有胆囊癌,刚刚做了手术。从9月27日,黄河中下游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我和段上同事就一直在一线值守,没有再回过家。”说着话,东明黄河高村管理段负责人高家全有些哽咽。

据统计,我省各级每日投入2500余名黄河河务系统职工、15000余名群防队员开展巡坝查险和滩区防守等工作。在66处险点险段均固定了巡查人员、搭建了守险房、配备了照明设备,严格做到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下绣花功夫,处置每一方洪水”

“你好,是镇防汛指挥部吗?我们在巡防金山坝的时候,发现了二十余处坝体脱坡,请镇上马上安排人员来处置……”9月25日凌晨3时许,东平县银山镇防汛指挥部工作人员接到预警电话,打电话的是玄桥村党支部书记殷复磊。24日晚上,根据当地防汛要求,殷复磊冒着暴雨、大风,带领多名村民在金山坝上巡堤,查看大坝安全情况。

打着锂电手电查看坝体的殷复磊,突然看到一处坝体脱坡,紧接着多块坝体石块被风浪打落。心知不妙,他马上组织人员继续顺着坝体巡防,统计坝体脱坡数量。经过仔细探查,他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坝体脱坡,立刻拿起手机向镇防汛指挥部发出预警。

“我们第一时间逐级上报,县应急管理局迅速反应,派遣多名专家实地探查,并按照应急预案,开始发动全县所有应急救援力量驰援金山坝。”李杰说,事后分析,这次险情跟当时东南风、东北风较多,风浪不停冲刷大坝有关。

汛情就是命令。6时许,银山镇以及周边11个村庄的270多名干部群众,迅速赶到了出现险情的地段,1米8多个头的殷复磊是名退伍军人,带头跳进了水里。他说,“我们系着防护绳下水,先用沙石袋将脱坡填平,然后铺上土工布,再用沙石袋压实压紧。”

11时许,银山镇其他33个村庄接到指令,紧急转运沙袋、石袋等防汛物资。一个小时后,物资全部运送到位。下午2时许,37处出现险情的地方,全部抢修完成。

郭东说,进入汛期以来,全县应急、水利、气象、东平湖管理局东平管理局、东平黄河河务局等部门,始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工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县防指及各有关单位、乡镇街道加强巡查、值守、排险,掌握防汛抗洪的主动权。

10月4日6时30分至7时0分,东平湖八里湾泄洪闸开启第3孔和第5孔闸门,开启高度0.4米,并于10时50分至10时55分,调整开启高度至0.5米,经戴村坝水文站测流出湖流量29.4立方米/秒。

这是八里湾泄洪闸建成后首次泄洪,滚滚东平湖水经下游渠道南排,最终到达南四湖。该闸位于东平湖二级湖堤,共7孔闸门,设计流量450立方米每秒,主要功能为增加东平湖老湖南排出路,达到新湖、老湖联合控制运用。

“八里湾泄洪闸南排泄洪,能够有效降低东平湖水位,同时减轻东平湖北排压力,保障黄河下游防汛安全。”东平湖管理局东平管理局副局长岳善平说。根据实时水情,10月8日9时,东平湖水位42.43米,清河门闸出湖流向黄河的湖水188立方米/秒,还有济平干渠、八里湾船闸、八里湾泄洪闸等出湖湖水366.4立方米/秒,预计每小时减少洪水42.6万立方米。泰安市委副书记、东平县委书记曲锋说,“下绣花功夫,处置每一方洪水,综合采取‘拦、蓄、送、排’措施,精细精准调度东平湖有序泄洪。”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省防指积极与黄委、海委等流域机构协调沟通,提请加强工程调度,适时调控小浪底水库、岳城水库等控制性工程下泄流量,充分发挥工程削峰错峰作用,最大限度减轻我省防洪压力。点对点持续跟踪调度强降雨区各市情况,密切关注漳卫河、金堤河沿河各市县洪水防御情况,及时组织水利、应急等部门派出多个督导工作组,赴防御一线,督促指导做好洪水防御应对工作,确保各项防御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发挥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区域协调联动机制作用。目前,我省已落实5个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35支灾害事故省级专业救援队伍,随时开赴一线应急救援。

虽然水大,住上新房的滩区村民心里有底

东明县兴东社区姚庄村村委会主任郭彦平,这些日子带领本村群众,一天两班在本村责任范围内的黄河河段巡查。

“今年水比较大,即使是见惯了黄河水,这么大流量的少见,需要常转转看看有没有险情,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置。”1965年生人的郭彦平,从小生活在滩区里的姚庄村,村庄距黄河大堤只有两三千米远,村民的土地多在滩区。与黄河为伴,既享黄河之利,又生活在黄河的“阴影”中。

“以前,黄河一发水,秋庄稼就没了。”郭彦平说,不仅是庄稼受损,而且黄河河床比姚庄村地势要高不少,一发水房子都被淹了,滩区老百姓一直重复着“3年攒钱、3年垫台、3年盖房、3年还账”的循环。

不过,看着今年这么大流量的黄河水,郭彦平不再像以往那么紧张。2020年春节期间,姚庄村村民搬进了长兴集乡八号村台上的社区新房。这是东明县24个村台中首个达到入住条件的村台,房台高高,不再受洪水侵袭。

