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今年汛期延长23天,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099人次

2021-11-04 17:2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652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11月4日,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汛期,青岛市成功应对强降雨过程8次、台风影响1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099人,全市大中型水库、河道无一出险,无一人因洪涝灾害伤亡,取得了今年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今年汛期,青岛市气象条件复杂,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频发,截至10月23日汛末,全市平均降水量794.5毫米,比历年同期降水量637.9毫米偏多24.5%,比去年同期降水量901.0毫米偏少11.8%。今年汛期结束时间较往年汛期(6月1日—9月30日)延后了23天,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崂山区东部山区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平度市西南部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9月4日至6日强降雨过程中,崂山区平均降水量位列全省县(市、区)平均降水量第一位,蔚竹庵、崂顶、后旺涧位列全省县(市、区)点降水量前三位。

受降雨影响,全市共17条主要河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水,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共进水约24550万方,先后有8座大中型水库预泄或调洪,489座小型水库中有300余座蓄满溢洪。至汛末,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蓄水42998万方,比历年同期多蓄12198万方。

据了解,今年,青岛市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汛指挥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综合+部门+专家”工作模式,形成“应急部门综合协调、职能部门专业支撑、防汛专家技术支持”的协同作战、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调整完善了《青岛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组建各级各类防汛应急队伍246支16928人,合理配备各类抢险救援装备,不断优化物资队伍调运机制,确保第一时间“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通过强化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强大防汛合力。气象部门成立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量。水务部门切实发挥各类水利工程“拦、滞、蓄、排”等作用,先后发布洪水调度令20余次,派出专家组和工程抢险指导组20多个。公安部门及时部署警力加强前海一线、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巡查和警戒值守,出动交警加强对主干道和180处易积水路段的道路巡查和事故快处。自然资源部门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066处,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1次,推进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75处。海洋渔业、海事、文旅、城管等部门在台风“烟花”影响期间组织海上5760艘船只全部回港,紧急关闭全部22处海洋牧场、7处涉水景区和9处海水浴场,有力地确保了水上安全。其他各级各相关部门也认真履行行业防汛职责,同心同向、密切配合、全力落实,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凝聚起防汛救灾强大合力。

为强化监测预警,今年,青岛市在现有应急指挥平台建立防汛专题库,汇聚493个雨量监测站点、37条河道、513座水库、城市积水点等多个部门的防汛实时监测数据,整合区市和部门防汛队伍、资源及隐患信息,形成全市防汛“一张图”,动态掌控全市防汛态势。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组织气象、应急、水务、消防等部门实行联合值班;重要天气过程安排专家参与值班,充实值班值守力量。紧急情况发生时,相关区(市)和部门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安置,整个汛期全市共转移安置人口3099人(次),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下一步,青岛市将持续提升防汛减灾救灾能力,抓好新修订的《青岛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培训和宣贯工作,加强队伍培训和实战演练,持续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加快推进防汛减灾智慧化建设,将防汛基础数据纳入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防汛监测预警设备智慧化水平,统筹推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持续提升应急决策指挥能力。