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莫把“第一学历”当能力

2021-10-16 10:2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5937) 扫描到手机

近期,一名自称达到保研标准的大四学生发帖称“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其列出的一名北大数学学院博导硕士毕业于地方院校,这名学生据此称“招的老师水平不如深圳中学”“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等。此前,教育部针对网友提问答复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关于“第一学历”,一面是热议和批评不绝,一面是现实中“出身论”“血统论”裹挟之下,学历被当成敲门砖而存在。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你有过因为“第一学历”不行,被拒的痛吗?

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一格一格降人才” 

□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

目前职场上流行的“第一学历”概念,主要指的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起点学历”,即读的是专科,还是本科;接受的是全日制高等教育,还是非全日制本科教育;接受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学校,是“双一流”,还是985、211。这就是“一格一格降人才”。

毫无疑问,越是靠下移的“第一学历”评价,越会让学生的“名校情结”更严重,成才选择更单一,加剧教育内卷化。在“第一学历”评价体系中,优秀人才即便是“双一流”大学博士毕业、硕士毕业,本科来自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也不被认可或者打折扣。这也是近年来出现“中职恐慌”、高考“高分复读”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学历”歧视令不少家长和学生认为中职、高职的求学经历是“学历污点”。而高考成绩本能进一所不错本科院校的学生,宁愿选择复读,以考出更高分数进211、985高校,也是因为想获得好看的“第一学历”,这比本科毕业后考研“改变”学校身份更现实。

产生“第一学历”歧视的原因很多,根本上说,是唯学历论愈演愈烈。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双减”,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就必须破除人才评价中的“唯学历论”。首先,各级教育部门要清理把学校分三六九等的做法。当前正在实施的“双一流”建设,强调要克服985、211工程建设“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弊端,但还是有地方、学校把这作为学校新的身份标签。要从根本上消除学历歧视,就不能再有打造名校,将教育与学校等级化的教育发展思维。

其次,要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时,强调本科“第一学历”的倾向。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这需要切实落实,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严肃追究存在“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责任。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教育出身论”当休矣

□特约评论员 高存玲

一位自带985光环的大四毕业生对硕士毕业于地方院校的老师心怀不满、心生歧视,无丝毫敬畏之心。傲娇、狂妄、自大的背后,是无知、幼稚和刻薄。试想,如果该同学成功保研至北大,将以怎样的态度度过研究生生活?对未来的老师尚且如此,对“出身”不如自己的同学,对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劳动者,其态度更可想而知。尽管其受教于985高校,我们却仿佛看到了一个即将“出厂”的高等教育残次品。

教育是人毕生的命题,不同阶段的教育经历确实会对一个人的能力素养产生影响。由于师资力量、软硬件环境等的差距,名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社会认可度确实高于普通院校。但,这并不代表普通院校任何个体的综合素质都差于名校毕业生。不仅如此,普通院校学生通过不懈努力踏入名校继续深造,这本就是对奋斗精神弘扬、对学习能力的肯定。因教育经历就质疑一个人的最终能力和水平,这是践踏持续奋斗精神、否定终身学习原则的赤裸裸的“教育出身论”。

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第一学历”是一个未被使用、认可和接受的伪概念。如果“第一学历”成立,那我们应该将“第一学历”追溯至何时呢?参照211、985、地方院校等标签,可以将高中划分为省重点、市重点和区重点,照此逻辑下去,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可以成为“教育出身论”的考查因素。

教育部明确表示:“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尽管如此,对求职者的学历歧视现象却由来已久。一些单位、尤其是科研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明确要求“本硕博都毕业于985、211高校”。这一用人导向给社会造成了错误示范,以致“庞大而沉默的二本生的命运”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对学历歧视,应形成严格的刚性文件和制度措施。例如,针对女性就业中遭受的歧视,2019年人社部等9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依法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对于所谓的“第一学历”引发的就业歧视乃至社会歧视,亟需出台文件、制定措施,以刚性手段遏制“教育出身论”。为各级、各类人才营造平等竞争、共同成长的良好环境,就是为社会进步、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奠定根基。

(作者为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评价人才不妨从破除“第一学历”开始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在9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的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其中重要的路径是如何评价人才。评价人才的标准有很多种,有一种是最近被热议的“第一学历”。但是,“第一学历”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发展。

首先,“第一学历”是人才评价简单化的表现。人才的评价有多重指标、多种方式,要全面衡量。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要用一张表格来体现的话,那这张表格上应该有丰富而生动的呈现。但起步就用“第一学历”来衡量,则使这张表格变得简单而粗暴。这是将人才评价简单化的直接表现。当然,人才评价的过程中会牵涉到诸多利益,所以有些单位就想寻找一种最为简单、便捷而又让别人难以质疑的评价标准,于是就出现了“第一学历”的说法。更有甚者,有学生质疑自己的老师“第一学历”太差,不知道这位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老师”的说法。

其次,过分强调“第一学历”是抹杀个人奋斗的表现。应该承认,“第一学历”在评价个体能力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至少证明具有良好“第一学历”的人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占有更为优秀的教育资源。但是,“第一学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最终能力。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人真真切切所做出的贡献,合理的人才评价应该是“赛马不相马”,俗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因为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还是一个企业,影响其发展的应该是“竞争力”而非“学历”。否则,躺在学历上睡大觉,不会有任何的发展。

所以,“第一学历”之风实在是到了非刹不可的时候。日前,教育部也做了说明,原来被议论纷纷并且束缚很多人的“第一学历”是不存在的,不仅有利于破除和丰富简单而僵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更是深化人才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那么,落实深化人才体制改革,不妨先从真正淡化、去除“第一学历”开始。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硕士生导师)

>>互动留言<<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朱昊男:

不得不承认,高学历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更容易在社会立足。追求“第一学历”也会给人以目标和方向,因此个人认为“第一学历”存在是必要的。

@思享:

那么多大公司看中“第一学历”难道就只想到是歧视吗?人家一年招那么多人,知道哪些人值得拥有,又何必去费心选三流大学的人呢?自我感觉公司里面名牌大学的一般要比普通大学毕业的厉害一些,这不是歧视,这是能力表现出来的。

@黄冈人看世界:

当然应该重视“第一学历”,“第一学历”才是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会用人的单位对“第一学历”要求很高。“第一学历”没什么卑微与光鲜,真正丑陋的,是以牌子看人的偏见。

青岛科技大学大三学生胡鑫宇:

将“第一学历”作为社会选拔的衡量标准无疑是不公平的,高考录取时的地域差异考虑过吗?所以这一标签永远不是评判个体的选项,社会不需要被刻意制造的差异。

青岛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刘国庆:

明代杨基言道:“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从来不是学历,而是能力。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苏婷:

用人单位重视“第一学历”并不是毫无来由,随着大学扩招,一些高校教学质量频遭质疑,给人留下注水、混文凭的印象,硕士、博士扩招也让他们失去了以往的光环。师傅领进门,修行还是要靠个人,我们既不能唯学历论,但也不能忽视自身能力的提高,更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高说服力。

>>话题征集<<

聚焦一周新闻热点事件,深度思考,理性评述,百家争鸣,激浊扬清。亲爱的读者,欢迎您参与“评论区”的话题讨论,无论是微言片语还是长篇大论,我们都期待您来一吐为快。邮箱:bandaobianjib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