山东17个涉及滩区迁建县区中,东明县迁建规模最大、任务最重,是黄河滩区迁建的主战场。今年5月,东明县最后一批12个滩区村4843户村民选房到户,菏泽黄河滩区28个村台社区全部分房到户。郭彦平说:“虽然这次黄河水大,但心里还是有底。”

让郭彦平感到心安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黄河河床在下降。“以前我们村这段黄河高悬着,经过这么多年放大水冲刷,河床拉低了有两米。”

郭彦平口中的“大水”,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连续开展的黄河调水调沙。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利用干支流水库调控进入下游的水沙过程,塑造相对协调的水沙关系,减少水库河道淤积,恢复并维持中水河槽。

今年6月19日,汛前黄河调水调沙开始,这期间小浪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达到4500立方米/秒。“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正式启动后,东明黄河流量比平常增加了好几倍,多的时候能达到4000立方米/秒。打比方说,平时东明段流速是1档,调水调沙时就能到3档4档。”高家全说。

作为黄河入鲁第一站,东明黄河河道大体上呈南北流向,河道宽、浅,主流散、乱,且摆动频繁,属游荡型河段,是黄河下游防洪的薄弱河段,素有“豆腐腰”之称。自6月15日8时起,山东黄河河务局启动了24小时防汛带班值班制度。位于姚庄村附近的东明黄河高村管理段即开始全员值守,密切关注黄河雨情、水情、工情变化,按规定上报防汛信息,一旦出现险情及时抢护。“测量、记录的是滩唇出水高度,通过测量河面到水平面的距离及变化,了解水位变化情况。黄河堤防又均为壤土质结构,堤岸下方被冲刷,容易‘戴帽’,近距离测量可能随时会遇上滩岸坍塌的危险,所以需要用安全绳绑住,以防发生危险。”46岁的巡河班长杨建,是扎根黄河防汛一线二十几年“老黄河”,经验十分丰富。高家全说,“经过调水调沙,高村段河床下降了2米左右,比之前能承受更大的流量。”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官方资料显示,2021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是黄河连续第20年实施调水调沙。通过调水调沙,下游河道主河槽平均降低2.6米,主河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汛前的1800立方米/每秒恢复到2021年汛前的5000立方米/秒左右,主河槽过流能力显著提高。

和东明滩区的郭彦平相似,站在新房台上,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村民高淑兰,看着滔滔黄河水从村南翻涌流过。高淑兰说:“我们村是滩区村,离黄河最近处只有200多米,以前来洪水会担心冲垮村台,现在村台被加固到5.5米高,村台土坡用六棱水泥块衬砌,空隙之间种上了专用植被防止冲刷。”

利津县共有3处黄河滩区有人居住,滩区行洪压力大。2018年开始,利津县实施旧村台改造工程,其中北宋镇8个滩区村进行村台加固、道路硬化、村内排水、弱电下地,集中垒高加固旧村台,变植生挡土墙为砌石挡墙,提高了村台防洪能力。

被转移的村民,吃着热乎饭菜

——水位达到41.72米至42.72米,防守进入紧张状态,开始24小时巡堤;

——水位到达42.72米至43.22米时,防守进入严重状态,做好搬迁准备;

——水位到达43.22米以上时,防守进入危险状态,坝西群众必须全部撤离……

这是东平湖湖区遇险转移方案的内容。

东平湖一级湖区需要转移27个村,户籍人口9489户29887人。经过精准摸底,需要转移4143户12702人,其中老弱病残415人。

10月8日9时许,东平湖水位42.42米,超警戒水位70厘米,但还未进入“严重状态”。但是,在几天前,孙景福已经接到了准备撤离的通知。“我正在家里剥玉米,就有人来通知了,如果水位涨了,就要及时转移到附近的社区安置点。”他说,“让我把玉米放到房顶上,把值钱的家当也放在高处,有人来喊就(撤离)过去。”

地处金山坝北部的银山镇,有13个村庄的群众需要转移,其中6个村庄可以本村就地安置,还有7个村庄需要异地安置。李杰说,“根据摸排,这7个村庄涉及到3000多人,现在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物资都已经准备好了。”

东平27个需要转移的村,每个村都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转移人数、方式、路线,以及车辆安排等内容;都有一个专班包保(每个专班由一名县级干部、一个县直部门和镇村干部组成),已经全部下沉到村;每个村都固定一个集中安置点,共设置18个安置点。特别是对那些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做到“一对一”专人负责,提前把他们转移安置到各自亲属、子女家中,既能保障他们生命安全,又能确保生活有人照料。

10月9日下午6时,在利津县北宋镇三岔村原村委办公室,村民李在峰刚刚吃完网格员为他送来的热乎饭菜。他说:“我家房子在村台下,这一次来了大水,村里就把我接到这里来住了,给我购买了洗漱用品,每天还给我送饭。”

三岔村位于黄河滩区,随着汛情持续,为安全起见,利津县组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等挨家挨户排查,将居住在台下的村民通过集中安置等方式进行转移,确保群众安全。目前利津县已将北宋镇黄河滩区房台下居民127户269人逐人逐户迁至安全住所。同时,组织专人对滩区内看护房、养殖房进行逐户排查,确保房内无人居住。

目前,全省各级扎实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截至目前共转移安置5328人,其余目前尚未达到转移条件的乡镇、村也已落实转移方案和措施,确保应转移时第一时间安全撤离。

同时,我省省级已落实35支专业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在泰安、德州、聊城等市提前预置消防救援力量,各有关市县落实各类救援力量43376人,集结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